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5 王健林電商夢:飛凡六年試錯終被棄名,新網科萬達騰訊高朋三方聯手

王健林電商夢:飛凡六年試錯終被棄名,新網科萬達騰訊高朋三方聯手

時代週報記者 劉娟 發自北京

4個月前的一天,馬化騰現身海南,笑容滿面為騰訊系投資成員高朋站臺。

那條簡單、嚴肅的新聞裡,有幾個關鍵事實:高朋獲得鼎暉投資領投的A輪投資,投資方名單中萬達商管赫然在列;入股大象慧雲,高朋成為其除航信、京東之外的第三大股東;高朋和大象慧雲,都是以“電子發票”為切入口的“互聯網+財稅”領域種子選手。

4000公里開外的哈爾濱,王健林剛為萬達“經歷了風波,承受了磨難,歷史上難忘”的2017年作總結陳詞時間不久。1月20日這天過後,王健林叫停了萬達網科的全線業務,“網科集團暫不安排2018年收入計劃,要等戰略合作者確定之後,再來確定業務目標”。

騰訊、高朋如何與日後萬達網科的命運交織在一起,彼時已有了端倪。

今年5月30日,萬達網科走向終點。萬達、騰訊、高朋宣佈,三方將成立一家合資網絡科技公司,分別佔股51%、42.48%、6.52%。萬達集團向時代週報記者透露,該新公司董事長由萬達商管總裁齊界擔任,CEO由騰訊推薦的高朋CEO高峽擔任。

一個坐擁億級用戶、年營收454億美元的線上流量巨頭,和一個年客流31.9億元、年營收2273億元的線下商業巨頭,兩者碰撞在一起,會發生什麼樣的震撼效果?

走過風暴的王健林,正在編織一張消費時代的大網,騰訊、京東、蘇寧等“金字塔尖”決策者們同樣期待借萬達商管平臺,形成新的一個能量巨大的交際圈,並掌控更多的話語權。

他們要一同打造線上線下融合的中國“新消費”樣板。這也是最具想象力的商業模式,打破單一消費平臺、單一生活場景的侷限,變革新零售、新金融、新技術、新經濟,用互聯網重構商業邏輯和商業運營規則。

作為智慧商業時代的開創者,這個題材在資本市場將會價值幾何?新公司的合作細節與日程表如何設定等,時代週報記者分別採訪了萬達集團和騰訊集團官方及內部人士。

“萬騰”再度牽手

高朋和高峽,都和大騰訊系生態資源密不可分。

高朋最早是騰訊和美國團購網站鼻祖Groupon合資成立的團購公司。千團大戰後,高朋先是轉型運營擁有微信二級入口的微影(後和貓眼合併),如今成為騰訊面向電子發票行業的尖刀。高峽最早任原團購網站高朋網副總裁、微信商業化總顧問等,亦有特斯拉、萬達電商等的從業經歷。

“新公司還在註冊過程中,名字還不便對外透露。”萬達內部人士何笑(化名)告訴時代週報記者,“三方合作進入了實質階段,落地執行的細節和時間表也經過了反覆梳理,業務方向以新零售新消費為主。”

要去往新消費時代的遠方,萬達最終再度選擇與騰訊結伴而行。

2014年,在萬達商業赴港上市的前4個月,萬達、騰訊、百度一度走到了一起。這個被稱為“騰百萬”的組合簽署了戰略合作意向協議,併成立合資公司上海新飛凡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飛凡”)。彼時,三方宣告,計劃3年投資50億元,5年投資200億元,建立全球最大O2O電商公司。

這個被馬雲調侃為“湊攏班子”的組合,在兩年後無聲無息散了夥。新飛凡團隊曾發佈一份聲明,“由於綜合因素影響,三方並未實現投資性合作,新飛凡是完全由萬達出資,騰訊和百度並未實際投入任何資金”。

“這次萬達與騰訊在資源注入與管理上都與前一次不同,雙方參與感都很強。”何笑稱,“前一次,萬達持有70%股權,騰訊、百度各持15%股權,除了高聲量、高期待之外,三方並未有實質上的業務碰撞。這次騰訊和高朋合計佔股49%,不可能再打醬油,要把資源拿出來拼一拼了。”

眼前的三方,是一幅錯綜複雜的持股關係圖:今年年初,騰訊帶著一支豪華投資隊伍走向萬達秀場中央,他以100億元吃下了萬達商業(後更名為萬達商管)4.12%的股份;在去年初資產重組後,騰訊以21.07%的份額成為高朋單一最大股東;萬達商管同時也持有高朋的股份。

萬達集團透露,接下來,新公司將注入萬達網科原飛凡等部分業務,騰訊將重點投入線上流量等優質資源,而高朋則融入電子發票等業務。

知名互聯網觀察家王冠雄分析稱,萬達新網科已經蓄勢待發,線上線下兩大超級流量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未來將會探索出什麼樣的商業模式,值得關注和研究。

萬達與騰訊組成同盟,打著“新消費”模式的大旗,一方面對萬達商業中心線下場景進行全面數字化升級,打造智慧廣場、智慧門店,緊密連接商業中心、商戶和消費者,形成“超級導購”“超級店長”“超級會員”三位一體體系,提升商業中心效能和消費體驗;另一方面要積極探索新消費領域潛在的升級空間和巨大市場,共同營造新消費大生態。

萬達集團和騰訊集團都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相關進展會以公告形式披露。

“此前萬達與騰訊嘗試開發小程序,效果就很好,漲了幾千萬的用戶關注度。” 電商分析師李成東向時代週報記者表示,建立合作關係後,未來萬達廣場中的所有商鋪都可以接入微信小程序,一方面能夠拉近商家與用戶的距離,通過線上數字化營銷(比如微信卡券等)提高用戶的重複到店率,打通會員資源;另一方面也能擴展小程序的使用,擴大微信支付的商業版圖,對於雙方業務都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飛凡六年試錯

“新公司的業務細節還在磨合與確認中,但可以確定的是,飛凡字眼以後不再啟用。”萬達內部人士張睿(化名)告訴時代週報記者,新公司會用一個新名字,在原先大數據積累基礎上重新面向市場。

去地產化,是萬達航母近年一次重新起航。互聯網顛覆傳統產業,這帶給王健林意外的發現:萬達廣場天然就是一個巨大商業平臺和入口。一旦萬達打通自我生態圈中的線上線下能量,則能釋放反向顛覆互聯網巨頭的價值。

“互聯網+”並不新鮮,難點在於怎樣做成萬達風格?王健林對此早已定調:“萬達要做一個完全創新的東西,不會對標淘寶或京東等電商平臺。”

這是一段漫長的摸索、磨合歷程。據時代週報記者瞭解,2012年起,從龔義濤、董策到李進嶺,飛凡三任CEO先後離職,最長的龔義濤也只有14個月,而董策和李進領都只有1年左右。

坊間傳聞,這三任CEO的稅前年薪分別是200萬元、450萬元和800萬元。雖未得到證實,但從薪酬增長幅度和離職頻率可以看出,王健林對飛凡的重視和焦急。

王健林曾將飛凡視作萬達未來最有價值的板塊,期望他能重塑零售體驗與格局。在王健林的計劃裡,飛凡要力爭2018年實現整體贏利,2020年利潤過百億元並整體上市。

他在當時的一次內部會上強調,萬達所有的網上資源必須全部統一劃給飛凡網,資源要集中,不允許各系統單獨搞電商。

“騰百萬”宣佈瓦解後僅2個月後,萬達又成立了網科集團,其初始業務從萬達金融集團分拆獨立。拆分後,原萬達金融集團旗下的保險、投資業務歸於新萬達金融集團,而旗下的飛凡、快錢、徵信等歸於萬達網科集團,由萬達老將曲德君統領。

何笑透露,以往萬達業務分拆,週期都以年來計算,但網科的分拆動作很快,由王健林親自指派,各集團高層執行度很高。

續三位CEO後,萬達網科迎來了豪華高管團隊。這個團隊中,曾在北京銀行擔任副行長的趙瑞安任網科副總裁;曾在谷歌擔任全球副總裁的劉允任網科副總裁兼COO;曾任微軟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的楊曉松任網科副總裁兼CTO;曾任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的徐輝任網科副總裁……

“但飛凡運營陷入困境,網科一直業績墊底,內部考核始終不過關。”張睿透露,萬達內部也有過總結,飛凡早期的燒錢地推模式讓其陷入盈利困境,用戶活躍度不足,且用戶黏性不高。

成立一年多以來,萬達網科財務狀況表現不佳,收入不斷下滑。萬達年報數據顯示,網科集團2016年收入41.9億元,完成計劃的103%;2017年網科集團收入58.6億元,佔集團總收入的2.58%,僅完成年初目標收入65億元的90.1%,在萬達所有業務中排名倒數第一。

目前,網科集團已經從大連萬達集團的四大業務集團中消失,不再作為單獨的業務集團存在。

王健林對網科業務的不滿曾在2017年年會上多次表露出來,“要從實際效果出發,不玩概念,不燒大錢。我曾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給了曲德君(萬達網科集團總裁)太多的錢”。

他還反思道:“網科開發了一些有用的東西,只是這些東西有培育期,還不能馬上被資本市場接受。此外,原來方向也有偏差,老想大規模來做,如果就為萬達廣場、旅遊度假區研發,可能早就整出名堂了”。

裁員風波從去年下半年在萬達網科內部分批次展開。

“新公司目前規劃是300人編制,原萬達網科會有100多人拿到新合同。”張睿透露,老網科已經快成空殼公司。原負責人曲德君的去留也成懸念,有說法他會離職去創業,也有人說他會去網管集團。

據媒體報道,目前,老網科豪華高管團隊只剩下劉允一人,其他人均已離職。

萬達要保有主導權

如今,新合資公司成立,網科的業務與員工轉出,萬達的線下零售資源與騰訊的線上資源和新零售技術打通,萬達的新消費再一次踏上了新的征程。

“實踐證明,今後很難區分線上線下企業了,四五年之前我和馬雲還有一爭論,現在看我倆合二為一了,線上線下要融合。”王健林坦言,形勢比人強,互聯網正走向物聯網,這就是趨勢。

但是,物聯網的發展進程相對緩慢,如此投入在短期內無法得到回報。這也讓王健林有了新的認識,“這一次跟別人合作談判,使我和團隊對網科有了全新認識,他們開發了一些有用的東西,只是這些東西有培育期,還不能馬上被資本市場接受”。

之所以在核心項目上掌握主導權,王健林有自己的想法。他曾強調“自主研發”,並表示,“不管網科與誰合作,我們自己應用軟件的研發都不能停止,我們寧可每年少花點錢,把有前景的研發項目繼續做下去,研究線上線下融合應用軟件。要整合萬達商管、網科和信息中心的研究業務,成立萬達新消費研究院。”

時代週報記者從萬達內部瞭解到,萬達強調要保有線上線下融合的主導權。

“所謂線上線下融合,無非是手託兩端,一頭是流量、一頭是商戶,必須雙輪驅動,同時滿足。”王冠雄分析稱,從網科成長之路來看,萬達一直致力於線上線下的融合。改造現有模式,這對於傳統零售業者來說需要極大的勇氣和改變,但萬達一直持續探索,做了很多嘗試,可以看出萬達在新消費領域的決心。

他認為,零售業鏈條很長,因此線下數字化改造要做的事情有很多,比如打通進銷存、倉儲物流、用戶管理、流量管理、支付環節、售後服務等等,此前萬達在探索期已經做了大量艱苦的工作。

這次合作,萬達應該告別流量消耗戰,深入對線下場景的數字化改造、進一步連接商家和用戶“擄獲”數據,走向數字化、智能化的零售大生態。唯有如此,才能支撐起萬達商管“重回A股之夢”。

萬達商管在今年年初融資中對投資方有三項承諾:不能變更主營業務;2019年淨租金收益不低於人民幣190億元,否則投資方有權要求現金補償;需在2023年10月31日前完成在內地、香港或其他地區上市。

時代週報記者從證監會發行監管部獲取的最新消息顯示,截至今年5月31日,萬達商業在上交所IPO隊伍中排在第92位,證監會給出的審核狀態為“已反饋”。

就在萬騰牽手當天,標普將萬達商管從展望調整至穩定,摩根大通也認為萬達財務狀況將逐步穩定,風險逐漸降低,債信評級將回到投資級。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