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談談“認慫”對人際關係起到的作用

在《奇葩大會》第二季的最後一集,四個導師都上去做了主題演講,馬東繼續打他的廣告,蔡康永繼續他的雞湯,高曉松高屋建瓴的講了“看到自我”以及“行萬里路要比讀萬卷書重要”。

以上的三位導師所講的東西,並沒有驚豔到我,唯有趙又廷演講的主題,使我醍醐灌頂,瞬間get了一個深有同感的人際關係交往小技巧。

這個小技巧是什麼呢?

認慫!

談談“認慫”對人際關係起到的作用

1

在稱呼《奇葩大會》的其它三個導師時,趙又廷用了“老怪物”三個字。

談談“認慫”對人際關係起到的作用

這個話說的很高明,既承認了三個導師的牛逼,又把話講有趣了,同時還帶動了現場的氣氛。

趙又廷十分清楚自己的能力圈,所以在面對說話上比自己牛很多的三個“老怪物”時,他用到的技巧就是“認慫”。

這個“認慫”聽上去簡單,做起來可就難了。

趙又廷舉了一些比較細的例子:

當高曉松聊起幾百年前的詩詞,蔡康永講起你聽都沒聽過的小說家的時候,你聽不懂啊,怎麼辦,做到一件事:

點頭微笑。

談談“認慫”對人際關係起到的作用

這個點頭微笑不簡單,頭要緩慢的點,不能太快,太快他們會誤以為你想要發言。

還有一個比較雞賊的方法,就是當高曉松看向你的時候,你要點頭微笑的看向他,然後表示很享受的樣子(即便完全不知道他在講些什麼)。

談談“認慫”對人際關係起到的作用

不能看太久,看太久會讓他認為你有觀點,然後就要cue你,所以點頭微笑,和高曉松目光相接一段時間,再看向遠方。

用你睿智的目光來讓大家誤以為你高深莫測。

厲害了啊,來自演員飽含智慧的高級方法論。

其實,趙又廷用“認慫”的方法主要就做了一件事情,叫做“藏拙”。

因為趙又廷學識上和其他三位有差距,為了既讓自己顯得不那麼沒有內涵,又讓其他三位“老怪物”覺得與他相處很舒服,於是他就用“藏拙”的技巧來與人相處。

2

以上是“認慫”的一層含義,就是“藏拙”,在自己的能力圈內做到自己能做的事,不與別人拼他們極其擅長的東西。

“認慫”第二層含義,是我自己平常體會很深的,叫做“不爭”。

和人因某一個話題的對錯爭執不下一般分以下這幾種情況:

1、明顯你是對的,然後你寸步不讓的說的對方啞口無言。(不信我翻找出證據給你看)

2、明顯你是對的,對方強詞奪理了,最後你只能說,“你要這麼說我也沒辦法。”

3、明顯你是錯的,你讓對方給說的啞口無言。

4、明顯你是錯的,你強詞奪理了,最後對方只能說,“你要這麼說我也沒辦法。”

以上的四種情況,不管發生哪一種,都會讓雙方關係變得僵硬。

“不爭”也是需要小技巧的,譬如發現自己的觀點不對了能夠放下架子,大方的說:“哎呀,是我說錯了。”

這時候對方也不會看不起你,反而覺得你是個知錯能改的好孩子,值得尊重。

倘若你是對的,對方明顯說錯了。

這種情況常出現在和父母聊天的時候,這時候更加不能爭辯了,如果你遇到一個像我爸爸那樣的人,他會摔碗的。

我和他因一個話題爭辯了幾回合(顯然是我對),我剛要拿出證據來給他看,他受不了了,就罵我“不孝”。

他面紅耳赤的樣子特別嚇人,我怕他會當場掛掉,就不敢說話了。

現在我學乖了,快要爭起來的時候,我會說:“嗯嗯,是我說錯了,我想,你說的對。”

說這句話時,不能是不耐煩的、敷衍的樣子,得是一臉真摯,彷彿真的是他說的對。

興許你要吐槽我這樣做人真是圓滑。

可是啊,我覺得要是你把理給說贏了卻失去了朋友、家人,那還不如讓一讓,認個慫。

孤獨過的人,都會明白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真心要比一時的爽來的重要。

3

“認慫”的第三層含義,是“閉嘴”。

在職場上,亦或是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槓精”。

“槓精”是網絡用語,度娘是這樣解釋它的:

指抬槓成癮的一類人群,你說太陽是熱的他會說太陽也有幾天是涼的。

有的時候你說出來的話實在是沒什麼可挑剔的,於是他首先會說:“不對。”

然後換一種句式把你的話再一模一樣的重複一遍。

這類人其實很可憐,沒有存在感,沒有優越感,只能通過劣質的抬槓來尋找存在感,展現出自己的優越感。

這類人和他們做朋友自然無趣,但是在職場上難免會遇到。

譬如我工作時就遇到一隻“槓精”。

我不鹹不淡的說一句話,讓它飄在空中自行消散,有時是自言自語的,有時是對旁人說的。

我壓根沒想理那隻“槓精”,但是“槓精”特別愛理我。

我說的每一句話,他都會為你加上後一句否定的話,有時是嘲笑的話。

這種人真心討人厭,可是沒辦法,人家是大我一輪的前輩,得尊重。

我要是直接懟回去,就顯得我沒大沒小,不懂禮貌。

於是,他每次懟我我都用力把自己高級的反諷天賦給按壓下去,只用沉默來應對。

我拋出去的話,他都接著,他的話,卻無人來接,倒顯得孤單落寞。

於是,似乎是我獲勝了。

還有一種情況,是遇到老闆找你背鍋,拿你當出氣筒。

作為股票操盤手,現在我活的更像是下單員。

按照老闆的模式買入符合要求的股票,有時會踩到雷。

一旦踩到雷,他就罵:“喬克兒,你的模式讓我虧了多少錢?!”

其實我心裡直接回懟道:“這是你的模式!”

但是我求生欲比較強,沒說出來。

雖然常當背鍋俠,但只要明白老闆是脾氣發過之後立馬笑嘻嘻的人(他不開心時叫我“喬克!”開心了就叫我“克兒~”),就可以坦然面對各種委屈了。

所以,這是在職場上的“認慫”,用來“自保”。

當然了,前提是你想在這家公司混下去,如果不想做了,就找個機會懟一懟老闆然後再辭職,特別瀟灑。

最後總結一下,我認為“認慫”真心是一個特別好用的技能,它不是“認輸”,它是一種對自我的清晰認知,是看穿一切之後的大度,是在人間過溫暖日子的大招。

如果你覺得我說的有道理,記得把這個大招用起來。

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