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南海 緊抓“一環創新圈”建設機遇 打響村級工業園升級攻堅戰

<table> 南海 緊抓“一環創新圈”建設機遇 打響村級工業園升級攻堅戰

經過改造,裡水廣東新材料產業基地B區已引入一方製藥等行業龍頭企業。李欣 攝

/<table>

“南海要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與‘一環創新圈’建設的重大機遇,以改革精神建設創新集聚區,加快推動村級工業園改造,打造全球創客新都市。”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區委書記黃志豪說。

6月1日,南海召開村級工業園綜合整治工作現場督導推進會暨中心城區城市形態提升動員會,打響新一輪村級工業園改造升級攻堅戰,向存量土地要空間,激活產業轉型升級和城市蝶變更新的發展活力。

接下來,南海將加快推動60個村級工業園改造升級試點項目,通過強化規劃引領,推動公資帶動,加強環保、安全和消防整治,加強基層治理,探索獨具南海特色的製造業城市生態文明發展之路。

●李欣 龔晶 陳倩濤

立足重大載體平臺 帶動村級工業園改造提升

“南海要善於利用南海載體平臺眾多的優勢,立足重大載體平臺、特色小鎮建設,聚集高端產業,帶動村級工業園改造提升。”黃志豪說。

根據此前公佈的《佛山市南海區深入推進村級工業園綜合整治2018年行動方案》,2018年,南海村級工業園改造升級試點項目由2017年的33個增至60個,總面積超過2.4萬畝,計劃總投資687.26億元,累計已投資13.56億元。

重大載體平臺是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也是提升區域價值、帶動片區二次開發建設的核心動力。黃志豪表示,南海要搶抓佛山建設“一環創新圈”建設機遇,利用三山新城、廣東金融高新區、南海電子信息產業園和南三萬畝產業區等重大載體平臺的外溢效應,帶動區域內及周邊片區村級工業園改造和土地整理,為打造創新集聚區提供土地空間。

“結合村級工業園的改造,南海將推動重點載體建設,調動試點項目的改造積極性。”南海區區長顧耀輝說,南海將下大決心、花大力氣重點推進60個試點項目,以點帶面推動村級工業園向高產值、低耗能的現代產業社區轉型。

經過多年的探索,南海已總結出5種較為成熟的村級工業園改造模式,如公有資產出資、鎮村聯合、由村集體自主或與運營企業合作、企業自主、社會資本參與。接下來,南海將在此基礎上大膽創新,總結、推廣更多可複製的改造模式。

推動連片改造也是南海加快推進村級工業園改造的重要抓手之一。按照計劃,南海將探索建立村級工業園發展利益共享機制,鼓勵村級工業園大面積連片改造,結合不同土地性質、徵用或租用等使用方式進行土地整備,鼓勵產業用房、租賃住房、商業地產等連片混合開發。

桂城愛車小鎮是通過“混合開發”模式進行改造的代表。其計劃於2018年第二季度完成項目土地所有權、使用權調整,擬於第四季度完成項目土地出讓。

針對村級工業園內土地權屬複雜、租期長短不一,從而影響招商引資和產業承載質量的難題,南海將計劃通過強化統籌,以規劃為引領,實施精準招商,推動村級工業園改造升級的產業再造。

以產業發展為主導 實現政村企多方共贏

與以往直接召開會議落實具體部署有所不同,在此次會議召開前,南海區、鎮街領導班子先後到訪桂城天富科技城、大瀝創客小鎮開展實地考察。

“村級工業園改造雖然存在不少困難,但也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困難。”顧耀輝說,我們希望通過走訪這兩個改造項目,進一步增強各鎮街推動村級工業園改造的信心和決心,在政策推動下,村級工業園改造可以實現政府、村民、企業的多方共贏。

得益於村級工業園改造,天富科技城已實現從舊鋼鐵市場到都市型產業載體的華麗轉身。目前,這裡已完成一期2號、3號樓建設驗收,吸引新能源汽車檢測、機器人、醫療器械、傳感器等領域18家科技型企業進駐,預計年產值3億元。

通過市場主體參與統籌開發土地和物業,大瀝全球創客小鎮所在地原有的舊廠房正在加緊拆除,目前已與西門子佛山智能製造創新中心、3D打印協同創新中心、廣州數控工業機器人實驗室等多家企業和研發機構達成合作意向。

天富科技城和創客小鎮只是南海推動村級工業園改造的縮影。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5月,南海全區685個村級工業園環保專項整治已完成214個,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已完成607個,所有村級工業園中完成環保、安全生產雙達標工業園數量共152個。

為進一步加快推動村級工業園改造,釋放土地發展活力,南海將加快60個改造提升試點項目。其中,獅山共有11個試點項目,為此次南海村級工業園改造試點項目數量最多的鎮街。桂城、大瀝各負責10個試點項目,西樵、丹灶各8個,裡水、九江分別有7個、6個。

梳理現有南海區村級工業園改造提升試點項目情況可發現,不少村級工業園正以產業發展為主導方向,加快升級改造。如,桂城夏北扇面工業區擬建設成“辦公+生產”的都市型產業基地,打造環保高收益產業園區;裡水廣東新材料產業基地B區已引入一方製藥等行業龍頭企業。

“村級工業園改造沒有快捷的做法,無非就是落實,落實,再落實。”顧耀輝說,接下來,南海將加快推動重點載體平臺建設,圍繞“一環創新圈”內的重點平臺,按照“一個鎮街兩大平臺”的任務,其中“兩個平臺”分別為產業平臺、城市發展平臺,加快推進村級工業園改造。

促進城市形態提升 加快城中村內外升級

升級改造工業園,不僅是南海加速發展新興產業,在存量土地上釋放發展新空間的重要舉措,也是南海加快建設全球創客新都市,實現城市蝶變升級的關鍵一環。

“有什麼樣的環境就有什麼樣的產業。產業發展和村級工業園改造緊密相關,要‘兩條腿一起走’,節約城市發展空間。”顧耀輝說,另一方面,南海土地開發強度已超50%,未來的城市、產業發展空間就在村級工業園。

翻開南海區村級工業園改造地圖,目前,南海區共有村級工業園685個,佔地面積17.56萬畝。這些從“村村點火,戶戶冒煙”發展而來的村級工業園,為南海民營經濟的蓬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今年5月召開的全市城市治理巡查現場會暨城市形態提升動員大會上,佛山專門出臺中心城區城市形態提升專項行動方案,並明確將中心城區城市形態提升作為今年城市治理的重中之重。

根據《佛山市南海區中心城區城市形態提升專項行動方案(2018—2020年)(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專項行動方案(徵求意見稿)》,南海將重點通過對中心城區核心區域、濱水地段、道路門戶、歷史文化等四類區域的12個項目建設,打造濱水核心景觀帶、推進城市中軸建設,全面提升中心城區城市形態。

針對區域內城中村及村級工業園進行改造提升,是南海促進城市形態提升的重要方向之一。根據《專項行動方案(徵求意見稿)》,南海將通過推動嶽利沙村改造,啟動周邊地塊建設,促進千燈湖軸線的跨河向北延伸;推動夏南村、夏西村級工業園改造,改變村莊工業園低效雜亂的現狀,促進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控制一環沿線的良好景觀面貌。

通過繼續深化推進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南海將開展第二年村級工業園環保整治升級,累計完成不低於60%,即不少於411個村級工業園區環保升級,落實園區內企業分類整治;啟動3個以上特色產業園區建設,為村級工業園區改造提升樹立榜樣;以區鎮共建為抓手,深化“一鎮一中心”示範項目,以點帶面,優化園區整體環境,創造引入高端企業條件,引領園區轉變。

事實上,作為廣東省新一輪“三舊”改造綜合試點,早在2015年,南海村級工業園的改造提升工作納入南海重點工作範疇。2017年,南海村級工業園改造升級試點項目由18個增加到33個,並啟動了新一輪城市更新十大示範片區建設。在此基礎上,2018年上半年,南海將33個村級工業園改造升級試點項目擴充至60個,面積由33個的5457畝擴充至2.4萬畝。

南海將探索“混合開發”模式

助推招商引資與村級工業園改造相結合

經過多年的探索,南海村級工業園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並探索總結出5種可複製推廣的改造模式。但另一方面,南海村級工業園改造仍普遍存在提升動力不足、土地整理難度較大、環保和安全生產歷史問題較多、管理和利益關係有待理順等問題。

此次會議上,南海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國土)、南海區公有資產管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就村級工業園綜合整治工作進行專題彙報。接下來,南海將通過探索政策創新、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等方面著手,加快破解村級工業園改造難題。

設專人專職跟進項目土地整備

目前,南海60個村級工業園改造提升試點項目中,已有5個項目取得成效,6個項目進入動工建設和報建階段,22個項目正在開展土地前期整理工作,27個為今年5月份新認定的試點項目。

儘管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在推進村級工業園改造過程中,南海同樣面臨不少難題。“南海區685個村級工業園中,有206個項目的土地所有權屬於多個村集體經濟組織共有,347個村級工業園的剩餘租期均在5年以上。”南海區國土城建和水務局(國土)副局長周炎坤說,複雜的土地權屬以及租賃時間長短不一等問題,給拆遷、補償、安置等土地前期整合工作帶來較大挑戰,造成土地整理難度很大。

另一方面,村級工業園提升改造的投資週期較長、回報慢,社會資本的投資意願總體不強,招商引資困難,改造前景難以預測。

為加快破解村級工業園的改造難題,南海將加快跟進60個試點項目,繼續探索政策創新。比如,通過專人專職跟進項目土地整理、完善用地手續等工作,突出連片成片改造,探索“產業+住宅”“國有+集體”“出讓+出租”的“混合開發”機制,鼓勵和探索新的村級工業園改造模式,進一步提升示範效應,帶動全區村級工業園的改造提升。

加強土地整備則是南海助力村級工業園改造提升的另一重要方向。接下來,南海將充分利用集體土地整備,通過區、鎮兩級集體土地整備中心整合土地資源,加強控租與續租的監管,嚴格控制淘汰類產業用地的轉租和續租。

擬成立450億元城市更新基金

加大前期規劃和招商引資力度,不僅是提升產業發展質量的關鍵一環,也是推動村級工業園的重要舉措。

“多年的實踐證明,前期招商引資比較成功的項目,在改造過程中一般進展較快。”周炎坤說,比如獅山鎮興賢黃牛牯項目,改造前已引入黃岡教育集團,目前地上建築物已拆遷完畢,改造工作正逐步開展。

他建議,南海應從工業園整治階段起就統籌開展招商工作,充分發揮市場的力量,做到“產業謀劃精準、規劃合理調整、土地連片整備、前期招商帶動”四位一體同步推進,加強政企聯動,探索建立政府、村集體、社會投資方多方共贏的盈利模式。

接下來,南海將加快推動“一鎮一園”建設,按照各鎮街自身產業特點與發展需求制定相關政策,在原有村級工業園改造提升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如招商引資扶持、建設運營扶持、租金補貼和企業進駐扶持等。

南海區公有資產管理辦公室主任梁全財表示,為全面推進村級工業園改造,南海將組建項目公司,針對“大拆大建”片區進行戰略性規劃研究。同時,根據鎮街土地徵租及土地整備整理的程度,逐一落實項目公司資金需求計劃,為加快推動村級工業園改造奠定堅實基礎。

“南海區將積極促成公有資產和民間資本合作,擬成立450億元規模的城市更新和產業提升基金,加大對優質村級工業園改造項目的推動。”南海區區長顧耀輝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