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走進育苗場 如何看“門道”之二」管理細節 全在水、肥、藥上

「走進育苗場 如何看“門道”之二」管理細節 全在水、肥、藥上

好的育苗設施重要,但育苗管理水平更加關鍵,兩者搭配才能育出好苗子。隨著各地育苗場的大量興建,育苗技術人員緊缺,水平參差不齊,育出的苗子也不是很穩定。那麼,如何判斷一個苗場的管理水平高低呢?

1.水肥管理

「走進育苗場 如何看“門道”之二」管理細節 全在水、肥、藥上

「走進育苗場 如何看“門道”之二」管理細節 全在水、肥、藥上

澆水是考量育苗水平高低的關鍵因素,當前多數新建苗場都採用行車澆水,自動化程度較高,注意根據天氣及時調整澆水量。一般來說,若穴盤覆蓋的珍珠岩出現綠苔,就代表近期澆水過多,需要減少澆水量;若植株萎蔫,尤其是在夏季高溫水分蒸發快速的時候,則應在下午人工適量補水。苗床外側與內側水分蒸發量不一樣,要間隔3-5天調整一次,確保內外長勢一致。

種子發芽後,需要的營養較少,但穴盤育苗基質少,營養含量低,更容易出現缺素問題,尤其是苗齡期較長的蔬菜品種,要注意用肥情況。目前,山東壽光等地地下水鈣鎂含量豐富,育苗場補肥時一般只補充優質全水溶性肥料即可,主要含氮磷鉀及部分微量元素。但在一些河湖水為主的地區,水源中鈣含量低,很多育苗場仍然使用普通全水溶性肥料,就容易出現問題,如抗病性差、黃葉、苗子細弱等,需要適當補充鈣鎂等中微量元素肥料。

2.用藥管理

「走進育苗場 如何看“門道”之二」管理細節 全在水、肥、藥上

「走進育苗場 如何看“門道”之二」管理細節 全在水、肥、藥上

育苗過程中,病蟲害防治是個不得不提的問題。近年來,因為苗子定植後病蟲害高發,尤其是死棵、蟎蟲等,造成種苗糾紛的例子每年都有很多。此外,因為防治病蟲害出現藥害,影響苗子質量,造成苗子後期出現畸形花、無頭苗等的例子更是不少。菜農進入育苗場,要仔細檢查苗子生長狀況,沒有病斑、蟲害,還要查看常用藥劑,諮詢苗期用藥情況,不但要確保苗期無病蟲,還要確保苗期無藥害。

苗期常發生的病害很多,細菌、真菌、卵菌都有,要以預防為主,常用化學藥劑有銅高尚、百菌清、氯溴異氰尿酸等等,要求殺菌譜廣泛,安全性高,不容易出現藥害。苗子組織幼嫩,分化快,抗藥性差,很多定植後能用的藥劑,育苗期是不能使用的。如乳油類製劑、嘧菌酯、三唑類等,要儘量避免使用。

近年來,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微生物菌劑在育苗上的使用效果也非常突出。如用激抗菌968蘸根寶處理基質,可以有效促進根系生長,莖稈粗壯,苗子更加健壯,效果極為明顯。在預防病蟲害方面,微生物菌劑也具有獨特的優勢,預防效果好,廣譜性好,持效期長,用藥安全性好,如瓜類蔬菜白粉病可以用哈茨木黴菌和幾丁聚糖噴霧預防,細菌性病害可用熒光假單胞桿菌、枯草芽孢桿菌等。

蟲害也是苗期高發問題,尤其是葉蟎、粉蝨等,同樣要加強預防。通過防蟲網等物理措施,可以避免蝶蛾類害蟲、粉蝨、蚜蟲等體形稍大的害蟲進入,但葉蟎、薊馬等體形小,仍然可以隨著空氣進棚棚內,尤其是夏季溼簾風機開動時,需要從棚外抽取空氣,一旦棚外有較多的葉蟎等蟲源,就容易造成葉蟎、薊馬暴發。育苗場要注意做好棚外清理,並及時觀察苗子生長狀況,及早發現蟲害情況,早用藥防治,避免其暴發為害。尤其是到了送苗前後,苗子更大,葉片重疊,噴藥難以噴透噴全,更要注意做好病蟲害防控,確保送苗後無病無蟲。

3.激素使用

「走進育苗場 如何看“門道”之二」管理細節 全在水、肥、藥上

夏季溫度高,苗子生長快,使用激素控旺是必備的手段。然而,激素使用是把雙刃劍,用好了苗子健壯,用不好則影響正常生長,甚至影響後續開花結果。

苗期控旺應選擇副作用小,較為溫和的控旺藥劑,如葉綠素等,注意根據天氣情況,提早用,少量多次使用。苗子生長速度快,正常的苗子就是一般的綠色,若苗子葉片深綠,則表面控水過度或激素濃度過高,苗子生長受到過度抑制。而苗子是花芽分化開始的階段,苗期控旺過度,極容易影響苗子後續的花芽分化,造成畸形花、畸形果增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