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3 從養豬村到生態村,看浙江桐廬美麗鄉村的蛻變之路

山鄉鉅變十五年,詩畫江南盡村野。浙江省自2003年推動“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建設以來,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取得了顯著成效,也為當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構建美麗中國帶來了豐富的經驗啟示。

小源村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桐廬縣分水鎮的東北部,距分水鎮中心15公里,是一個較為偏遠的小山村。2014年前,村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就是靠養豬和養蠶,那時的小源村,溪水是黑的,空氣是臭的。但現在的小源村卻是山清水秀,遊人絡繹不絕,菊花、荷花產業興起,養龍蝦、搞旅遊,村民總收入從過去養豬養蠶的200萬變成了如今的800萬,人們真正體會到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從養豬村到生態村,看浙江桐廬美麗鄉村的蛻變之路

50多歲的劉海平3年前是浙江省桐廬縣小源村的養豬大戶,擁有兩個養豬場,每年出欄2000多頭生豬,但現在他卻是一位養菇能手。

劉海平帶著記者參觀了他的菌菇大棚,他告訴記者,現在正處於養菌階段,再過個十來天,通過製冷催化,他十個大棚的秀珍菇就將進入快速生長期。從養豬轉型到養菇,雖然走了一段艱難的摸索之路,但對劉海平觸動很大。

劉海平:原來河溝裡連拖把都不能洗,現在河溝裡小魚都能看得清楚了。

劉海平說,他的秀珍菇在6月能夠進入採摘期,他聘請村裡的一些剩餘勞力來上班,讓他們足不出村就能賺工資。劉海平告訴記者,一個大棚前後可以採摘6次,累計產量能到達1.5萬公斤,十個大棚總產量就能達到15萬公斤,而秀珍菇的市價每公斤預計12元,一年的產值在180萬元左右,而村裡來他這兒幫工的婦女每人每年也能增收2萬元左右。收入穩了,環境好了,他心裡也踏實了。

從養豬村到生態村,看浙江桐廬美麗鄉村的蛻變之路

記者在小源村裡走了一遍,現在整個村裡已經看不到一間豬舍。原先曾經遍地養豬的區塊已經種滿了菊花、荷花等,甚至還開展了“無土化蔬菜栽培”,林地上也種上了白茶、高山水果,小溪裡養起了石斑魚。

小源村村委主任 雷立冬:他們都是靠這個(養豬)來維持生活的,拆掉以後他們的出路在哪?我們村兩委班子帶領他們去到外面看先進的地方。像臨安的青山殿村,組織黨員,村民代表,回來做他們的思想工作,接著拆除之後進行產業轉型,產業轉型後,我們從原來的養殖業發展成種植業和旅遊業。

從養豬村到生態村,看浙江桐廬美麗鄉村的蛻變之路

雷立冬給我們算了一筆帳,以前小源村所有村民養豬養蠶的收入總共在200萬元左右,但到了去年小源村村民總收入達到了800萬元,村集體收入也從之前的零收入增加到了50萬元。以前2000多人口的村留下來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小孩,現在很多在外務工的年輕人也回來了。

村民 趙勇華:從14年開始小源村變美了,村民們也富起來了,種植方面,我們農村打工的也可以跟上去。像這種種菊花養龍蝦,我們老百姓都可以幹活,增加點收入。

而村裡變化最大就屬於珊瑚嶺景區,從原來九家養豬場,年產8000多頭生豬的集聚區塊變成了旅遊景點。記者得知,珊瑚嶺景區是村民孟憲有先後投入4000萬元,對水域、道路進行改造,還添加了遊樂休閒設施、小木屋等。現在景區平均每天接待的遊客在800人左右。記者蹲點時,一批來自上海的遊客正在這裡休閒戲水。

遊客:環境好生態好,很養眼的,我們今天很舒暢。不想回去了,想多住兩天。

從養豬村到生態村,看浙江桐廬美麗鄉村的蛻變之路

小源村村委主任 雷立冬說,村裡現在生態好了,客流量也穩定了,下一步村裡將利用閒置房屋開辦民宿,留住更多的遊客。

雷立冬:我們要把產業做精做強做大做細了,在農業加旅遊上做文章,我們現在發展的民宿籌劃好的有三十家,把空閒的房子集中起來,統一做民宿,統一規劃,統一經營,統一營銷,公司加農戶加村集體的模式進行運營。

的確,遊客多了,人氣足了。怎樣把這些日漸增多的人氣資源轉化成更好的經濟效益,民宿經濟是不錯的切入點。在分水鎮,距離小源村不遠的新龍村建有一個七彩百合花基地,據瞭解,百合花基地所在的位置曾經是一片蔬菜基地,這片300多畝的百合基地有100多個品種,整片百合花的賞花期可以從五月初一直持續到十月底。

在花卉基地的帶動下大批遊客來到了新龍村,村民們發現閒置已久的農房,稍加改造就成了深受城裡人喜愛的鄉村民宿,記者走訪了幾家民宿瞭解到,村民們的收益都還不錯。

從養豬村到生態村,看浙江桐廬美麗鄉村的蛻變之路

記者:你這裡總共有幾間房間?

民宿經營戶:我這裡有15個房間。

記者:現在入住率怎麼樣?

民宿經營戶: 都全滿了,都住滿了,一間空的也沒有。 沒有想到會這麼熱鬧。現在花海弄起來,人流量很多。我地段也好,花海也很近,人又多,我房間天天住滿。早上起來煮茶葉蛋,摘桑果,到外面擺攤,回來燒飯給他們(遊客)吃。

農家樂經營戶:你看現在來了這麼多人,雖然剛剛開頭,但是心理準備還是有的,雞蛋、到商店裡進點貨賣賣,現在政策好,叫你在家裡都能賺到錢,那麼老百姓的生活就越過越好了。

近年來,分水鎮充分利用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歷史文化底蘊深厚、自然生態環境優良、旅遊業態雛形初顯等五大優勢,積極構建綠色、生態產業體系,激活了美麗經濟。

分水鎮鎮幹部 俞福仁:我們要通過一種方式把它轉化為美麗經濟,那麼我們就抓住了百合這個節點,這個節點作為一種經濟創新、社會創新的一個亮點來帶動我們鄉村旅遊這塊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