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9 失落的關山“三奇”,能見第三奇的必是大福德之人

失落的關山“三奇”,能見第三奇的必是大福德之人

失落的關山“三奇”,能見第三奇的必是大福德之人

坐落於甘肅省東南部的綿延關山,自古以來就是軍事重鎮,也是古絲綢之路西出長安,通往歐洲、非洲的必經之路。無數外交家通過關山跋涉萬里,無數鐵血男兒堅守關山保家衛國,無數詩人為關山而歌而吟。

關山又名隴山、青龍山、隴坻、隴坂、隴首,特殊的地理位置、獨特的氣候特徵、豐富的物產儲藏,關山自古以來就被譽為“寶山”。關山的自然資源中,最讓人神往的莫過於“三奇”。

失落的關山“三奇”,能見第三奇的必是大福德之人

第一奇,就是關山五色魚。在人們動物保護意識淡漠的過去,很多野生珍禽異獸往往很難逃脫成為饕餮們“腹中物”的命運,生長於關山深處華亭縣麻庵鄉(今天的華亭縣西華鎮麻庵村)龍魚川的五色魚就是其中一種。在上世紀80年代,曾經有人在麻庵水電站附近的溪水中捕獲過五色魚,體長一尺左右,身形接近紡錘形,體表灰白,有黑色斑點。如果溪水清澈,在陽光照射之下,這種魚會反射和折射太陽光,發出五彩斑斕的光芒。由於這種魚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異常,所以一旦出現就會被人肆意捕撈,現今已絕跡。據專家推測,這種五色魚極有可能是娃娃魚(大鯢,兩棲綱隱鰓鯢科鯢屬動物,因叫聲類似嬰兒啼哭而得名,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也有可能是秦嶺細鱗鮭(廣泛產於我國各地,有小紅魚、山細鱗魚、江細鱗魚、花魚、閭花魚、閭魚、金板魚、梅花魚等眾多稱謂)。

失落的關山“三奇”,能見第三奇的必是大福德之人

第二奇就是隴山鸚鵡。隴山鸚鵡是一種大約已在元明時期就絕種的珍稀動物,今天的人們只能通過各種文學作品和史料典籍中想象這種精靈樣的鳥類。據記載,隴山鸚鵡天生渾身雪白,聰明伶俐,非常擅長學人說話。一代女皇武則天就曾經豢養過一隻名叫雪衣的鸚鵡,不但能通篇背誦佛教經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還能應聲作詩,以一首求自由的七言詩打動女皇,使得放歸山林。宋真宗因為放生一群隴山鸚鵡而與這種鳥類上演了一出跨越物種的友誼故事。隴山鸚鵡終於因為過於招人喜歡而給自身招致了滅種之災,讓後人不得不發出“難道美麗也是一種罪”的感嘆。

失落的關山“三奇”,能見第三奇的必是大福德之人

第三奇,就是關山靈苗。故老相傳,在關山華亭段的蓮花臺上畤附近的懸崖之中,曾經生長著珍稀物品,那些隱藏在關山深處修行的隱士們叫這種物品為“靈苗”。據描述,靈苗狀如鼠耳,薄若蟬翼,百年才能生長一株,非常罕見,只有那些具備了大福德的人才有緣得見。在夜深人靜、暗無月光的時候,靈苗會呼應天上的星辰,在懸崖峭壁之間發出微弱的銀白色毫光,這點微弱毫光也就是人們尋找靈苗的唯一線索。若有緣遇見,則必須以竹籤從石縫裡輕輕剜出,然後迅速泡入蓮花臺附近的一眼名為“神泉”的水中。這靈苗如水即化,氣味芬芳馥郁,服食之後能延年益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