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4 壟斷競爭不公平,招投標有哪些事不能做了?

2018年反壟斷工作重點將從加快推進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持續推進反壟斷執法、加快制定反壟斷指南、繼續加大培訓和宣傳力度等四方面推進。


去年10月23日,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務院法制辦聯合印發《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實施細則(暫行)》,其中很多內容與招標投標有直接關係,參見五部委聯合印發《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實施細則(暫行)》 招標投標哪些事不能幹了?。反壟斷執法工作中,發改委集中查處了一批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的問題。例如針對區域設置歧視性資質要求,指定唯一配送商,強制要求中標人在本地註冊全資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等行為,都與招標投標有直接關係。


電子招投標領域,在招投標領域大刀闊斧地推進"放、管、服"改革舉措的口號已經喊了數年。然而現實中的地方政府依舊我行我素,普遍沒有采取任何有關改革的動作。拒絕第三方交易平臺接入公共服務平臺,強制使用政府主導建設的交易平臺,直接導致電子招投標發展遲緩。交易平臺的市場化,是招投標乃至整個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體系改革的核心機制,通過引入第三方交易平臺促進公共資源平臺交易功能的剝離,並最終實現交易平臺市場化改革。第三方交易平臺是招投標交易平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發展的關鍵,第三方交易平臺發展最需要的就是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拒絕壟斷。


今年反壟斷將力推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執法跟蹤民生行業領域,適時開展行業反壟斷調查,《經濟參考報》記者日前從國家發改委反壟斷局獲悉,2018年反壟斷工作重點將從加快推進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持續推進反壟斷執法、加快制定反壟斷指南、繼續加大培訓和宣傳力度等四方面推進。其中,在執法方面,將對關係民生的行業和領域進行跟蹤和研究,瞭解行業競爭狀況、銷售模式、價格變動等情況,根據掌握的線索和舉報,適時開展反壟斷調查。

壟斷競爭不公平,招投標有哪些事不能做了?

專家表示,短缺藥品及原料藥、醫療器械、汽車及零配件、天然氣、自來水、電力、工業原料、農資、農藥以及知識產權等將成為重點關注的行業和領域。中國政法大學經濟法研究所所長劉繼峰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民生領域壟斷涉及範圍廣,會造成比較大的社會負面影響,所以反壟斷執法機構在接到這類案件時會非常重視,將通過調查有關證據並做出查處。


完善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將是2018年反壟斷的一項重點工作。有專家表示,當前,仍有一部分地區存在著市場分割、區域封鎖、行業壁壘等問題。公平競爭審查制度涉及多個行業,而各個行業規則不同,標準不同,對壟斷的判定也不同,政策細則需要長期優化。對此,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要按照《2017-2018年清理現行排除限制競爭政策措施的工作方案》,有序清理存量政策;研究起草加強公平競爭審查例外規定的指導意見;探索推進公平競爭審查第三方評估等。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胡祖才表示,建立公平審查制度,可以消除破壞競爭、減少效率、妨礙創新的各種政策壁壘,有利於營造統一開放、有序競爭的市場環境,也有利於加快發展新經濟,培育壯大新動力,無論是對當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是調結構,都有重要的積極作用。

"公平競爭審查是在反壟斷執法監督之外,作出的補充方法,可以形成'作出行政行為的機關自我審查,上級機關責令改正,反壟斷執法機構向上級機關提出建議'三道防線。"劉繼峰說。

據悉,今年國家發改委還將加快制定反壟斷指南。具體包括,抓緊推進《壟斷協議豁免的一般性條件和程序的指南》等兩部反壟斷指南的修改完善會籤工作,及時上報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研究起草並適時出臺《標準必要專利領域價格行為指南》、《橫向價格壟斷執法指南》和《縱向價格壟斷執法指南》等,進一步明確相關領域競爭規則,正確指引廣大經營者價格行為,穩定市場主體的法律預期。

實際上,2017年我國反壟斷工作有了很多新進展。國家發改委全年共查辦反壟斷案件超80起,罰沒金額超過5億元。其中還創造了數個"第一",包括在聚氯乙烯樹脂價格壟斷案中,對18家PVC企業處以罰款共計4.57億元,創下了《反壟斷法》實施以來執法部門對國內企業開出的最大一筆罰單;在山西電力價格壟斷案中,首次對電力行業進行處罰,也是對大型國有企業、中央企業開出的首筆罰單。

壟斷競爭不公平,招投標有哪些事不能做了?

值得一提的是,反行政壟斷執法工作也在有效推進。近期,國家發改委集中通報了一批濫用行政權力限制市場競爭行為的地方和單位,涉及北京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包頭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烏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西安市房管局等一批單位濫用行政權力限制市場競爭行為,包括通過行政手段指定評估公司承接二手房評估業務,限定推薦企業承接房屋維修工程等問題。

在醫療衛生領域,發改委也集中查處了一批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的問題。例如,發改委日前公佈了延安市衛計局對藥品配送企業設置了市外市內歧視性資質要求;天津市人力社保局沒有將部分屬於國家醫保的藥品,納入天津醫保支付範圍,妨礙了天津醫療藥品市場的充分競爭;四川省江安縣衛計局在該縣公立醫療機構藥品、耗材採購遴選和競爭性談判過程中指定唯一配送商;安徽省蕪湖市藥品醫用耗材管理中心在招標中,強制要求中標人6個月內在本地註冊全資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等市場壟斷行為。

根據發改委的工作部署,未來將進一步清理現行排除限制競爭政策措施,對現行規章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中含有的地方保護、指定交易、市場壁壘等內容進行清理。重點包括設置不合理和歧視性的准入和退出條件;限定經營、購買、使用特定經營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對外地和進口商品、服務實行歧視性價格和歧視性補貼政策;排斥或者限制外地經營者參加本地招投標活動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