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山鄉栽秧工成了“香餑餑”


山鄉栽秧工成了“香餑餑”​四月栽秧谷滿倉。當下又是一年栽秧季,正是栽秧關鍵時。

近年來,在光山縣南向店鄉悄悄興起婦女栽秧隊,農閒時節進城打工,栽秧季節結伴回鄉抱團栽秧,以嫻熟的栽秧技術和較高的質量保證,贏得了稻農信賴,成為山鄉稻農們的新寵和香餑餑。
山鄉栽秧工成了“香餑餑”

布穀鳥兒聲聲叫,栽秧時節已來到。要想稻穀飽,秧苗要栽早。這是山裡人長期種田得出的實踐經驗。五月是人工栽秧最緊缺的時候,栽秧工工資上漲很快。
山鄉栽秧工成了“香餑餑”​​

筆者在老家,從農村一些田間地頭瞭解到,由於進入栽秧季節,平時在家賦閒的老年栽秧工也成了“香餑餑”,用工出現“一工”難求的局面,工資比去年上漲了許少。水田搞好了,秧苗拔好了,甚至於到了有錢請不到人的地步。一個栽秧工每天工資最少200元,“搶”人時,有的農戶甚至開出了200元以上的薪酬。昨天鄰居家請了四個栽秧工,花了800元錢,四五畝秧田一天栽完。她們在水田裡忙得很,當中,年老的六十多歲,年輕的也有四十歲上下。她們一個個不但手法嫻熟,而且栽出的秧行筆直,如畫線一般。


山鄉栽秧工成了“香餑餑”

我所聯繫的陳畈村,汪畈村民組的本家弟媳李鳳琴平時做事很快又講究,質量又好,自家的農田一忙完,她就牽頭帶領十幾個人,走東村串西組承包田塊栽秧。聽她講,今年出去栽秧已經有20多天了,承包田快栽秧,每天收入不少於200元以上,有的請人栽秧的農戶家遠的話,還會派車接送,管吃,中飯至少有十多個菜,響午過頓是蛋糕、牛奶、西瓜、還有肉絲麵條,晚上過頓是雞蛋泡饃、飲料等,待遇很好。栽秧活雖然談不上多大技術,但是在水裡一天泡到晚,面朝黃土背朝天,累得真是夠嗆。


山鄉栽秧工成了“香餑餑”

現在,因為很多年輕人不會栽秧,即使會栽,寧在家裡喝湯,也不下田栽秧,情願多花些錢也不願吃這個苦,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該鄉地處山區,田塊小,不宜機栽,所以栽秧工就成了當地的香餑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