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2 清遠圍繞五大機制 推進“縣管校聘”改革

<table> 清遠圍繞五大機制 推進“縣管校聘”改革

縣域內教師流動剛性約束機制已在清遠建立。梁素雅 攝

/<table>

曾經很長一段時間,清遠農村教師隊伍存在數量不足、年齡老化、學科結構失衡等問題,其根源在於編制標準不太合理。筆者從清遠市政府對廣東省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關於適當增加農村邊遠地區教職工編制的建議》會辦意見獲悉,下一步清遠將重點圍繞“五大機制”,全面推進“縣管校聘”管理改革。

一是建立教師編制核定機制,實行“縣管編制總量、學校按崗配備”;二是建立教師崗位管理機制,實行“縣管崗位結構、學校按崗定員”;三是建立教師崗位聘用機制,實行“縣管人員身份、學校合理聘用”;四是建立教師交流輪崗機制,實行“縣管全局統籌、學校擇優選派”;五是建立教師補充機制,實行“縣管統一招聘、學校按崗聘用”。按照清遠市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辦法,建立聘用優秀人才到鄉村學校任教的“綠色通道”。

●南方日報記者 魏金鋒

縣域內教師流動

剛性約束機制已建立

近年來,清遠嚴格按照《廣東省中小學教職員編制標準實施辦法》《廣東省幼兒園編制標準(試行)》核定教職員編制,同時創新機制,逐年解決隊伍老齡化和結構性學科教師緊缺問題,對患有重大疾病不能堅持正常教學的教師,按規定通過辦理病退和教師自然減員等途徑,空出編制用於補充教師。在總體超編情況下,採取“退三進一”的方式,逐年補充年輕教師和緊缺學科教師。

2017年,清遠共公開招聘了558名教師,以應屆高校畢業生為主,其中267人分配到農村學校任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農村中小學教師年齡老化的困境。其中,農村薄弱學科和緊缺學科教師,如計算機、音樂、美術、體育等學科教師,聘用人數為223人,佔新聘用教師總數比為39.96%,以此優化學科結構,滿足教學需求。

同時,清遠堅持改革聘用管理制度,建立教師流動機制。大力推行校長“去行政化”、教師“系統人”等多項改革,加大教師交流輪崗。縣域內教師流動剛性約束機制已建立健全,城鄉緊缺教師配置趨向均衡。據統計,按粵教師〔2015〕1號文件符合交流教師人數為8138人,實際交流人數為3069人,佔比36.6%。通過“三區(邊疆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貧困地區)支教”等途徑,加強了縣域之間、校際之間、貧困地區與珠三角地區之間的教師交流與輪崗。

縣管編制總量

學校按崗配備

為深入貫徹落實《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的改革意見》精神,進一步優化義務教育教師資源配置,全面實行義務教育教師“縣管校聘”,徹底解決清遠教職員編制緊缺問題,尤其是解決農村邊遠地區教職工編制問題。2018年3月底,清遠市教育局與市編辦組成調研組赴河南省濮陽市、新鄉市專項調研中小學校編制管理問題。

為精準摸透清遠中、小學校教師編制的情況,4月9日至12日,調研組赴連山縣、連南縣等地區開展專項調研,積極收集邊遠地區教職員缺編存在的主要問題。同時,為確保改革任務於2018年6月順利完成,市教育局起草了《清遠市推進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工作方案》報市政府。

會辦意見指出,下一步將重點圍繞“五大機制”,全面推進“縣管校聘”管理改革。建立教師編制核定機制,實行“縣管編制總量,學校按崗配備”。按照“總量控制、統籌城鄉、結構調整、有增有減”的原則,建立教職工編制縣級“總量控制、動態管理”機制。由教育部門統籌使用,因校制宜,合理調劑。打開制約教師流動的關鍵閘口,提高編制使用效益。

全面落實編制內

教職員聘用管理

會辦意見指出,建立教師崗位管理機制,實行“縣管崗位結構,學校按崗定員”。結合全省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要求,合理確定崗位等級分佈,核定崗位總量。市教育局按照學校辦學規模、教職工編制、師資結構和崗位標準,將崗位具體分配到各學校,並根據教師交流輪崗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崗位數量。破解教師交流輪崗時崗位變動的壁壘,拓展了教師專業發展空間。

建立教師崗位聘用機制,實行“縣管人員身份、學校合理聘用”。全面落實編制內教職員聘用合同管理,認真簽訂和嚴格履行聘用合同。學校重新修訂崗位競聘方案和崗位說明書,細化各級崗位的聘用條件和要求,嚴格績效考核過程,並將考核結果作為崗位調整、績效工資分配、職稱評聘和續訂聘用合同等依據,對不能完成所在崗位工作任務的人員進行轉崗或低聘,逐步建立能上能下、能進能出的競爭性用人機制。

進一步擴大中、小學校辦學自主權,教育部門與學校理清管理權限清單,將學校人事權、幹部選聘權、經費使用權、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權、特色課程開設權等適當下放給學校。

縣管統一招聘

學校按崗聘用

會辦意見指出,建立教師交流輪崗機制,實行“縣管全局統籌、學校擇優選派”。按照清遠市縣域內義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的實施方案,教育部門負責統籌交流對象、制定具體方案,採取多種交流輪崗形式,逐步達到學校之間專任教師高一層次學歷比例、中高級職稱教師比例和骨幹教師比例大致相當,實現縣域內教師資源的均衡配置。學校認真執行教育部門在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工作上的整體安排,按照相關要求擇優選派。交流任教經歷納入教師職稱評聘、評先評優的考核範疇。

建立教師補充機制,實行“縣管統一招聘、學校按崗聘用”。學校根據崗位設置和教學實際申報教師需求數。教育部門按照教師編制及師資結構等情況,在區域內進行合理調配。並根據教師編制和實際需求,按照公開招聘有關規定進行公開招聘。實施高層次人才引進工程,對高層次專業人才,在核準的編制使用計劃內,可採取直接考核的方式招聘。按照清遠市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實施辦法,建立完善聘用優秀人才到鄉村學校任教的“綠色通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