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2 中國簽下新“廣場協議”?這局棋,中國不是日本

中國簽下新“廣場協議”?這局棋,中國不是日本

一、往事

覆盤

3月23日,特朗普簽署對華貿易備忘錄。自此中美貿易戰劍拔弩張。幾乎是前後腳,人民幣開始新一輪上漲,最高時升破6.25關口,創“8·11”匯改以來新高。

中國簽下新“廣場協議”?這局棋,中國不是日本

人名幣走勢

這場世界矚目的貿易衝突裡,不禁讓人浮想聯翩:

大國衝突,老牌資本帝國耍的詭計?

港幣貶值,人民幣升值,資本外逃?

全球冷戰前夜,你懂得。

甚至,把幾件事聯想起來,加息、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貿易戰、金融戰、國內高房價,有人直接會告訴你:

這是《廣場協議》中國版。沒錯,就是搞垮日本,讓日元升值最終房價崩盤的那個。中國中計了,離崩盤不遠了。

稍微樂觀點的會說:

貿易戰只是手段,最終都是為了談判。6月前不會對華徵稅。說不定下個月就談攏了,虛驚一場。

有時候真覺得挺好笑的,人民幣這件事,前年貶值大跌,就說國運到頭被資本拋棄要完蛋。今年剛有點上漲,就又變成中計了,中國已簽下《廣場協議》。前年跑去換美元避險的,今年終於迎來了組織送溫暖(口頭上的)。

的確,中國和當時的日本各方面都非常相似:

強大的製造業、強大的對外貿易;

空前高漲的民族自信心;

高房價、高資產價格;

美國財政出現危機;

那一次,日本敗了。所以這一次,中國也要輸。對麼?

中國簽下新“廣場協議”?這局棋,中國不是日本

二、升值並不可怕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想先問您一個問題:“老王身高170cm,體重160斤,查出高血壓高血脂最終 game over 了。那麼,老李胖到160斤時,會不會也掛掉?”

答案很明顯,不一定,甚至不會。因為萬一老李身高1米9呢?這就是分析問題的關鍵:事物的相關性和因果性。160斤只是得病掛掉的相關指標,並不是決定指標。

同樣的,只要有大國博弈,必然伴隨著匯率漲跌,這是由綜合國力/貨幣購買力決定的。但匯率的升值,並不決定一國的衰落。

有些陰謀論說是《廣場協議》、日元升值造成了日本一蹶不振,就是犯了相關性而非因果性錯誤。稍微認真研究一下,當時籤合約的不只日本。升值的也不只日元,那一次還有聯邦德國、法國、瑞士、英國。我們看看《廣場協議》前後(1985.1-1987.12),各主要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變化:

美元/日元:

255 → 121(貶52.5%);

美元/馬克:3.16 → 1.57(貶50.3%);

美元/瑞郎:2.68 → 1.27(貶52.6%);

美元/英鎊:0.885 → 0.530(貶40.1%);

看到沒?升值的不僅是日元,最厲害的也不是日元。升值並不是日本悲劇的主因。更多還是自身決策問題:

1、二戰後崛起的日本想要更多市場。東亞、東南亞。(其崛起和美國技術扶持有關)。

2、對外經濟擴張,卻缺乏資金在海外建廠;

3、日政府判斷,日元升值不會動搖日本經濟的命脈;

於是,日本打起了一箭三雕的小算盤。即取悅美國,可以得到更多技術,又升值可以去海外擴張,籤《廣場協議》時沾沾自喜。

4、升值帶來了短暫的經濟回調,日本為防止金融通縮,主動調低了本國利率。這才是悲劇的開始。

5、低利率之後,遊資開啟了買買買模式。國內買房產、股市,海外買房產買影視公司;

6、海灣戰爭開戰,石油價格暴漲。製造企業成本急劇抬升,為彌補現金漏洞,曾經的投資品(房產)終被拋售。

能明白點了麼?日本是匯率先升值,自己卻搞了低利率,然後房價又加速瘋長,這和目前中國的高房價匯率關係,有著完全相反的背景。

日本吃虧的根本原因是:政府本應在1987年或1988年,更早地採取貨幣緊縮政策和限制貸款與估值比率等有力的監管措施。卻因初期的盲目自信和後期的猶猶豫豫,錯失了良機。

中國簽下新“廣場協議”?這局棋,中國不是日本

三、學習德國模式

到這,可能有人就會不耐煩了,中國就不會犯上面的錯誤麼?憑啥說中國就不會走日本老路。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有必要再做一個研究。就是當時簽署協議的日本和德國。幾乎有著相同的經濟預期,同樣渴望本幣升值,同樣有著強大的製造業,有著同樣的民族特性,我們看看德國是怎麼做的吧。和日本完全相反:

1、德國人沒過度膨脹,一直把經濟發展視為根基,不斷升級製造業,不放棄對外貿易;

2、股市和樓市德國也沒出現泡沫,特別是樓市,德國一直嚴厲打擊炒樓;

3、德國的房屋供給也很多,一直壓縮著房價上漲空間;

4、貨幣政策調整及時,靈活的匯率浮動機制,具有獨立性;

5、兩德統一,市場供需再平衡;

中國簽下新“廣場協議”?這局棋,中國不是日本

所以那次大危機,德國一直是個旁觀者,逃過一劫。貨幣升值帶來的財富,德國用於升級製造業、增加產品附加值,日本卻用於買買買投機資產。

一句話, 經濟增長的質量,才是決定兩者結局本質。看到這,結合著上一部分,不知您有沒有熟悉的感覺?對照著中國:

1、及時打擊炒房,進行住房制度改革;(學德國)

2、人民幣升值,遊資海外併購只准買製造業,買樓、買影視公司不行;(學德國,吸取日本經驗)

3、貨幣政策收緊、取消低利率、限制貸款;(吸取日本經驗)

4、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學德國)

5、針對石油,推出原油期貨,提供價格對沖工具;(吸取日本教訓)

6、國內供給側、國外一帶一路、供需再平衡;(學德國)

7、積極升級製造業,強調“脫虛向實”(學德國)

能夠明顯發現,隨著國力的上升,人民幣最終升值是壓不住的。但為了防止類似日本的悲劇,中國不僅在做,而且做得很細、很提前。在這裡還沒提中日的經濟結構差異。

身高1米7的老王胖到160就是個坎兒,對身高1米9的老李來說,可能就是個正常體重。更可怕的是,這老李還特別在意得病,早就開始鍛鍊身體了。

對於這次貿易戰、甚至是《廣場協議》中國版,對經濟有沒有影響?肯定有,但有沒有必要擔心?理性的講,完全沒有必要。因為中國已經做好了準備。

網上的部分言論,聽聽就好,請您千萬別當真。因為對於他們來講,研究事實真相是什麼早已不重要,貿易戰、人民幣升值都將是載體,結論一定逃不出中國要完。下一次,可能鹿晗分手、10後愛玩抖音,也能跟你扯到這個民族危亡。

在APP《破竹》,本人的專欄《投資三萬問》中,曾談到金融危機:“國家也是風險與機遇並存,如果對風險你沒有能力理性分析,最好的概率是選擇樂觀”

你我皆凡人,如螻蟻般渺小,命運幾乎是和國家綁定的。妄圖判斷國運走勢,剛好踩著節奏出去避險?在這方面投機,恕我直言,大部分人肯定是要為錯誤買單的。

就算退一萬步這次危機真的來了,中國難逃一劫怎麼辦?我只想問你,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對你有多少影響?

你身邊的富人還是富人,屌絲還是屌絲,如此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