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歷史照片:二戰日軍橫掃東南亞,士兵臉上神態得意


就在二戰後期,由於美國封鎖太平洋,限制出口石油鋼鐵給日本,導致日本難以進行持久戰。為此,戰爭資源嚴重短缺的日本不得不將目光投降了盛產石油橡膠的東南亞。

日本佔領東南亞為了達成兩個重要目的,第一擁有東南亞和西太平洋的資源,設立絕對國防圈,阻止美國從本土和澳大利亞對日本的打擊

從路上威脅印度,切斷盟軍給中國運輸物資的生命線。

中途島成了日本防禦美國本土和澳洲來的威脅的一顆釘子,日本決定拔掉這顆釘子,但是中途島戰役把日本前期的一點優勢葬送乾淨,喪失了戰場主動權

儘管日本進攻東南亞會與美國直接衝突,但此時日美之間關係緩和的可能性已經不可能,所以無需在意美國的立場。

這樣一來,日本的資源就會得到補充,戰爭機器可以正常運轉,既能維持中國的戰事又能準備對美國的決戰。

日本法西斯也如此,面對巨大的利益,日本懷著”萬一成功了”的想法賭一把也是正常的。

東南亞資源豐富,而且實力很差(當時東南亞主要是英法罩著,但是法國本土都被德國幹掉了,英國人也是自顧不暇,所以東南亞對日本來說簡直是抵抗真空地帶)

他暫時不願意去招惹蘇聯人。也確實南下東南亞比較輕鬆一點,也便於他的海軍發揮。

日本士兵

日本士兵

神態得意

二戰日軍橫掃東南亞,士兵臉上神態得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