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懷孕之後,準媽媽的這個習慣等於在養病,容易危害胎兒

小陶結婚二年了,今年終於如願懷上了寶寶,全家人都很高興。懷孕初期,小陶上廁所時發現少量出血跡象,她和婆婆都比較擔心,害怕胎兒會出問題。婆婆在飲食和生活上也特別注意,讓小陶能躺就不坐,能坐就一定不要走動,小陶的家庭地位瞬間從丫鬟升級成為太后。孕期缺乏鍛鍊導致小陶體重迅速增加,懷孕四個多月時,體重就上升了二十斤左右,腹圍看上去像懷孕六個月大的孕婦,她去醫院做孕檢時得知血糖偏高且需要服用藥物控制,這是讓小陶沒有想到的。懷孕之後,準媽媽的這個習慣等於在養病,容易危害胎兒和孕婦健康。

懷孕之後,準媽媽的這個習慣等於在養病,容易危害胎兒

一些女性懷孕之後出現比較嚴重的早孕反應,這會導致準媽媽全身柔軟無力且不愛動,還有一些孕婦擔心孕期運動會引起流產。一些女性在孕早期發現出血跡象就馬上請假回家養胎,整個孕期大部分時間都躺著床上,不管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會非常疲憊。其實孕早期某些情況的出血是正常的,孕早期胚胎處於著床狀態,胚胎著床過程可能會扎破某些血管,導致正常的流血現象。這個時候準媽媽一定不能慌,繼續觀察即可,這種症狀一般會慢慢消失,這也是早孕反應的一種。如果出血量增加就需要看醫生了,如果醫生判定為先兆性流產,建議準媽媽孕早期多臥床。

懷孕之後,準媽媽的這個習慣等於在養病,容易危害胎兒

準媽媽在孕期一直不運動會對胎兒和自己造成危害,生產時也會很難,增加分娩風險。長期臥床會導致孕媽媽身體不適,出現便秘、腰痠背痛、全身乏力等症狀,而且長期臥床還會導致孕媽媽情緒很暴躁、喜歡發脾氣,甚至出現抑鬱症等嚴重後果。長期臥床的孕媽媽缺乏運動,容易導致血糖上升,這會引起妊娠糖尿病,還可能導致妊娠高血壓等併發症,這些疾病對孕媽媽和胎兒都是很危險的。

準媽媽在孕期既要有足夠的休息和睡眠,也要根據自身情況做適量的運動。適當運動可以增強免疫力,有益於胎兒和孕婦健康。通過運動孕媽媽的肌肉可以得到鍛鍊,這會使順產分娩更快。同時孕期經常運動的女性容易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因為一點小事而大發脾氣。

運動注意事項

孕早期也就是胎兒發育的前3個月,胚胎著床還沒有很牢固,這個階段的運動量不能太大,可以去小區樓底下散步或者逛街,注意不要讓自己感覺疲勞。

孕中期各種妊娠反應減輕了,孕媽媽感覺比較輕鬆,這時胎兒不大而且比較穩定了。準媽媽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適當地選擇運動項目。記得要量力而行,不能操之過急,運動強度不能太大,一定不能選擇劇烈運動,特別是快跑之類。可以選擇適合孕期的孕婦體操,瑜伽等。

懷孕之後,準媽媽的這個習慣等於在養病,容易危害胎兒

進入孕晚期後,孕婦身體負荷比較大,只適合選擇溫和的運動,比如散步等,孕媽媽也可以適當做一點家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