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 只因一份牽掛 界首患癌鄉村女教師這樣選擇~

她執掌教鞭20多年,桃李滿天下,學生們親切地稱她為“劉媽媽”。3年前,她身患癌症,手術後兩個多月又站上三尺講臺,被同事稱為“鐵人”。

她就是界首市代橋鎮代東小學教師劉英,堅守的背後,是她與鄉村孩子們割捨不斷的情緣。

一份牽掛

身患乳腺癌,卻堅持到暑假做手術

年近五旬的劉英,出生在界首市代橋鎮郭灣村,父親是名鄉村教師。因為忙,她的父親很少顧得上家裡的孩子,沒少被埋怨。這時,父親總會說:“農民難,農村的娃娃更難,唯一的出路就是好好學習,考大學躍龍門,咱得幫他們一把!”

這句話印在了劉英的心裡。中學畢業那年,她選擇了師範類院校。畢業後,她回到家鄉做了一名鄉村教師。這一做就是20多年。

只因一份牽掛 界首患癌鄉村女教師這樣選擇~

這麼多年,同事換了一撥又一撥,但劉英一直堅守。“都走了,學生們怎麼辦?”

劉英的婆家在潁泉區行流,離學校40多公里。交通不便,工作繁忙,她吃住在校,每個星期回家一次。

2015年,劉英感覺身體不適。到醫院檢查後,確診為乳腺癌。醫生要求她立即住院,儘快實施手術。但劉英當年擔任六年級的數學教師,孩子們即將面臨畢業,教學工作絲毫不能耽擱。

只因一份牽掛 界首患癌鄉村女教師這樣選擇~

與家人反覆協商之後,劉英決定先用藥物控制病情,待到學期結束再做手術。醫生聞言,“罵”她對自己的生命不負責任。

可她還是堅持到了當年的暑假,才進了手術室。做手術時,一群孩子在外面守護老師。

幾個小時後,當“手術成功”的消息傳來,孩子們歡呼雀躍起來。

“躺在醫院裡,我心裡總放不下學校裡的孩子。”兩個月後剛開學,劉英的身體剛剛恢復,就回到了學校,再次踏上講臺。

一段情緣

留守孩子們,私下裡叫她“劉媽媽”

近日下午,放學的時間已過。郭小蕊走進代東小學的大門,此時劉英拎著鋤頭,正在教學樓後的一片空地上忙著種菜。

郭小蕊已經小學畢業,但是每天放學後她總喜歡回到代東小學膩在劉英身邊,一起種菜、種花,讓劉英為她輔導作業,甚至在劉英那裡“蹭飯”。

只因一份牽掛 界首患癌鄉村女教師這樣選擇~

原來,郭小蕊是名留守兒童,小學期間有些叛逆,學習成績直線下滑。劉英得知情況後,把她作為自己的幫扶對象。幫她輔導功課,給她洗衣服、洗頭。

漸漸地,郭小蕊把劉英當作自己的母親,不僅學習成績大幅提高,而且也變得懂事起來。

劉英手術期間,她甚至肩負起班級的管理任務,動員全班同學以良好的紀律和成績,迎接劉英的歸來。

“愛如春雨細細灑,潤物總在無聲間。”在代東小學,很多留守兒童私下裡稱劉英為“劉媽媽”。她所接手的班級,即使整體成績較差,但是一年後就會大幅提高,質量檢測結果在全鎮名列前茅。劉英也多次被代橋鎮評為“優秀教師”、“先進教師”等。

(張允之 張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