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7 新任質量經理的任職報告,企業內部質量管理工作改善方向

產品質量措施在品質部的落實方案

產品質量是公司所有部門工作質量的結果,是公司管理水平的體現,每個環節、每個部門的工作運營質量好壞均能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故以產品質量是全過程、全員參與保證的事情。品質部從工作的流程來看有:進料檢驗過程;過程檢驗過程;最終檢驗過程。

從質量保證的職能要素來看有:質量預防(策劃)、質量控制、質量改進。

品質部落實質量措施的第一關在於IQC的進料檢驗過程。在IQC階段有如下幾個關鍵因素:

1、如何提高IQC的檢驗水平;

2、如何讓供應商進行質量改進;

3、如何使供應商的檢驗水平/標準與公司同步(一致);

4、如何提高供應商的生產、質量管理水平(此項工程較大、較難是目前公司的弱項)。

在提高IQC檢驗水平方面:

①進一步完善材料檢驗指導書,要求做到每類材料(同一類型)均有指導書,指導書要求通俗易懂,可操性強。②進一步貫徹“品質始於教育,終於教育”的思想,把技能培訓重視、加強。

③建立IQC巡拉制度,讓IQC瞭解材料在生產線的狀況,避免脫離“現實”的局面。

在供應商質量改進方面

①建立“材料不合格事例檔”,既提醒IQC下次檢驗時注意,也作為供應商考評的依據。

②材料異常以書面形式反饋給供應商並要求措施改進,必要時到供應商處驗證。

③定期彙總各類產品材料的異常狀況,既提醒供應商也提醒IQC。

在與供應商標準同步方面

①外觀標準以籤樣的方式進行明確。

②電子器件以承認書的方式進行明確,IQC檢驗標準保持與承認書同步。

③必要時向供應商提供我司的檢驗規程或到供應商現場確認同一標準。

在供應商外輔方面,目前是IQC的弱項,品質部應加強IQC的技術力量,實施品質培訓,進一步提升IQC的能力。IQC在質量改進方面,要求當材料已發生變更或新提出有品質要求時,檢驗文件應及時作相應變更並同步知會供應商留意。

過程檢驗是生產工藝,製造過程把關的重要環節,把關的嚴密程度對成品的質量保證起到直接的作用。在QC階段有如下幾個關鍵因素:

1、如何讓QC瞭解產品的質量特性;

2、如何讓客戶要求,技術/工藝變更資訊落實到QC的檢驗中;

3、如何讓QC提升產品質量鑑別的能力。

目前公司自動化檢測的設備相當少,主要靠人的感觀、經驗在判別質量的好壞,故以怎樣提升QC的鑑別能力及提高對產品的熟悉程度成為QC管理的重點工作,在此方面措施有:

1、要穩定檢驗隊伍,俗話說“熟能生巧”就是這個道理;

2、把每個檢驗崗位的產品特性,注意事項,檢測要點明確,讓QC清楚檢驗的要求;

3、做好上崗前及新品上線前的培訓工作;

4、新員工上崗落實“師傅帶徒弟”的教導責任;

5、定期召開QC拉組成員交流會議,對產品質量、檢驗方法進行交流分享;

6、落實QC差錯考核制度。

在QC及時獲得資訊方面:

1、當有技術變更或客訴涉及需更改檢測方法時,由QE及時對檢驗指導書進行作相應修訂;

2、客訴分析會議後,涉及QC檢測需改善的部分,由QC拉長根據會議的決定落實改進QC部份的問題,並跟蹤驗證製程中需落實的相關措施;

3、QC拉長參加產品“生產樣機”確認,並逐一核對“生產要求”中的要求細節。

QA是產品出廠前的最後一道把關,QA抽樣的分佈合理性直接影響抽樣風險的大小,為把好最後一道關,有如下幾個工作需落實:

1、做好“生產樣機”“首件確認”工作,預防批量性不合格。

2、製程巡查控制,早發現問題早處理。

3、嚴格落實“QA作業規則”分散抽樣,降低風險。

4、落實客訴、工藝、技術變更措施的跟蹤、驗證工作。

5、跟進新品試驗的相關不合格項,重點落實措施跟蹤、驗證。

6、顧客驗貨問題,及時反饋到相關聯部門並跟進措施的落實與驗證。

在目前的QA工作中,在最終檢驗上花的精力較大,在措施追蹤與驗證方面做得不足,常有問題有反饋欠驗證的現象。目前正在完善客訴措施追蹤、驗證的措施(把客訴措施記錄,工程變更按機型分類,利於QA查找與確認)。QE在質量預防的功能主要體現在新品評估,試驗問題點提出、跟進、驗證及檢驗標準,規範的制訂及及時改進上,下一步將加強QE對製程品質數據的分析及相應措施改進上,讓QE在“預防”的功能上發揮更好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