05.13 媽媽的小棉襖,卻最終沒能成為她的防彈衣

媽媽的小棉襖,卻最終沒能成為她的防彈衣

今天是5月13號母親節,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貝單想“搞點大事”!

我邀請了一些媽媽們回想自己的媽媽,想知道在她們當了媽之後大家對自己的母親是否有了新的看法,或能回想起哪些細節。

結果是,媽媽們表示,自己寫著寫著就哭了。

以下是我們從留言中選出來的一些話,想分享給大家:

媽媽的小棉襖,卻最終沒能成為她的防彈衣

在我臨產的前一夜,我媽一夜都沒閤眼,輕撫我的腰來緩解的疼痛。當我疼痛難忍的時候,她已經淚流滿面了。

孩子順產之後,開始餵奶,我媽在旁邊一勺一勺地給我喂小米粥。

媽媽的小棉襖,卻最終沒能成為她的防彈衣

我媽媽幫我一起帶小孩,直到幼兒園大班,有感恩有吵鬧。

有媽媽幫忙帶的日子是很幸福的,要加班可以安心加,回家總有現成的飯可以吃,晚上還偶爾可以和朋友出去玩,早上想睡懶覺,也有外婆幫忙送上校車。

媽媽的小棉襖,卻最終沒能成為她的防彈衣

有了孩子之後,我也開始記不住媽媽的年紀,總以為她才四十歲。歲月不饒人,不知不覺的她已經是接近六十歲的老太太了,而我也已經是兩個孩子的媽媽。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我和她的關係就像勞資雙方,我給她的薪酬永遠比不上對她心力的剝削。

媽媽的小棉襖,卻最終沒能成為她的防彈衣

昨天中午看到孩子飯盒裡裝的肉,不由得想起讀初一的時候,我媽也曾給我一個滿滿都是肉的飯盒,那時候住校,晚上回去睡覺前會吃幾塊,雖然冬天肉是冷的,但是莫名覺得好吃。

媽媽的小棉襖,卻最終沒能成為她的防彈衣

我坐月子的時候,媽媽每天都會來幫寶寶洗澡,我每天都盼著媽媽來。

她輕輕柔柔地洗著,還哼著歌哄寶寶,我看著看著我突然問我媽,你是不是不愛我了,我媽目不轉睛地看著寶寶頭也不回說,不愛。

媽媽的小棉襖,卻最終沒能成為她的防彈衣

現在的她漸漸的會忘記很多東西,連我多大了她也不記得,甚至有一天會忘了吃飯,忘了睡覺,忘了回家的路,但是我知道她怎麼也不會忘記愛我。

我不想讓我媽覺得她記性不好,所以她說我三十就三十,她說我八十就八十,老媽現在就想聽你的。

媽媽的小棉襖,卻最終沒能成為她的防彈衣

天下最關心的人就是你的父母。我每次帶女兒出去旅行,下飛機接到的第一個電話就是媽媽,飯點的時候也要來個電話詢問,到家了也會打電話來問個平安。

她嘴上說的問的都是她孫女,其實關心還是她的女兒。

媽媽的小棉襖,卻最終沒能成為她的防彈衣

很多時候,都想回去看看她,可是節假日就幾天,做個家務,陪個孩子,總擠不出時間來陪她。

有許多個瞬間都會想起她,因為沒陪她去看過大海,我覺得愧疚,沒能陪她吃個晚飯,我會覺得愧疚,很久沒陪她坐下聊聊家常,我覺得愧疚。

..........

今天的這些話,是貝單的媽媽粉絲中徵集來的。

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會覺得有些感傷。我能感覺得到她們是在和自己的媽媽對話。

在這個特殊的節日裡,即便隔著千萬山水,都想透過筆尖傳遞給她這份告白,和一些遺憾。

母愛是一場重複的傳承,當我們和父母的生活漸行漸遠,生命的號召卻在我們養兒育女中重新提醒我們別忘了過去,別忘了那一份摯愛。

曾經在網絡上有幾幅插畫把孩子對媽媽的虧欠表達了出來。

媽媽的小棉襖,卻最終沒能成為她的防彈衣

媽媽的小棉襖,卻最終沒能成為她的防彈衣

媽媽的小棉襖,卻最終沒能成為她的防彈衣

媽媽的小棉襖,卻最終沒能成為她的防彈衣

媽媽的小棉襖,卻最終沒能成為她的防彈衣

媽媽的小棉襖,卻最終沒能成為她的防彈衣

因為母愛是無條件付出的,所以每一個媽媽的故事裡總會多出來一份來自孩子的虧欠。

“媽媽們”像是在生命的海洋中把從自己母親那裡汲取來的愛裡接過棒,然後傳遞給她現在懷中的那個幼小的、稚嫩的、等待我們用真摯來包裹的生命。

媽媽們不會獨享這份母愛,直到她們有了自己的孩子後才發現,母愛最真實的樣子,也對自己的母親多了一份理解和珍惜。

最後,在這個溫暖的節日裡,貝單祝全天下的媽媽們母親節快樂,感謝你們的付出,未來的路還想牽著你一起走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