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3 你現在對孩子的樣子,決定了他日後伴侶的樣子

靠譜童書每週推薦 孩子免費聽故事神器

點擊標題下 愛讀童書媽媽小莉 關注

600多個經典故事任意聽

你现在对孩子的样子,决定了他日后伴侣的样子

窗外,夜雨淅瀝,咖啡館內,閨蜜愁容滿面,跟我傾訴著與男友的狗血劇情。

箇中種種,是如此的熟悉又典型,我條件反射般地嘗試分析背後的前因後果。

閨蜜不禁震驚,說全被說中了,感嘆我怎麼突然有了江湖術士般的算命能力。

我苦笑著說:等你當了媽了,你也會對所謂的“宿命輪迴”、“門當戶對”、“家庭背景”,有了全新的理解。

1

閨蜜未婚,最近新交了一位男朋友,一開始自然甜蜜,天天電話問候,上下班接送,把閨蜜捧在手上當成公主寵。

只是,確定關係後,甜蜜了才一個月,男友突然提出了一個建議——一起湊錢買房!

這個激進的想法自然把閨蜜嚇壞了,她覺得兩人關係的進展,遠沒快到這個程度,幾度猶豫後,拒絕了。

沒想到,這件事成了分水嶺,男友覺得閨蜜根本不信任他,心裡落下了一根刺。

此後便容不得閨蜜再對他說任何“不”,即使是一件小事,一旦閨蜜表達反對意見,兩人就會爭吵起來。

聽完後我的第一反應,脫口而出:他是不是騙子啊,哄你買房騙錢吧?

閨蜜搖了搖頭,說:不是的,說好了房子上只寫我一個人的名字。

這就奇怪了,閨蜜會拒絕,這不是很正常的嗎,男友的反應至於如此激烈嗎?

你现在对孩子的样子,决定了他日后伴侣的样子

閨蜜看不懂的地方,不止這一個。

男友從事傳統行業,薪金雖然不算很高,但一直很上進,30歲出頭,已經買下兩套房子了,可以算得上是年輕有為。

可是,即便如此,男友還是很缺乏安全感,自我認同很差,需要通過不斷買房,來帶給自己有保障的感覺。這次為了買房,他甚至把車子都賣了湊錢。

男友身上,彷彿有一個黑洞,需要不斷用物質去填滿,卻一直填不滿。

“他是一個挺悲觀的人,看問題總是喪喪的,我覺得我這麼開朗的人,都被他帶得有點不開心了。”閨蜜悻悻地說。

從這一幕幕中,我敏感地嗅出了一絲輪迴的味道,忍不住問了句:他的父母是什麼樣的人呢?

2

閨蜜的回答,拉開了男友命運的幕布。

男友父母的工作都還算體面,在某高校的後勤部門工作,而且爸爸還挺厲害的,文革前就是國內某名牌大學的畢業生,曾經村裡的狀元。

就在這個瞬間,我彷彿找到了那隻隱藏在大幕後冥冥中操控著一切的手了,我馬上推測說:這位父親,應該很不得志吧?

閨蜜連忙點頭道:你怎麼知道的?

一個名牌大學生,事業止步於後勤部門,他怎麼可能甘心呢?不得志是必然的。由此為原點,我幾乎都能看到閨蜜男友那灰暗的童年:

父親一定會把他自己未能完成的期望,投射到兒子身上,寄望兒子有一番作為。從小嚴格要求兒子,對學業會很在乎,但卻很少鼓勵他、肯定他,覺得一切努力都是理所當然。

閨蜜又點頭了:就是這樣的!

閨蜜補充說,男友家裡是父親做主,媽媽都聽爸爸的。爸爸從小就很在乎男友的成績,男友讀書也一直很努力,勤勤勉勉,無奈成績卻一般,高考時只考了一家二本的高校。

在男友的成長歲月裡,他是高壓的、自卑的,完全可以想象,父親在平常生活中,那處處不經意流露出的失望和嘆氣的神情。

你现在对孩子的样子,决定了他日后伴侣的样子

從這個角度看,男友現在一切的反常,都順理成章了。在他的內心,永遠有一個不滿意的聲音,在否定他,在揮舞著鞭子,抽著他往前走。

所以他會上進,會對自己苛刻,會無意識地渴望通過物質上的成功,來獲得短暫的肯定和安全感。

他不是不想快樂,而是他根本就不給自己體驗快樂的機會。

閨蜜聽完,一臉佩服,說我簡直是料事如神了。

她說,有一次,男友帶她回家吃飯,父親得知她是名牌大學研究生畢業後,感覺他眼裡都頓時有了光,對她照顧有加,在飯桌上不斷跟她聊以前上學的事。

但是,男友對他們之間的談話,卻一副嗤之以鼻的樣子。當時她覺得很納悶,現在終於理解了。

你现在对孩子的样子,决定了他日后伴侣的样子

而我心裡,不禁浮起了一陣悲傷,恨不得去抱一下那個小男孩,那一個弱小的,在父親嚴厲的責備下,耷拉著頭,瑟瑟發抖地哭著的小男孩。

男友常常跟閨蜜抱怨,說閨蜜對他肯定得太少了。

我想,是因為他根本不知道如何去自我肯定,所以才需要由閨蜜來誇獎他、信任他,所以他才渴望閨蜜用他最在乎的東西——拿錢去買房,來給他投下贊成的一票。

甚至連他會喜歡上我閨蜜,也是命中註定。他需要一個像我閨蜜這樣名校畢業的,稍稍強勢的像他父親一樣的人,去愛他,去無條件地接納他。

終其一生,兒子都會在潛意識裡,企圖尋找回當年父母的愛和肯定。

3

當媽這些年,看了那麼多的育兒書,我有一個很深刻的感受:我們沒有辦法預測孩子的未來,但是,我們卻可以清楚地知道孩子今天何以至此。

父母的早年養育,就像在孩子心間,種下一顆東西。

那可能是一顆淡淡的甜甜的糖果,也可能是一顆錯誤的藥,它們都將伴隨著孩子的終身,緩慢釋放。

你现在对孩子的样子,决定了他日后伴侣的样子

父母把本屬於自己的期望,壓在孩子身上去實現,這真是一種風險非常高的養育方式

能完成期待、逆襲成功的,肯定有,但只可能是少數,更多的情況是,父母自身的期待,成了孩子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畢竟,每個人都只能過好自己的一生。

孩子如此,父母更應如此。

如果自己有慾望、有期待,就應自己努力去實現,而不是對著弱小的孩子,理直氣壯地說“我這輩子就沒指望了,就看你了”。

但願每個人,都能為自己鮮活地活著,真真切切地去愛,熱氣騰騰地去感受。

▶作者:一朵雲,職場媽媽,加班狗,有一個精力充沛的2歲兒子,在癲狂和佛系之間來回切換。本文系作者投稿。

-End-

你现在对孩子的样子,决定了他日后伴侣的样子

有人說,要檢驗父母的育兒方式是否成功,看孩子的婚姻就知道了。

婚姻是我們非常重要的一段親密關係,很容易將自己年幼時,和父母建立的關係,投射在婚姻裡。

溫馨美滿也好,面目猙獰也好,多多少少能看到小時候父母的影子。可如果不帶著一份覺知,是很難覺察到的,大部分人只會陷在輪迴裡迷惘。

作者一朵雲的故事,雖然來源於她的閨蜜,但其實也給我們當父母的提了一個醒。我們如何對待孩子,孩子成年以後,也很可能這樣去對待他的伴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