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9 多元化轉型掉隊不可避免,但更名改命後美菱能扭轉局面嗎?

非常在線2018年6月9日消息,6月4日,美菱電器發表公告稱,擬將公司全稱由“合肥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長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與此同時,擬將公司A股證券簡稱由“美菱電器”變更為“長虹美菱”,公司B股證券簡稱由“皖美菱B”變更為“虹美菱B”。公司證券代碼及經營範圍等不變。

多元化转型掉队不可避免,但更名改命后美菱能扭转局面吗?

對於更名原因,美菱方面表示,四川長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自2006年成為本公司控股股東後,一直保持著對公司的控股地位,且對公司的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持。

與此同時,美菱方面還指出,為鞏固與公司控股股東四川長虹股份有限公司的協同效應,形成品牌合力,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進一步開拓市場和提升議價能力。

儘管更名的這一消息來得比較突然,但在大多數業內人士看來,更為後其“長虹系”標籤更為明顯,這不但有助力於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而且還有助於未來雙方或在內部進行資源整合,在同一層面進行整體的產品定位和戰略規劃。

事實上,四川長虹成為美菱控股股東之後,美菱就從單一的冰箱製造商企業逐年發展為產品覆蓋冰箱(櫃)、空調、洗衣機、廚衛、小家電等全產品線,同時還邁進了生物醫療、生鮮電商等新產業領域的綜合白電企業。

多元化转型掉队不可避免,但更名改命后美菱能扭转局面吗?

可以說,美菱的多元化轉型已然有了清晰的脈絡,但稍顯遺憾的是,攤子是越鋪越大,美菱到底還是沒能混出點名堂。根據美菱電器2017年年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公司淨利潤為3247.32萬元,同比大幅下降85.25%,顯然美菱電器近年來的業績並不怎麼理想。

對此,家電行業觀察家劉步塵表示,美菱電器淨利潤大幅下降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其品牌嚴重老化,產品形象不足;第二,產品的品牌附加值低導致盈利能力下降;第三,美菱電器成本管理能力差,不如海爾、美的等行業巨頭管理到位。

毫無疑問,家電行業競爭白熱化的今天,美菱已經不可避免的掉了隊,並且隨著美的、格力、海爾等家電品牌第一線品牌陣營的形成,美菱電器與這些一線品牌相比,無論是在經營業績還是在市值上差距都在進一步拉開。

所幸,長虹美菱牢牢抱成團,表面上看更名改命的招兒就是玩不膩,但實則這是美菱多元化轉型路上的縮影。同行友商越做越強,眼瞅著美的、格力、海爾等一線品牌一路高歌,自己卻乾著急,然而轉型的步伐已經邁了出去,要麼被兼併,要麼死。

終於美菱多元化轉型到了變革的時候了。首當其衝的便是品牌的改造,於是乎便上演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更名改命大招,當然這只是第一步。

根據奧維雲網此前發佈的《冰箱行業年報》,2017年美菱冰箱線下零售額份額為9.0%,同比增加0.4%,均價為3173元。與中國冰箱市場領頭羊的海爾相比,後者零售額佔比25.1%,是美菱近3倍。

多元化转型掉队不可避免,但更名改命后美菱能扭转局面吗?

另外,根據奧維雲網發佈的2018年4月的數據顯示,油煙機、灶具、消毒櫃這三類廚電產品4月份的排行前5名分別被方太、老闆、美的、西門子、林內(排名不分先後)佔據,其中並沒有出現美菱的身影。

很明顯的一個事實,美菱電器擬更名長虹美菱,這是一個新的開始,接下來,美菱想要實現在家電消費業務市場上的規模化增長,除了解決不同業務之間的協同競爭、共同發展問題外,還應該採取一些突破性的手段和策略,通過提升產品的差異化優勢,更好的塑造品牌年輕化、時尚化標籤,找到屬於美菱家電消費業務的發展定位以及市場方向。

對此小編只想說,單打獨鬥沒能成得了事兒,也不禁讓人好奇美菱更名之後,能否會開啟新的篇章?而在長虹進一步賦能的背景下,美菱這個昔日冰箱行業的“金花”能否實現逆襲?這些顯然都值得關注。

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非常在線»多元化轉型掉隊不可避免,但更名改命後美菱能扭轉局面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