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被收購——創業者無奈的最後選擇

被收購——創業者無奈的最後選擇

2018年上半年,80後美女CEO、摩拜的創始人胡瑋煒出售股權套現15個億。4月4日,暗流湧動了許久的共享單車,迎來了新的整合,美團以35%美團點評股權(11億美元)、65%的現金(16億美元),共計27億美元全資收購摩拜單車。A、B輪投資人及創始團隊,共計套現 7.5億美元現金。不久之後,一篇名為《摩拜創始人套現15億: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很快誕生,燃爆了很多人的朋友圈。但是,企業如果被收購,創始人的未來基本上只有一條路可走,那就是黯然離場。

資本逐利是天性,在資本的市場上,情懷並不值錢。那些成長起來的被收購的企業很多都是創始人一手帶大的孩子,然而在資本市場的博弈中,最終很多創始人都只能無奈的離開。

被收購——創業者無奈的最後選擇

2003年,張濤結束在美國十年的求學和工作生涯回到上海。買了網頁製作的書,自學做網頁,成立了大眾點評,並且製作完第一版的網站。2015年大眾點評和美團合併之後,張濤出局。

2004年,何小鵬和梁捷創辦了UC優視。2014年,在UC成立十週年時,阿里巴巴宣佈收購UC。UC創辦人何小鵬轉任阿里文娛集團移動事業群總裁。三年後,2017年8月,何小鵬微博發文宣佈卸任。自此,何小鵬在自己創辦的UC優視中徹底出局。

2005年李想創建汽車之家網站,2013年,汽車之家上市。2015年李想卸任汽車之家總裁,重新創業,創立車和家。2018年3月,車和家宣佈與滴滴組建合資公司。

2005年03月楊浩湧創立的趕集網網站正式上線,2015年11月,楊浩湧宣佈卸任58趕集集團CEO一職,保留集團聯席董事長職位。2015年11月25日,58同城宣佈原趕集網創始人、58趕集集團聯席CEO楊浩湧正式辭去58趕集集團聯席CEO職務。

2014年,高德退市,被阿里收購。當時的高德股票約15美元,阿里按21美元收購。阿里宣佈俞永福出任高德CEO,成從武擔任CEO特別顧問,從此淡出高管層。

被收購——創業者無奈的最後選擇

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知名企業的CEO、創始人在企業被收購之後,最終都以黯然離開來結束自己的本次創業生涯。資本是逐利的,創業者和資本有時候雙方的目的是一致的,而有時候,雙方的目的是不一致的。當雙方目的不一致的時候,由於創始人的股權被收購、話語權降低,在與資本的博弈中通常都以失敗而告終。

每一個想要把自己企業做大做強的創始人其最初的目的都不是想要讓自己的公司被收購、自己套利離場,都是想要把自己打造的更大更強。但往往有一些原因,比如資金鍊問題、超大型財團的壓力等等使得自己不得不出售自己的公司。畢竟,比起一無所有的離開,套利離場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