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與 Nervos 合作的火幣公鏈,究竟有哪些與眾不同之處?

剛剛上線測試網的火幣公鏈有何亮點?我們來管窺一二。

區塊鏈到底有哪些大規模應用場景?多年探索之後,答案仍未揭曉。悲觀者甚至認為,若 2020 年區塊鏈還沒有找到真正的大規模應用場景,這項技術將岌岌可危。而區塊鏈的價值,比如去中心化、開放、透明等等,顯然已經得到金融業的肯定。從銀行、互聯網平臺到各國央行,傳統金融巨頭不斷嘗試將實際業務場景承載於區塊鏈系統之上。不過,到目前為止,仍然鮮有成熟可靠的項目可以持久穩定運行。

去中心化金融或者傳統金融,都迫切需要一套完備的區塊鏈基礎設施。

金融和區塊鏈的最佳交叉點,無疑是加密資產交易所。所以,交易所巨頭一旦進軍公鏈,往往會引起業界關注。幣安鏈的主網已經升級三次,今年二月份 OKChain 測試網也正式上線,而作為三大交易所之一的火幣,從 2018 年宣佈進軍公鏈以來,幾經輾轉,又推倒重來,在 2019 年 6 月宣佈和 Nervos 基金會合作開發火幣公鏈,並於 2020 年 2 月 29 日宣佈上線其測試網。已揭開面紗的火幣公鏈,讓人們可以管窺火幣領航人李林思考的未來模樣。火幣公鏈的成敗,甚至可以說是決定火幣在未來能否繼續穩坐寶座的關鍵。

Nervos 的技術支持與火幣公鏈的擴容思路

Nervos 團隊作為業內頭部的技術團隊,於 2018 年獲得紅杉資本中國基金、萬向、策源創投等知名機構的 2800 萬美元融資,2019 年 11 月份主網上線的 Nervos CKB 在國內掀起 Layer 1 For Layer 2、價值捕獲、RISC-V 虛擬機等一系列熱潮,被 Polychain 的創始人 Olaf Carlson Wee 認為是「最強大的亞洲區塊鏈項目之一」。

與 Nervos 合作的火幣公鏈,究竟有哪些與眾不同之處?

火幣公鏈的設計也和 Nervos CKB 的創新之處異曲同工。Nervos CKB 的諸多創新設計,團隊成員學術論文的發表以及傑出的工程實力全社區有目共睹,讓我們看到這個團隊在學術創新和工程實踐兩個方面的實力。主導開發的火幣公鏈也不例外,目前項目已經嚴格按照路線圖的規劃已經走到測試網階段。在這樣一個技術團隊的協同下,作為一條為傳統金融企業與普通用戶提供提供機構級鏈上服務的金融公鏈,火幣公鏈有何與眾不同呢?

衡量一條公鏈最基本的標準之一就是性能。在共識算法設計上,火幣公鏈採用 Nervos 團隊自主研發設計的 Overlord 共識算法,將交易排序和狀態共識解耦,實現並行,再引入聚合簽名降低消息複雜度,相比於 PBFT、Tendermint 和 Libra 的 Hotstuff 等 BFT 類共識算法,效率有跨越性的提升。並且 Overlord 是確定性共識,交易上鍊即無法迴歸,適用於對確定性要求高的金融場景。

另一方面,編程語言也是影響性能的關鍵因素,火幣公鏈和 Nervos CKB 均採用了 Rust 編程語言,在提供諸多高級語言特性的同時沒有引入額外的開銷,性能上可以媲美 C++ ,卻沒有 C++ 各種內存洩漏問題,安全性極高。並且 Rust 作為一門開源的語言,在國內外有龐大而活躍的開發者社區,諸多區塊鏈項目(Polkadot、Sparkpool、Parity 等)已經開始採用 Rust 作為底層編程語言。在諸多設計優化下,目前在火幣公鏈測試網中實測吞吐量可以達到數千 TPS。

作為整個火幣生態的底層平臺,火幣公鏈數千的 TPS 或許依然滿足不了海量用戶和交易需求,那麼,火幣公鏈如何應對可擴展性難題呢?火幣公鏈和 Nervos CKB 一樣,整體採用當下最主流的主-側鏈擴展架構,側鏈滿足性能和定製化場景需求,並將關鍵信息提交到主鏈,由主鏈保障資產安全性,這樣的設計理論上能夠達到互聯網級別的性能和用戶體驗。任何人都可以基於火幣公鏈協議獨立開發和部署側鏈,來實現各類 DeFi 應用或滿足特定場景和業務的需求。並且火幣公鏈提供了完全開放、開源的通用開發框架和瀏覽器等相關工具組建供使用,開發者僅需專注於業務邏輯的實現,這樣能夠大幅度降低了開發者的學習成本。

此外,火幣公鏈上的自定義代幣(類似以太坊的 ERC-20/721 等代幣標準)具備原生跨鏈功能,火幣公鏈和側鏈、火幣公鏈和 Nervos CKB 公鏈之間、側鏈和側鏈之間,可以通過原生跨鏈模塊實現去中心化地跨鏈,實現更高效的價值轉移和流通。

為金融場景定製的公鏈

火幣創始人李林曾在一篇文章中表示,火幣公鏈的產品設計理念是,為金融應用設計的區塊鏈。我們認為金融公鏈的特性應當是,符合金融行為習慣,專注提供金融服務,構建服務金融的基礎設施。

尼克·薩博提出智能合約的概念已有整整 26 年,而區塊鏈的出現,直接解決了阻礙智能合約實現的問題。金融業作為契約密集型行業,智能合約大有可為,其應用場景包括實現可編程貨幣、保障金融交易安全和效率、降低金融交易成本尤其是跨境交易成本等等。

火幣公鏈在智能合約上的支持可謂下足了功夫。在測試網期間,火幣公鏈已經支持用戶部署智能合約,從而使得鏈上已經具備了開發複雜應用的能力,為垂直領域業務的實現提供了可能性。不同於以太坊、EOS 等虛擬機採用 WASM 的公鏈,火幣公鏈的虛擬機設計同 Nervos CKB 一樣,採用了開源的 RISC-V 指令集,工具鏈完善並能夠兼容 gcc/gdb/llvm。在 RISC-V 社區中已經有諸多開發者構建 Ruby、Python、TypeScript、Go、Rust 等解釋器,在未來生態將會更加豐富。目前火幣公鏈測試網支持用 C 語言編寫智能合約,後續將支持更多語言,進一步擴大開發者生態。

在資產層面,火幣公鏈原生支持自定義資產,允許用戶在公鏈的底層創建原生代幣並直接定義 token 的標識和相關信息,且能夠直接進行編程和操作,相比於 ERC20 等合約代幣更適合資產的錨定與發行。並且,由於是在主鏈發行的資產,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時更便於實現跨鏈等操作。用戶只需要發送一筆交易就能夠在鏈上創建原生的自定義代幣,極大的方便了資產上鍊。

監管友好,是金融公鏈必備的特性

在金融業的發展歷程中一直有兩根相互糾纏的主線:資金和監管。資金從稀缺到富足,流動性曲折提升;而監管時不時出手干預,將偶爾走偏的市場拉回正軌。作為一項金融產品,區塊鏈越是面向大眾,監管必然更加嚴格,因為監管的目的之一是保護用戶和投資者的基本利益。主流區塊鏈系統(如 Bitcoin、Ethereum)由於缺乏對監管和合規的支持,也就限制了其在合規市場的使用。區塊鏈若希望面向大眾,監管合規是繞不開的話題,這也是火幣公鏈著重發力的部分。

火幣公鏈著重於對合規環境的打造,能夠從底層支持監管插件,提供鏈上合規和監管框架來允許相關機構定義監管邏輯。而採用主-側鏈的架構,側鏈可以根據各地監管的不同需求定製,進行節點和數據的管理;配套的瀏覽器等工具幫助分析金融活動;另外,通過火幣公鏈獨有的「開放身份認證」特性,使得傳統機構能夠在火幣公鏈上對用戶進行 KYC (瞭解你的用戶),從而實現反洗錢監管,構建區塊鏈上的信用體系。

與 Nervos 合作的火幣公鏈,究竟有哪些與眾不同之處?

來源:https://www.huobichain.com

在未來,火幣公鏈的業務邏輯會根據需求進一步拓展,並會推出設計更加完善的經濟模型和治理模型,為傳統金融以及相關行業介入區塊鏈領域提供可靠的基礎設施。

賽道角逐,風起雲湧

短短一年間,各國央行紛紛開始研究自己的區塊鏈 / 數字貨幣項目,中國央行的 CBDC 也不斷註冊專利構築壁壘,無論是傳統巨頭還是區塊鏈業內同行都在公鏈上做了深入的佈局。對於加密貨幣 / 數字資產,各國的法律與監管也不段完善,給未來加入了更復雜的變量。

麥肯錫曾預計,到 2020 年金融公鏈的市場規模可達萬億美元。目前來看這個預言多半會落空,但從長遠看,金融公鏈仍然有著確定的市場需求和商業機會。誕生於這樣一個風起雲湧的背景下,秉承著「讓金融更高效,讓財富更自由」的使命,火幣公鏈接二連三地按照路線圖完成開發進度,19 年十月的代碼開源,到目前測試網已經開始穩定運行,預計主網會在不久之後的 5 月份上線。

市場和技術對於一個項目的成敗同等重要。在技術開發方面,Nervos 開發團隊擁有以太坊、比特幣、CKB 等多條公鏈開發的經歷,足以佐證其技術實力。另一方面,火幣六年來的實踐大多集中於區塊鏈資產交易領域,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對資產交易和金融市場的理解具備獨特的優勢。雙方團隊攜手開發火幣公鏈,各取所長,或許能夠後來居上,佔領金融公鏈的制高點,引領未來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