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名人軼事|著名書法家沈延毅

沈延毅(1903~1992)原名沈延蓉,字劍津,又字公卓、攻昨,號述菊、天行健齋主。蓋平縣城東熙臺子村(今蓋州市東城辦事處古臺子村)人。父親沈慶颺能文章、善書法,尤長詩歌,曾撰寫《蓋平縣鄉土志》,還曾任蓋平縣勸學所總董,是蓋平縣名紳。沈延毅自幼跟父親臨名家字帖,對歐、褚、顏、柳諸家都悉心臨摹研習。在私塾和中學讀書時,日間讀四書五經,晚間習摹漢隸、魏碑,常常廢寢忘食,夜以繼日。15歲時,便被稱為小書法家,17歲時,以能書善畫聞名鄉里,登門渴求墨寶者,超過其父。

名人軼事|著名書法家沈延毅

沈延毅18歲時,父親得知近代中國的碑學大師康有為寓居大連,便攜子前往拜見。年逾古稀的康有為非常喜歡這個風華正茂、身高體健、學識廣博、談吐儒雅的學生,對其精心教授,點撥導引。沈延毅每天為老師磨墨理紙,親睹老師的點畫運筆之妙,深有領悟。臨別之際,康有為囑他要上追秦漢,以求格調高古,並以手跡兩幅相贈。沈延毅辭別大師返鄉後,便將家藏魏碑舊拓,披覽臨寫,悉心揣摩,熔鑄成獨具特色的北碑風格。

名人軼事|著名書法家沈延毅

19

歲時,沈延毅就讀於北京大學。畢業後,歷任吉林省長春道尹公署科員,哈爾濱中東鐵路督辦公署秘書,偽滿洲國經濟部囑託;光復後,任東北生產管理局秘書處處長;解放後,任東北博物館研究員、瀋陽市文史館館長、遼寧省政協常委、瀋陽市政協常委、遼寧省書法協會會長、遼寧省書法家協會主席、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理事、中華詩詞學會顧問等職。沈延毅的書法博採百家,以歐、柳、顏、褚為基礎,步入魏碑一途,造詣精深,獨成一體,既有強悍無謂的丈夫氣,又有端莊威正的廟堂氣。

  晚年,他的魏體行書更臻精道,沉穩工緻,點畫精熟,爐火純青,耐人尋味。特別是十年“文革”結束後,已是古稀之年的沈延毅以熾熱的激情投入到書法創作中來。中國書協主席啟功詩讚曰“白山黑水氣蔥蘢,振古人文大地同。不使龍門擅伊洛,如今魏法在遼東。”

  沈延毅學識淵博,在文史和古典詩歌創作方面均卓有建樹。他一生作詩無數,多為觸景生情,抒懷遣興,作後不加整理留存,散失較多,現存約有幾百首。1989年3月10日,遼寧省詩詞學會在瀋陽成立。86歲高齡的沈延毅被聘為名譽會長。1992年,沈延毅去世後,遵其遺願,後人將其葬在蓋州青石關上。蓋州市政府在青石關立碑誌念,並在蓋州城內設立了沈延毅紀念館。

名人軼事|著名書法家沈延毅

  如果您對營口的歷史文化感興趣或是手中有相關資料,歡迎您投稿到營口市史志辦編輯的《營口春秋》期刊,與我們共同講述營口的歷史故事! 

  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