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2018高考作文:關注核心素養 凸顯時代精神

高考第一天,大家最關注的當然是作文。今年江蘇卷的作文題圍繞“語言”展開。

今年江蘇卷作文所給材料是,“花解語,鳥自鳴,生活中處處有語言,不同的語言打開不同的世界,音樂、雕塑、程序、基因……莫不如此。語言豐富生活,語言演繹生命,語言傳承文明。”要求根據材料,選取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省常中多年執教高三語文的陸建生老師在分析今年的江蘇高考作文時指出,從近年來看,江蘇省作文題材料往往聚焦於一兩個核心語詞,寫作者需要圍繞核心語詞——“話題”構思行文,構建屬於考生自我主見的高地。

陸建生指出,近些年江蘇卷作文命題注重挖掘學生思維廣度,“語言”這個主題內涵深刻,命題中提供的材料本身也有內在的辯證性,如果考生能夠站在哲理思辨的角度思考命題看待問題,並且從歷史的維度從傳承與創新方面去延伸,把目光引向社會生活各個方面和領域,相信一定能寫出個性張揚,精彩紛呈的文章。

在其他自主命題省份中,上海卷關注“被需要”心態,浙江卷關注“浙江精神”,天津卷以生活中不同的“器”為材料,都體現了各地特色。

今年全國卷和北京卷則凸顯濃郁時代特徵,分別關注“世紀寶寶中國夢”“改革開放三部曲”“新時代新青年”等主題,引導考生站在新起點思考人生意義。

常州工學院教育與人文學院院長陸克寒表示,構思與表達過程中,不是簡單轉述口號理念,而是從自身實際生活乃至細節出發,這樣才會有獨到認識和發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