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金融投資:如何用簡單戰勝複雜?

在我們大多數人的印象裡,一樣產品的功能越複雜,那麼就說明它越高級,消費者也越可能為它的高價買單。

舉例來說,現在有一些高級手錶,除了能告訴我們準確的時間以外,還有藍牙,GPS衛星電波接收,電子加太陽能驅動,防水防震,測量高度,氣壓,方位等各種功能。把這麼多複雜的功能全都濃縮在一塊小小的手錶裡,對設計、工藝和製造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因此這樣的手錶,定價比普通的石英錶更貴,讓很多消費者覺得理所當然。

這個邏輯規律,在汽車製造,電子消費,以及各種服務業中都普遍存在。那就是:複雜的比簡單的更難,更好,更貴。

但是在金融投資領域,這個規律卻不一定管用。也就是說,更加複雜的投資方法,未必能獲得更好的投資回報。

為什麼這麼說呢?讓我們先來看一組最新的數據。該數據(NACUBO-TIAA Study of Endowments,2019)統計的是美國不同規模的基金會在過去3年、5年和10年的投資回報(截至2019年6月底)。基金會是最重要的機構投資者之一,一般來說管理的資金量比較大,投資維度比較長,有實力聘請職業的投資經理為其管理數億美金的基金規模。像一些有名的大學,比如耶魯大學,哈佛大學等,都擁有專業的團隊管理其基金會。

統計顯示,資金管理規模在10億美元以上的基金會,其過去3年、5年和10年的年投資回報分別為:9.6%、6.1%和9%。管理規模在5億到10億美元之間的基金會,在同期的年回報分別為:8.9%、5.1%和8.5%。其他那些資金規模更小的基金會,投資回報比大規模的基金會更差一些,在此不再贅述。

這樣的回報,算好還是不好呢?得看和誰比。比如我們設計一個這樣的基準:70%的股票(用標普500指數ETF來衡量)和30%的債券(用債券ETF,BND來衡量)。這樣的投資組合,在過去3年、5年和10年的年投資回報,分別為:9.1%、5.8%和9.3%。

也就是說,那些基金會的投資回報,還不如簡簡單單,買兩個指數ETF組合起來的投資回報更好。

作為專業的投資機構,基金會採用的投資策略,是高度複雜的。比如同樣的統計顯示,管理規模在10億美元以上的基金會,其資產配置的比例大致如下(基於2019年6月底):美國股票11.2%、美國以外股票20.1%、其他股權43.2%、固定收益10.1%、實體資產13.5%、其他0.8%。這裡的其他股權,包括私募股權、風險投資和對沖基金,而實體資產則包括房地產、防通脹債券、大宗商品等。

所以你可以看到,像基金會這樣的機構投資者,其投資範圍是非常廣泛的,幾乎囊括各種流動性好的,和流動性不好的資產類別,其中也包括了不少我們普通個人投資者很難接觸到的投資標的,比如私募股權和對沖基金等。

為了管理如此複雜的一套投資策略,基金會不得不花重金搭建投研團隊,或者付出不菲的代價購買數據庫和諮詢服務。舉例來說,耶魯大學基金會前主席查爾斯·艾利斯在近期發表的一篇專題文章(Ellis, 2020)中提到:

耶魯大學基金會的投資委員會成員,專門由耶魯大學校長、基金會CIO大衛·斯文森和基金會主席精心挑選,旨在確保每一位成員都能夠提供貢獻。每季度召開一次的投委會,所有的成員必須到場,每人在開會前至少要花10小時以上仔細閱讀提前準備好的材料。所有的投委會成員,在進入投委會之前都有很長的觀察期,很可能和投委會領導認識十多年,才可能循序漸進,慢慢加入投委會。

簡而言之,要想成為耶魯大學投委會成員,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他需要在金融投資行業多年的積累,其專業能力被投委會領導認可,才可能被考慮邀請加入投委會。投委會成員看那些準備好的材料,都要10小時以上,可以想象準備那些材料,需要花多少時間和精力。沒有一個專業高效的團隊,是不可能做到的。

在美國所有的基金會中,耶魯大學基金會的投資業績,是數一數二的。其投資模式,被簡稱為“耶魯模式”,被全世界各大其他機構紛紛效仿。從這些細節,我們不難看出,任何一位個人投資者,或者一家公司,想要模仿耶魯模式,幾乎是不可能的。像耶魯基金會擁有的資金實力,多年積累的行業人脈,能夠獲取的專家資源等,都是其他個人或者公司投資者根本不可能得到的優勢,這也大大增加了任何人想要複製“耶魯模式”成功的難度。

但上面的分析同時顯示,我們不需要搞那麼複雜,也可以獲得差不多,甚至更好的投資回報。對於任何一個個人投資者來說,購買並長期持有兩個低成本的ETF,並不是什麼難事。這樣一個簡單的投資策略,就可以匹敵那些資金管理規模在10億美元以上的基金會的投資回報,對於廣大個人散戶來說,絕對是不能錯過的“免費的午餐”。

當然,上文中的基金會回報,是所有管理規模在10億美元以上的基金會的平均回報,包括了像耶魯大學基金會這樣的明星機構,也包括了其他一些業績更差的機構。但對於任何一個個人投資者來說,哪怕是獲得這些大型機構的平均回報,也是非常不錯的業績。畢竟,沒有一個個人投資者可以像其中任何一家機構那樣,招募職業基金經理和分析師,購買各種數據庫,僱傭諮詢公司,投資各種複雜的金融工具。

著名的投資傳奇巴菲特,早就參透了其中的奧秘。在2016年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信中,巴菲特寫道:

有錢人,養老基金和大學基金總是覺得他們配得上那些“高檔”的金融服務。但最後的結果就像那句諺語所說:當一個有錢人遇上一個專業人士後,錢和經驗換了個位。專業人士有了錢,而有錢人則學到了教訓。

巴菲特的意思,是“越複雜越好”的規律,在金融投資中不管用。普通個人投資者,只要方法得當,通過購買並持有幾個低成本的ETF,就能夠獲得和那些專業金融機構相似,甚至更好的投資回報。巴菲特對於自己家族信託的投資建議是:購買並長期持有90%的標普500指數ETF,和10%的美國國債。就這麼簡單。

在金融市場中,每當你買入一隻股票,必定有另一方向你賣出那隻股票,反之亦然。就是說,所有的金融交易,都是人和人之間進行的零和博弈。不同的地方僅在於有些人是像你我這樣的散戶個人投資者,而其他一些人則可能是專業的從業人員,有一定信息優勢的內部人士,或者甚至是機器。如果我們想在專業度,複雜度和信息量上面去和那些專業的機構競爭,這無疑是一條不歸路:不管你怎麼努力,都不可能和像耶魯大學基金會那樣的專業機構匹敵。

但是在金融市場中,我們不一定非要通過更復雜的手段,才能獲得更好的回報。有時候,簡單反而更有效。聰明的投資者,善於分析自己的優缺點,並在實踐操作中儘量揚長避短,用簡單戰勝複雜,這才是更智慧的生存之道。

為了幫助大家回答各種理財問題,我推出了新課:學了就能用的小白理財課。這門課適合年輕的上班族和對金融一知半解的投資小白。課程的涵蓋內容包括:銀行理財、保險、股票、基金、房產等和我們平時息息相關的各種理財工具。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NACUBO-TIAA Study of Endowments,2019

Charles Ellis, The (Easily Misunderstood) Yale Model,Feb 1 2020

Warren Buffet, Berkshire Hathaway Annual Letter, 2016

伍治堅,不求最好,但求最貴,2017

伍治堅,識破海外投資忽悠術,201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