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手工鼻菸壺哦!每一筆都是非遺!

手工鼻菸壺哦!每一筆都是非遺!

在記憶中,若說“精妙絕倫、不可思議”的藝術,

內畫算得上是其中最濃墨重彩的一項了,

小小的壺中包羅萬象,

寸幅之地展現著不同於世俗的驚豔。

手工鼻菸壺哦!每一筆都是非遺!

內畫,最早起源於鼻菸壺,是我國一項特有的傳統工藝,

它是以一種特製的變形細筆,在玻璃、水晶、琥珀等材質的壺坯內,手繪出細緻入微的畫面,筆觸精妙,令人稱奇。

手工鼻菸壺哦!每一筆都是非遺!

相傳嘉慶、道光年間,一個外地小吏到京城述職,寄宿在廟裡,因鼻菸快吸完了,就用煙籤刮煙壺中剩下的鼻菸。廟裡的一個和尚看到煙簽在壺的內壁留下很多刮痕,很有國畫的線條感,就將其拓展成了內畫壺技藝。

手工鼻菸壺哦!每一筆都是非遺!

手工鼻菸壺哦!每一筆都是非遺!

不過傳說畢竟是傳說,據專家考證,內畫壺的發明者並非和尚,而是清嘉慶年間南方一位年輕畫家,叫甘桓文。他將小鋼珠、石英砂和少量水灌入壺內晃動,將內壁磨出細紋,使顏料易於附著,然後以帶有彎鉤的竹筆蘸上顏色,在內壁反向作畫,這便是內畫早期的雛形。

手工鼻菸壺哦!每一筆都是非遺!

手工鼻菸壺哦!每一筆都是非遺!

如今,雖過去百年,內畫依舊綻放著自己的光彩,在古城西安,也有這樣一位內畫大師,他的內畫格調雅緻、惟妙惟肖,作品遍及大江南北,成為眾多圈內人士競相收藏的對象,他便是紀建強。

手工鼻菸壺哦!每一筆都是非遺!

紀建強,藝名二醜,喜歡藝術的他自幼學習美術,有著深厚的美術功底,後來,一次與內畫鼻菸壺的邂逅,讓他徹底迷戀上了這門“不可思議”的藝術,開始了對內畫的研究,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

手工鼻菸壺哦!每一筆都是非遺!

雖然紀建強有繪畫基礎,但是內畫和普通繪畫畢竟不一樣,他學起來依舊困難重重,

為此,紀建強特意幾經輾轉,終於得以拜在內畫大師劉英先生、梁愛國先生、劉子藝先生門下,系統學習內畫技藝。

手工鼻菸壺哦!每一筆都是非遺!

內畫,簡單來說便是在瓶子裡邊作畫,不僅空間比較小,更困難的便是手藝人需要倒著畫,為此,有人總結出內畫的三大難:“小”“反”“彎”,來形象說明內畫技藝的不易。

手工鼻菸壺哦!每一筆都是非遺!

“小”,指的是作畫空間小,內畫一般畫在小巧玲瓏的器物上,器物本來就小,內部空間就更小了,內畫手藝人要在極其有限的空間裡面作畫就要做到“一氣呵成”,不然運筆時在哪個地方稍有停頓,那真的便是“失之毫厘謬以千里”了;

“反”,指的是指外邊正面看畫,裡邊反面繪畫,這就要求手藝人對要創作的圖案瞭如指掌,不然稍有那個圖層的順序錯了,那在外邊看起來可就真成“反”畫了;

“彎”,則指的是活動區域受限,由於內畫器物的口徑都比較小並且有一定的高度,畫筆的活動範圍會有很大的侷限,完全依靠手藝人的手指和手腕作畫,其難度可想而知。

手工鼻菸壺哦!每一筆都是非遺!

如今,經過幾年不懈的努力和堅持,紀建強的內畫技藝愈加的如火純情,其作品不僅佈局嚴謹、線條流暢,更將國畫中皴、擦、染、點、勾等技法靈活運用到內畫創作中,使它的內畫更添古樸典雅的意韻。

手工鼻菸壺哦!每一筆都是非遺!

小小內畫,方寸之間,

凝聚的卻是手藝人的智慧和默默堅守。

手工鼻菸壺哦!每一筆都是非遺!

手工鼻菸壺哦!每一筆都是非遺!

手工鼻菸壺哦!每一筆都是非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