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8 伊斯坦布爾不可錯過的景點,“左手歐洲右手亞洲”的絕佳觀景地

都知道土耳其的伊斯坦布爾地理位置非常特別,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地跨歐、亞兩大洲的城市,博斯普魯斯海峽橫貫其中。而在這座城市當中,要想體驗到“左手歐洲右手亞洲”的感覺,去哪裡最好呢?答案是:託普卡帕宮!

託普卡帕宮又稱老皇宮,坐落於伊斯坦布爾的一個充滿歷史遺蹟的半島海角上,是昔日舉行國家儀式及皇室娛樂的場所,在此可以俯瞰馬爾馬拉海和博斯普魯斯海峽。這座王宮有別於歐洲單一的宮殿風格,是一座集各種不同風格建築於一身的王宮。

大門一道道,庭院一座座

託普卡帕宮最大的城門就是帝王之門,它面向聖索菲亞廣場。這道門首先通往以“第一宮廷”著稱的一座公園。在這座公園裡建有一座曾經用作為彈藥庫的艾立尼教堂,教堂背後還有一座造幣廠。過去,第一宮廷裡錯落有致地建有各式各樣的亭閣,它們分別服務於各種宮廷需求。在後來的歲月中,它們逐漸被公共建築和學校所替代,不過其中一部分目前仍然屹立著。

伊斯坦布爾不可錯過的景點,“左手歐洲右手亞洲”的絕佳觀景地

崇敬門,亦稱中門,是第二庭院的入口。該設有大炮的大門有兩座八角形的尖塔,建造時期不明。崇敬門的建築結構與拜占庭的建築相似,估計崇敬門是模仿聖芭芭拉門(大炮之門)而建造,大炮之門是從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海路進入皇宮的皇室專用入口。不論是帝國官員及外國使節都經由崇敬門入內,賓客使節都須在崇敬門下馬,只有蘇丹才可騎馬通過崇敬門,這一傳統是跟隨君士坦丁堡大皇宮的謝爾克門而來。

伊斯坦布爾不可錯過的景點,“左手歐洲右手亞洲”的絕佳觀景地

吉兆之門是第三庭院,也就是內宮的入口,外宮的界限,第三庭院主要是皇宮的私人及住宅區。吉兆之門的圓頂由大理石柱子支撐著,標誌著蘇丹在宮內。任何人在沒有蘇丹的准許下不得擅進,即使是大維奇爾也只可在特別日子及特殊情況下才可得到授權進入。吉兆之門及底萬廣場用作舉行特別慶典,在宗教、慶典節日及新官上任向蘇丹宣誓效忠時,蘇丹會坐在吉兆之門前方,蘇丹的葬禮也會在吉兆之門前舉行。

伊斯坦布爾不可錯過的景點,“左手歐洲右手亞洲”的絕佳觀景地

吉兆之門前的一塊小石表示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曾在此展示旗幟,大維奇爾及軍官在出徵時會舉行宗教儀式,然後帶上該旗幟。

伊斯坦布爾不可錯過的景點,“左手歐洲右手亞洲”的絕佳觀景地

細細品味內宮的建築

通過吉兆之門後便是第三庭院,又稱為內宮,是託普卡帕宮的心臟地帶。這裡是一個翠綠的庭院,散佈著私人宮殿、寶庫、後宮、亭樓等建築物,艾哈邁德三世的圖書館則位於第三庭院的正中央。

伊斯坦布爾不可錯過的景點,“左手歐洲右手亞洲”的絕佳觀景地

第四庭院是蘇丹及其家人在託普卡帕宮最深處的私人宮殿,包含一些亭樓、宮殿、花園等。第四庭院原本是第三庭院的一部分,近代的學者將它區分出來。

伊斯坦布爾不可錯過的景點,“左手歐洲右手亞洲”的絕佳觀景地

埃裡溫宮用於宗教靜修,埃裡溫宮較為細小,有一個圓屋頂及三個後殿。其中一道牆上置有一道門及一個壁爐,以大理石構成,對著柱廊,其他牆壁都以藍白色的伊茲尼磚塊砌成。

伊斯坦布爾不可錯過的景點,“左手歐洲右手亞洲”的絕佳觀景地

在接見臣子和賓客的房間外,有這麼一個水龍頭,裡面也有一個,在商談要事時便會打開,防止他人偷聽。

伊斯坦布爾不可錯過的景點,“左手歐洲右手亞洲”的絕佳觀景地

左手歐洲右手亞洲的絕佳觀景點

這個地方是推薦遊人們一定要來打卡的,這個觀景的位置非常好,位於皇宮的最底部。這裡可以欣賞到伊斯坦布爾被海峽一分為二的神奇景色,站在這裡,你的左手是歐洲,右手是亞洲。

伊斯坦布爾不可錯過的景點,“左手歐洲右手亞洲”的絕佳觀景地

抵達伊斯坦布爾的時候是陰雨的天氣,這會兒沒想到放晴了,陽光映射在海峽的海面上,讓我真正地感受到了藍色的土耳其。

伊斯坦布爾不可錯過的景點,“左手歐洲右手亞洲”的絕佳觀景地

繁華的伊斯坦布爾雖沒有高樓,但卻是遍佈密密麻麻的建築,這樣的城市景象真迷人。

伊斯坦布爾不可錯過的景點,“左手歐洲右手亞洲”的絕佳觀景地

不可錯過的兵器殿

來到老皇宮,除了“左手是歐洲,右手是亞洲”的觀景體驗外,還有一個地方很值得一看,那就是兵器殿,於是我們來到了帝國寶庫。

伊斯坦布爾不可錯過的景點,“左手歐洲右手亞洲”的絕佳觀景地

帝國寶庫在現今成為展示武器及裝甲的場所,由於在第三庭院裡有另一個寶庫,第二庭院的這個便稱為外寶庫。在寶庫外有一塊兩米高的指標石,是1790年塞利姆三世樹立的。

伊斯坦布爾不可錯過的景點,“左手歐洲右手亞洲”的絕佳觀景地

帝國寶庫收藏了遺留在皇宮內的兵器,是世界上伊斯蘭兵器收藏量最多的地方之一,涵蓋了由七世紀至二十世紀約一千三百年間的兵器。宮內的兵器收藏包括奧斯曼帝國自行生產的、由征服所得的及作為貢品的。奧斯曼帝國的武器佔了收藏量的大多數,但亦蒐集了倭馬亞王朝和阿拔斯王朝的刀劍及馬木留克和波斯的盔甲、頭盔、劍、斧等,另有少數歐亞的兵器。現時公開展示的有大約400件兵器,許多都刻有文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