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職場生涯」18年的職場經驗,告訴你如何少走彎路!

「職場生涯」18年的職場經驗,告訴你如何少走彎路!

引子

現在寫回憶錄有些早吧,但是回頭想想,也工作近18年了,現在也是40歲的人了,我把人生最美好的18年,奉獻給了我“熱愛”的煉油事業,也算是為了實現“四個現代化”做出些貢獻。下面我會給大家講講我這工作的18年都幹啥了。


前言

我是一個小富即安的人,蘭曉龍是我喜歡的作家和編劇,(有人不知道他是誰【士兵突擊】他是編劇,但我更喜歡他的【我的團長我的團】)團長裡提到;中國人就喜歡安逸,英國人死於偏見與傲慢,而中國人死於安逸與漫不經心。而我就是他筆下的典型性中國人。我的學校生涯,可以說是非常安逸的,學習成績一直是在班裡的第三名和第十名之間徘徊,上課聽講,放學狂玩是我的學習方法,數理化成績不錯,英語天天背啊背還可以,語文一直是軟肋,但是我一直點很正,初升高694分(錄取線693),高考542(錄取線530),在成功考上一個重點高中後,高中三年也是輕輕鬆鬆的,度過了,高考進入“蓄謀已久”的學校“撫油”。因為大連有個一個大型國企,叫石油七廠,作為沒有背景的知識分子家庭的孩子,進入石油七廠,混口飯吃是那時的一個目標。

大學時光

大學四年,很愉快的度過了,雖然撫順很難以讓我滿意的一座城市,但是大學四年在我的記憶中還是很美好的,那裡雖然沒有我喜歡的女孩,只有天天的體育運動(足球)還有就是兄弟們的經常的喝酒,大學前可是滴酒不沾的,上大學後白酒八兩!四年在沒有愛情的情況下,很快就度過了,面臨畢業,96年,是第一年面臨雙向選擇,同年級的不少,在寒假的時候都找好工作了,我的畢業確面臨經驗不足,我的大姐當時就在大連石油七廠,當時只要填個表我就會回到我滿心向往的大石油七廠,但是我大姐那時,正好懷孕在家,所以就錯過了,結果大家可想而知了,那時我回大連地方,別的地方我是肯定不去的!

首次應聘

7月份畢業回家,沒有工作,鬱悶啊,開始參加各種招聘會,第一個廠家我現在還記憶深刻,一個大型化工廠(也是大型國企)號稱廠址在開發區,招聘會留了電話後,開始面試,在一家小飯店裡(我也納悶怎麼在那?)廠長人事部長等等一干人馬全部到齊,開始問我些亂七八糟的問題,我印象中的,好象對我的畢業論文很感興趣,後來我也問了下他們的工廠的狀況,2萬平方米的廠房給我印象極深,為什麼呢?因為其實就是個(200*100)米一個小廠子,後來根據留下的電話號碼,得知是個生產耗子藥的工廠,最後的結果大家也知道,肯定不能去了。

五百萬

後來轉來轉去,還是來到了我現在的單位,當時號稱“五百萬”是以年處理量五百萬噸得名,在當時的單體裝置,各個裝置,幾乎都是全國最大的了。入廠安全教育以後,分到了我一直奮鬥到現在的車間,當時給我紙條上清清楚楚的是{制氫},拿到這個紙條,我還鬱悶了好久,煉廠都知道,常減壓是龍頭,催化是老大,我咋分到制氫了呢?到了車間一看,是叫重油加氫和制氫聯合裝置,分到班組,應該看我是本行大學生,被分到了重油加氫裝置分餾外操崗位,心裡想著還可以,重油加氫,全國第二套啊,還是很有前途的。

首次開工

應該說,我是在一個最好的時間進入我們單位的,我們單位其實是在90年開始籌措,招了91和92年2批應屆高中畢業生(操作工)後,在93~94年開始設計施工建設的,但是在95年,由於各種原因,全面終止,但是那時中國和法國關係好,法國總統訪華,專門提出我們公司的情況,國家關於我們公司專門開了一個辦公會,研究我們公司的發展,那時可以說是政治任務的,緊接著,要人有人,要錢給錢,一個煉廠保一個裝置,迅速恢復活力,96年,第一批裝置開工一次成功,我才上班不到一個月,分到1358的開工獎(那時96年,這錢對我來說,太多了)笑得都合不攏嘴了。緊接著97年我所在的重油加氫開工,也一次成功。開工那會,我還是個跑龍套的,基本就是跟著別人後面跑的小弟。那時覺得很苦,但是年輕,無所謂還有錢拿,連續六個月,周6.7加班,平時加班,一個月300的工資,加上加班費,都1000多,還是很羨慕人的。

七年彎路(一)

97年後全廠的裝置陸續的開工正常,後續工作開始了,我也開始了我的“幫忙”生涯。

由於我當時的倒班崗位,我的作用可有可無,我這人比較老實,且不亂說話,所以只要上面(部門),需要抽調人員幫忙,車間肯定要把我派出去,第一份工作是,人教部幫忙,{定崗定編},抽調一個多月,最終近結束的時候,正趕上裝置停工檢修,車間調我回去停工,此次幫忙到此結束,和我一起幫忙那個留在人教部。

七年彎路(二)

第二次幫忙,是檔案管理,開完工後,設備歸檔,我又幫忙,這次是半年,最終的結果是,我迅速從120斤增加到160斤,中午的午睡害死人啊。

但是這次幫忙。還有個好處,我經過了現任夫人的認可,當時我老婆也在那工作,我們單位女同志,極少,一線就一個辦事員是女的,還是50多歲,一個技術人員的(外調)的夫人,部門的女同志,也多是如此,後來別人搭橋,我們就結婚了,呵呵。

七年彎路(三)

98年的冬季來之前,再次從班組抽調出來,整理裝置原有的伴熱線,三個人,一條條的試,終於把裝置原來比較亂的伴熱理順了,正確率上了90%(以後新建裝置,沒保溫前,全部紀錄好,並畫好圖)。

緊接著99年,我們公司從法國引入了操作規程和操作圖,開始編寫,寫規程寫了一年吧,畫圖時間真是超長,2001年一直畫到2003年,還沒結束,給我帶來的好處是,現場流程比較熟了,但是重油加氫不是儲運啊,知道流程就全部OK了,我們這畫圖的儲運大學生,畫完圖,回去就是儲運的生產主任了,真讓人羨慕啊!畫圖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2002年世界盃,那時我在單位附近租的房子,正好是韓日世界盃,一場球沒落下。

七年彎路(完)

為什麼是七年彎路呢?個人覺得這七年,對我以後的發展。起到的作用不大,幹一線生產,還是實際的開停工,事故處理最為關鍵,我是東幫忙,西幫忙,對我本身工作能力,提高太少,只是出白班的時間多些。我們這單位太特殊,現在還有93、96大學畢業生,還在倒班呢!

新的轉機2004

97年到2004年,隨著裝置的首次開工,每年一次的換劑消缺,車間的一些管理人員,開始了人員調動,生產主任和設備主任陸陸續續都升到部門了,工藝人員開始短缺,鬼使神差的,這幾年在重油加氫各崗位都呆過的我,被車間告知,暫定為制氫工藝工程師,暈啊,首次進廠的那個紙條(制氫),在我眼前晃動,再說我一天制氫沒幹過啊!

不怕,學啊!問啊!,唯一優點,臉皮厚,見人就問。並且在2003年,我們不少人一起玩一個網絡遊戲(傳奇),雖然是個私服,但是不錯,我們車間不少人在玩,每個班都有3~4個人在玩,當時我在裡面也是比較牛的那種,給他們要錢給錢,要技能書給技能書,要裝備也給了不少,我們還賣了裝備,一起喝過酒呢。所以和班組不少人的關係都比較好,在我開展工作時比較便利,大家也比較支持我,雖然開始我啥也不會

慢慢摸索

先把各個反應原理整明白,然後現場慢慢的流程摸索好,以前的事故事件,拿出來學習。要下發的規定的時候,最撓頭,但是我們的生產主任對我很好,下發規定前都1.2.3的給我先講下,我寫完後,讓崗位上的大拿們看一遍,幫我把把關,再給生產主任看,這樣的慢慢的開始上手了。我們這每年一次渣油加氫換劑,制氫也跟著折騰一次。每次開停工跟下來一次,就提高一些。並且正好趕上PSA升級,跟著老外又學到一些東西。可以說在大家的支持下,成功度過了那段尷尬時期。現在看制氫有別於別的加氫裝置,有點化工裝置的感覺,思維要求比較嚴謹,環環相扣,不能有一個環節出錯。

再次轉機2005

好事情很快再次降臨到我的頭上,生產部,需要生產管理,在我們區要一人,很幸運的落到我的頭上,(後來發現是有預謀的)。我調過去後,負責在公司層面上我以前所在的區的生產協調工作。部門生活還是很安逸的,但是人也比較難處,但是沒心沒肺的我,和大家的關係,至少表面上還是很融洽的。我把我的足球老本行也撿起來了,大家一起樂呵樂呵,雖然速度沒了,但是眼神還在做著防守動作,我只要做好一點就好,不讓自己和別人受傷就好。

大展宏圖

人要發展,公司更要發展,公司的“十一五”配套裝置要開始施工,投入生產了。要上一套加氫裂化一套大柴油加氫,一套制氫。開工組成立,車間層面的管理人員,組長一名,工藝三名,設備一名,狠吧,我們五個人的任務是帶領一批操作人員,開三套裝置。可以說我們這五個各個都是精英(我算半個吧)但是開完後也成為了精英。轟轟烈烈的大幹了半年吧,前期設計沒參與,現場施工到一半時間進入,(三查四定,DCS組態,包括制氫轉化爐點火程序都是我們設計的),半年時間,沒有休息一天,開工期間連續一週沒回家,換來的是我工藝主管的制氫,開車一次成功,LUQI的工藝包,洛陽院設計的,帶預轉化的7萬2的大制氫一次開車成功,開工獎記得是5000元,開工期間三次羊湯給我印象深刻(三羊開泰)。爽!覺得開新裝置,特有成就感,累並快樂著!

低調做事

隨著制氫開完工,我並沒有返回生產部(我說調入生產部有預謀的吧),後來想想應該是覺得我工作總體協調經歷不夠,讓我去生產部歷練下。跟著大部隊進入柴油加氫和加氫裂化的開工中,當時制氫開完後,有些小安逸了,這兩套開工由於有另外兩個工藝主管,沒怎麼插進去手,基本都是輔助多些,實際的參與少了很多。

這時一個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新制氫在再次開工期間,操作失誤,出現問題(大家都知道,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臨危受命,回車間組織新制氫開工,大家給的面子,更換好爐管後,再次開工,還算順利,開車成功。

加氫裂化和大柴油也相繼開工正常。由於制氫事故的事情,人事又做了些調整,我被死死的焊在一線,再沒有回到生產部。制氫大家也知道,不顯山不露水的,和我一起的開工組的其他4 人,都升了,有的部長了,最差也是生產主任設備主任了,我也挺好,小工藝員樂得自在。我主管的制氫,別人也插不上手,也沒人幫忙,現在就是自彈自唱。以前是主任和生產主任都是制氫出身,我活好乾啊,出問題兩位老哥,就處理了,我來的時候,恢復開工就OK了,現在這一畝三分地,就自己玩了,期間公司破天荒的給了我幾次參加制氫年會的機會,在那,跟著老前輩也學了不少,回來更有信心了,並且再2次開工過程中,外部有問題的情況下,裝置還是開車成功,守住了我這一畝三分地。

頂住誘惑

不久,一個小的機會擺在面前,南方的一個大項目,需要一個懂制氫的工藝,可以帶上老婆一起進入(正式工,老婆下崗在家,臨時工讓公司勸退),考慮了好久,那段時間,可以說很糾結,最終還是選擇了安逸。

自己總結有幾點原因:

1.我在這各單位沒有明顯的失職,領導對我印象還好,應該說,還有發展空間。

2.面臨新環境,還要再次打拼,還要再次建立自己的根基,新裝置開工不定因素太多,稍有不慎,馬失前蹄。

3.兄弟姐妹叔叔大爺,兩地分離,父母肯定跟著我(就一個兒子)現在還和父母一起住(從沒離開)南方生活肯定不便。

4。孩子去了南方小城市,教育方面等等原因吧。

最終沒有成行。可以說第三點是最主要的吧,不想父母再和我一起去受罪,畢竟個人覺得現在的城市還是比較適合居住的,氣候好些,至於職位和錢多少,我倒不太在意。

現在狀況(再次挑戰)

轉眼又是“十二五”了,新上的連續重整很自然的又落入我們一區,這樣又面臨著新的局面,一區過於龐大,一套渣油加氫,一套煤柴油加氫,一套蠟油加氫,一套蠟油加氫裂化,一套大柴油加氫,2套制氫,再上連續重整,那就不是區了,比一般分廠都大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區一分為二。我被分到四部,一套煤柴油加氫,一套蠟油加氫,2套制氫,還有就是新建的連續重整和汽油分離,轉行幹安全,正在慢慢適應中。

新建的連續重整的,重整氫提純PSA設計建設開工,我也得參與進去了。最終選擇了德國的LINDE的PSA,併為此還去了趟德國,也算為了我18年的煉廠奉獻有了些回報吧。

小花絮(國外購物)

教大家在國外英語水平極低的時候 如何購物。我的英語應該是高三的時候最好,後來的英語都就飯吃沒了,那麼我這水平在國外能購物嗎?沒問題。以我在德國買鋼筆為例:到商店後,服務員一般會問:“Can I help you?”這時,你可以這麼回答:“I have a look。”也就是說,不買我看看,當你覺得要買,問價的時候,你就說:“I will buy this。”手跟上,指著要買的東西,再問:“How much?”服務員會在紙上寫價格,鋼筆有一次性筆芯,你再要問在中國是否能買到:“Will I buy in China?”服務員一般回答:“No problum。”當一切都買完,要退稅咋辦,你可以這麼問“airport。”服務員就知道了,給你辦退稅單,哈哈,大功可成。

小結

該結尾了,嘮嘮叨叨寫了這麼些,大家也不知道煩不煩,反正我的經歷一般人沒我多,在這感謝下,帶我的那位生產主任,就是我隔壁的,哈哈,他可以說是我啟蒙老師。再就是感謝那些在生產中支持我的操作人員們,你們是最棒的,我們公司的安全生產,不敢說百分百你們的功勞,也說佔80%,什麼制度都是扯淡,你們豐富的生產經驗,對現場異常的敏感,對每一個操作的兢兢業業,是這幾年安全無事故的真正的基礎,你們每一個人都是好樣的!我們比別的公司不同的就是因為有你們!

也希望海川的朋友們,以我的經歷為借鑑,少走彎路,不要安逸,努力積極工作,真正做到手裡有活,心裡有想法,多多升職,多多發財!

18年,在40歲,海川給我個機會,讓我發了這個帖子,致我為了煉廠已經逝去的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