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5 連載第63講利潤與現金流產生差異的原因|清華名師肖星財務課筆記

上節筆記我們學習了現金流量表,知道了現金流量表的作用是描述企業持續經營的風險,並且知道了如何對現金流的不同組合狀態進行風險分析。到現在為止,我們已經完成了對三張報表的整合。

現在,我們回顧一下上週給大家留的思考題

利潤和現金流會不會一致,為什麼?

這個問題的答案應該說是非常明顯的,那就是利潤和現金流不會完全一致。比如,我們跟別人簽了一個500萬的合同,發了500萬的貨,但是隻收到100萬的現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記錄500萬的收入,但是現金流入只有100萬,這時候利潤和現金流就不一致了。實際上,利潤和現金流的差異有更復雜的原因,也有更深層的含義,這就是我們在這幾次筆記中要學習的問題。

連載第63講利潤與現金流產生差異的原因|清華名師肖星財務課筆記

在會計的發展歷史上,有一家公司佔據著重要的位置,這家公司是美國一家經營零售業的公司,叫w.t. grant公司。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家公司曾經創造了一個增長的奇蹟,在連續五年的時間裡,這家公司每年的收入和淨利潤都翻一番,這是什麼概念呢?今年是去年的2倍,明年又是今年的2倍,大家可以想象,經過5年的高速增長,這家公司的收入和利潤都增長到了原來的32倍。這樣的高速增長使這家公司稱為股票市場上的黑馬,股價也連續翻番。

那這家公司是如何實現這樣的高速增長的呢?我們剛才說這家公司是做零售行業的,其實就是在社區裡開便利店。它當時發現了一個商機,那個年代的美國人開始出現一種趨勢,有錢人都不再住在城市裡,而是搬到郊區居住,因為郊區環境好,這些地方原來沒有配套的商業設施,買東西很不方便,這樣就產生了一個需求——在郊區建這些商業設施。這家公司看到這個機會,就率先開始在郊區開店,這個機會看得很準,使它迅速地搶佔了市場。最初的成功就讓這家公司有了野心,它給自己確定了一個目標,要成長為美國零售業中數得著的一家大公司。

我們知道,在實體店的時代,零售業要做大就要開店,於是這家公司開始迅速地開店,最快的時候同一天在全美國就有19家門店同時開張。但是店開出來了還不夠,還需要有人到店裡買東西才行。於是,這家公司又推出了一個讓人無法想象的政策,任何人到它的店裡買任何的東西都可以賒賬,賒賬沒有限額,下個月還款1美元就可以繼續賒賬。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我們身邊如果開了這麼一家商店,將會是什麼情景。沒錯,大家都湧進它的店裡去搶東西,而不是買東西。所有的東西一擺上貨架就被一搶而光,所以我們可以想象,它有一個週轉率特別高,就是存貨週轉率,這就把它的存貨迅速變成了連續翻番的收入和連續翻番的利潤,同時也變成了連續翻番的應收賬款和壞賬。終於有一天,這家公司堅持不下去了,因為它過去五年的高速增長就是在不斷地燒錢。

首先,花錢開店,然後花錢進貨,而這些錢都一去不復返了。於是,它的總經理宣佈辭職,因為他再也找不到新的錢繼續支撐這個高速增長了,更嚴重的是,它過去五年高速增長的過程中借了大量的錢,而現在它根本無力償還這些貸款。

聽到總經理辭職的消息,人們非常驚訝,都很奇怪,為什麼公司發展中這麼好,總經理還要辭職,經過一番調查,人們才發現了公司的秘密。這時,曾經給這家公司提供過貸款的銀行一商量,覺得這個時候拋棄這個公司,它們的錢肯定就收不回來了,於是它們組成了一個銀團,給這家公司提供了一筆十幾個億美金的貸款,希望能夠挽救它,但是遺憾的是,十幾個億美金對這家公司的窟窿來說仍然是九牛一毛,它只是讓這家公司又勉強維持了半年,之後就破產了。

這家公司的事情讓美國人驚訝地發現,原來有利潤和有錢完全是兩件不同的事情,一家賺錢的公司很可能完全沒有錢。在這家公司出事之後,美國開始要求企業除了編制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之外,還需要編制現金流量表。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這家公司在會計的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雖然今天我們覺得現金流量表司空見慣了,實際上最早的時候並沒有現金流量表,中國是在1998年才開始要求企業編制現金流量表的

連載第63講利潤與現金流產生差異的原因|清華名師肖星財務課筆記

現在我們知道了,利潤和現金流很可能不一樣,那麼,利潤和現金流的差異究竟是怎麼產生的呢?

舉個例子來說,假設有一家公司花50萬買了一臺機器,機器可以用10年,10年後就一文不值了。公司原來的經營情況是每年盈利20萬,每年現金淨流量也是20萬,也就是說利潤和現金流沒有差異,買設備並不影響原本的盈利能力,也不影響經營的現金流。假設設備是在1月1日買的,在買設備的那年,淨利潤會減少到15萬,這是因為買進設備後每年要提折舊,50萬的設備用10年,每年折舊5萬。買設備的當年,現金流變成20萬減去50萬=-30萬。很顯然淨利潤變成了15萬,現金流變成了-30萬,這兩個數字不等了。

在買設備的第二年又是什麼情況呢?

這一年沒有買設備的額外支出了,所以現金流又回到原來的每年20萬的狀態,而利潤仍然是20萬減去5萬折舊=15萬。這種情況會一直持續到設備報廢之前的所有年份。

很顯然,買設備之後,利潤和現金流相等的局面被打破了。買設備的當年,利潤15萬,現金流-30萬,利潤比現金流多45萬,以後的每年利潤15萬,現金流20萬,利潤比現金流少5萬。

我們再來看看設備這個固定資產在這些年都發生了什麼變化呢?在1月1日買設備的時候,固定資產增加50萬,但是到年底的時候又因為提折舊減少5萬,所以跟買設備之前相比,第一年的年末固定資產增加45萬,以後每年固定資產會因為提折舊而減少5萬。我們馬上發現,45和5這兩個數字似曾相識,沒錯,這就是我們剛剛說過的利潤和現金流的差異,買設備的當年利潤減去現金流=45萬,以後每年利潤減去現金流=-5萬,而固定資產在第一年增加45萬,以後每年減少5萬。

這樣看來,似乎利潤-現金流=固定資產的變化

實際上,這恰恰是三張報表的內在聯繫,也就是,利潤-現金流=除現金之外的其他資產和負債的變化。這並不是這個例子中的巧合,而是一般規律。原因就是,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共同構成一個維度,現金流量表自己構成一個維度,它們只是從不同的角度描述同一家公司,所以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描述的東西在現金流量表中又被重新描述一遍,區別只是所有的現金流入和流出都在現金流量表上記錄,但是這些現金流究竟是被記錄在利潤表上還是資產負債表上則需要看這筆流入或者流出是隻跟眼前有關係還是跟未來有關係,如果只跟眼前有關係就記錄在利潤表上,如果跟未來有關係就記錄在資產負債表上,如果一筆現金流被記錄在利潤表上了,那麼現金流和利潤就沒有差異,如果一筆現金流被記錄在資產負債表上了,現金流和利潤就不同了,而這種不同完全是由於這筆現金流被記錄在資產負債表上造成了,所以利潤和現金流的差異就是資產負債表上除現金之外的其他資產和負債項目的變化。

比如剛才的例子,買設備花50萬,這是跟未來有關係的,所以被記錄在資產負債表上,利潤和現金流就不同了,如果同樣花50萬,但不是買設備而是做廣告,就會記錄在利潤表上,這樣現金流出50萬,利潤表上記錄50萬費用,利潤和現金流就沒有差異。

這次筆記我們知道了利潤和現金流確實不會完全一樣,並且分析了二者產生差異的內在原因,是因為所有記錄在現金流量表的現金流在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共同構成的體系裡被分門別類地記錄在了兩個報表裡,其中利潤表記錄只跟眼前有關係的項目,資產負債表記錄跟未來有關係的項目。

所以,利潤和現金流的差異就是資產負債表上除現金之外的其他資產負債項目的變化。在瞭解了這些概念之後,我們第64講要來看看究竟是賺錢重要還是有錢更重要了。

本文由派可數據整理併發布。

(全文完)

連載第63講利潤與現金流產生差異的原因|清華名師肖星財務課筆記

連載第63講利潤與現金流產生差異的原因|清華名師肖星財務課筆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