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 《國樂大典》專家研討會在京舉行,聚焦文化傳承新路徑

導語

5月29日,由廣東衛視、山西衛視聯合制作,康美藥業獨家冠名的大型原創中國經典音樂競演節目《國樂大典》,以“第一季節目成果分析及第二季節目創意策劃研討”為主題,在北京舉行專家研討會。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胡佔凡,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範宗釵,廣東廣播電視臺臺長蔡伏青,山西廣播電視臺臺長劉英魁等領導及嘉賓與會發言。

《国乐大典》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聚焦文化传承新路径

5月28日,《國樂大典》被總局評為2018年一季度創新創優節目。這場國樂之旅,承載著樂滿中華的美好祈願,在今年的元宵佳節盛裝起航。節目中的10支國樂樂團,在12場精彩競演中,呈現了74首經典作品,陪伴觀眾走過100多個日日夜夜。

第一季收官盛宴《國樂大典•巔峰之夜》,不僅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國樂聚首,更是一次向國樂人致敬的暖心表達。他們用國樂講述中國故事,以文化弘揚時代精神,讓中華千年的正聲雅音,響徹新時代的文化脈絡。

《国乐大典》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聚焦文化传承新路径

【盛世國樂,奏響民族文化新篇章】

《国乐大典》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聚焦文化传承新路径

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胡佔凡:文化定位獨樹一幟

當民樂“受冷落”的時候,廣東衛視和山西衛視彙集黃金資源打造這檔節目,不僅需要勇氣,更體現出一種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堅守,同時更有大視野、大格局的創新。節目中幾乎囊括了中國各民族的傳統器樂品種,融合傳統與現代的表達,用唯美和流行兼備的演繹,成功吸引觀眾。

《国乐大典》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聚焦文化传承新路径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祝燕南:餘音繞樑、歷歷在目、回味無窮

節目導向的鮮明性、特徵的時代性、題材的獨到性、內涵的豐富性、表達的鮮活性、呈現的專業性、整體的欣賞性,都達到國家級的水準,內容本身更是展現了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經典力量。

《国乐大典》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聚焦文化传承新路径

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範宗釵:以小眾民樂破題,展現文化時代風采

《國樂大典》,是內容廣博、生動活潑的民族知識大課堂,也是以濃厚的傳統文化為載體,進行開放研究的一檔原創性電視綜藝欄目。小切口、大情懷、正能量,是時代對電視節目的要求,而這檔節目就是成功的案例。難能可貴的是,在頌揚傳統文化的前提下,通過精妙的設計將形式和內容完美結合,讓節目充滿懸念感與趣味感,讓觀眾沉浸在藝術賞析中。

《国乐大典》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聚焦文化传承新路径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政策所所長、信息所所長李嵐:一次精彩的文化碰撞

從傳統文化的切口入手,通過窄眾的民樂視角以點帶面,實現星火燎原式的文化傳播,《國樂大典》做到了這一點。

《国乐大典》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聚焦文化传承新路径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中心處長馬晶:冷門也可以成為爆款

《國樂大典》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過程中,也給電視製作者帶來了文化節目形態的新啟發,冷門的文化類節目依舊是有市場、有熱度的。

【立足傳統,文化傳承煥發新生】

《国乐大典》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聚焦文化传承新路径

廣東廣播電視臺臺長蔡伏青:向經典致敬,揭開中國音樂之美

《國樂大典》是廣東衛視和山西衛視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增強“四個自信”,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具體舉措;是一場向經典致敬、揭開中國音樂之美的文化視聽盛宴,是一曲融中國當代音樂與傳統民族音樂美學的交響,也是一臺薈萃現代電視藝術和傳統文化精神的精品力作。

《国乐大典》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聚焦文化传承新路径

山西廣播電視臺臺長劉英魁:三大開創性的意義

一是開創了全國首檔運用傳統民族樂器,演奏中國經典音樂的原創競演節目;二是開創了利用大型綜藝節目,傳承和弘揚中國民樂文化的全新渠道;三是開創了兩家省級衛視共同策劃、共同製作、共同播出的大型文化節目範例。

《国乐大典》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聚焦文化传承新路径

中國傳媒大學藝術研究院電影所所長、博士生導師苗棣: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陣地

這檔節目的推出,為當下提供了一個特別好的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陣地。《國樂大典》較好地平衡了敘事元素和審美元素,古為今用,話語表現力十分新潮。

《国乐大典》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聚焦文化传承新路径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陸地:從音樂古國成為音樂強國

音樂對人的心靈能起到教化、淨化的作用,大力弘揚國樂,有助於良好社會風氣的形成。中國是音樂古國,如何成為音樂強國,有待電視人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国乐大典》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聚焦文化传承新路径

國廣市場調查(北京)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員靳智偉:節目擁有四大核心競爭力

《國樂大典》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以下四點:第一點是題材的文化根性,我們看到了音樂的和諧之美;第二點是風格的創新方向和結構的合理性,用古典情感闡釋當代人的情感結構;第三點是器樂競演的新聞屬性,讓中國民樂具備了強有力的傳播體系;第四點則是廣東衛視與山西衛視的合作之美。

《国乐大典》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聚焦文化传承新路径

著名琵琶演奏家、《國樂大典》國樂鑑賞團嘉賓方錦龍:奮戰在國樂文化“搶救”一線

我見證著這檔節目的成長,也見證著中國國樂人堅守自己的職業、堅守民族音樂的推廣,從事著國樂文化搶救性工作。

【粵晉聯手,實現雙贏的合作模式】

《国乐大典》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聚焦文化传承新路径

廣東衛視總監餘得通:堅定文化自覺,增強文化自信

《國樂大典》的意義在於對於傳統文化根系的挖掘,讓觀眾深入淺出,全方位體驗民族樂器,領會國樂精神。節目首次在電視綜藝舞臺上,以團隊競演、嘉賓評述的方式傳播國樂文化,挖掘國樂傳承人背後的故事。13期節目在全國總共有近兩億觀眾收看,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的觀眾佔比近50%,觀眾構成呈現年輕化、高學歷、高收入的特徵。

《国乐大典》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聚焦文化传承新路径

山西衛視總監陶億笑:以文化滋養心靈

節目填補了熒屏審美美學的教育缺失,用文化滋養心靈,讓國樂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国乐大典》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聚焦文化传承新路径

中央電視臺文藝中心副主任、大型節目中心副主任陳臨春:用電視語言弘揚民族精萃

民樂的現實處境很艱難,但是你們能夠堅守在這裡,通過電視語言弘揚民族文化,我對《國樂大典》這個團隊充滿了敬意,對中國音樂之美充滿了敬意。

《国乐大典》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聚焦文化传承新路径

中央電視臺總編室節目研發部主任吳克宇:創新拓展文化命題

《國樂大典》在價值引領中創新了傳播,在創新傳播中彰顯了文化自信。廣東衛視和山西衛視的南北融合,不僅體現在製作理念上,也體現在節目的文化表達中。兩大衛視的聯手,改變了中國電視市場的競爭格局。

澤傳媒CEO杜澤壯,網易新聞傳媒公關總監徐峰,嗶哩嗶哩公共事業部聞罡,蜻蜓FM內容總監郭維娜等嘉賓,先後在發言中為《國樂大典》點贊,併為即將啟動的第二季節目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国乐大典》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聚焦文化传承新路径

《國樂大典》專家研討會主持人

廣東衛視副總監何偉

擦亮品牌,文化類IP蓄勢待發】

2018年,是廣東衛視的“國樂元年”,也是“文化IP元年”。隨著《國樂大典》節目的播出,這場以“國樂熱”為代表的“傳統文化熱”也被推到了高點。今年,廣東衛視將圍繞“國樂”主題,打造“巡迴演出”、“紀錄片”、“少兒版國樂大典”、“文化周邊”等系列產品,全方位將國樂玩出新時尚,弘揚國樂經典,感受傳統文化之美。

《国乐大典》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聚焦文化传承新路径

海報:譚琳江、梁無悔

主編:蔣長安、高瞻

《国乐大典》专家研讨会在京举行,聚焦文化传承新路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