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7 筷子,傳給孩子的傳統文化

傳承了3000年的筷子,仍將在中國傳統文化繼續流傳

筷子,傳給孩子的傳統文化

中國是筷子的發源地,以筷進餐少說已有3000年曆史,是世界上以筷進食的地區。筷子看起來只是非常簡單的兩根小細棒,但它有挑、撥、夾、拌、扒等功能,且使用方便,價廉物美。筷子也是當今世界上一種獨特的餐具。筷子是亞洲的人類緩慢演化過程中的產物,並不是由某個人所發明。

筷子,傳給孩子的傳統文化

筷子是中國古人發明的進食工具,據考古資料證明,在遠古時代,中國先民已懂得用樹枝和竹枝夾取食物。

筷子古稱箸,古籍《韓非子·喻老》載:"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紂王為商代末期的君主,可見早在公元前11世紀我國已出現象牙精工製造的筷子,也就是說,我國有史記載的用筷歷史已有3000多年。此外,民間關於筷子的傳說也不少,一說姜子牙受神鳥啟示發明絲竹筷,一說妲己為討紂王歡心而發明用玉簪作筷,還有大禹治水時為節約時間以樹枝撈取熱食而發明筷子的傳說。普通筷子的長度約為22-24釐米左右。筷子有很多工藝品,在設計方面融入了更多的傳統工藝,從而也成為人們收藏的選擇,並且也很受外籍人士的喜愛。

宋、元、明、清皆統一稱"箸"

筷子,傳給孩子的傳統文化

中國烙印

什麼才是真正的中國筷子!

首先,筷子一頭圓、一頭方。圓的象徵天。方的象徵地,對應天圓地方;這是中國人對世界基本原則的理解;

其次,手持筷子時,拇指食指在上,無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間,是為天地人三才之象,這是中國人對人和世界的關係理解

陰陽理念

然後,中國人遵守太極和陰陽的理念。

太極是一,陰陽是二;

一分為二,這代表著萬事萬物都是有兩個對立面組成的;

合二為一;這陰與陽的結合,也意味著一個完美的結果;

中國人講究合二為一,比如東方文明和西方文明都從神話發源。西方後來人神分家了,做事靠科學,做人靠宗教。而中國的什麼都是合在一起的:何仙姑、鐵柺李、呂洞賓、孫悟空、豬八戒這些神仙也是人;

中國人的理想和現實、靈魂與肉體也是合二為一的;

所以,在餐廳裡呼喚服務生"拿一雙筷子吧",那肯定是中國人;如果說"拿兩根筷子吧",那一定是外國人

筷子,傳給孩子的傳統文化

標準長度

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慾,以示與動物有本質的不同。

筷子還有點穴、按摩和刮痧的作用。舊時人們走江湖,身上只要有一雙筷子,有什麼毛病都能自己搞掂即便忘了帶,隨手掰根樹枝或蘆葦,折斷了,在石頭上磨一磨,在水裡洗一洗,也能用。

適應筷子時也有很多講究,比如夾菜只能從上往下夾,叫做"騎馬夾",從下往上翻著夾叫"抬轎夾"是不允許的

筷子,傳給孩子的傳統文化

每一餐當思來之不易,粒米雖小,尤為珍貴

憫農(其一)

(唐)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