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傅作義,山西省臨猗人,抗日名將,一組他的家鄉人文圖集


臨猗縣古稱郇陽,為山西省運城市下轄縣。臨猗縣由臨晉縣和猗氏縣合併而成,地處山西省西南部運城盆地,西臨黃河,東望太嶽,北屏峨嵋嶺,南面中條山,境內無山,是山西省唯一的平川縣。 圖為臨猗縣孫吉鎮回龍村正在舉行慶新春扎馬角活動。

臨猗縣歷史悠久,平疇萬頃的自然環境,令郇伯封國,猗頓富興;沃饒近鹽的地理優勢,使堯舜時為甸服之地,夏代時建猗國於此。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3.5°C,年平均降水量508.7mm。圖為三管鎮三管村銀杏園裡練瑜伽。

至2014年,轄區總面積1339.32平方公里,轄9個鎮、5個鄉、2個區, 375個行政村,常住人口58萬。臨猗縣是“全國文化工作行進地區”、“文明村鎮建設示範縣”、“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水果十強縣”。圖為臨猗縣孫吉鎮南趙村劇院正在舉行慶新春扎馬角活動。

傅作義,字宜生,山西榮河人,國民革命軍將領。是一位抗日名將、追求進步的國民黨員。圖為60餘名愛心人士同敬老院96歲老人安嶽英合影,祝老人快樂過重陽。

傅作義1910年入太原陸軍小學。1911年參加辛亥革命。1915年入保定軍校第五期步兵科學習。1924年後,任晉軍第四旅第八團團長,第四師師長。1927年參加北伐戰爭。次年任第三集團軍第五軍團總指揮兼天津警備司令。1930年參加中原大戰,失敗後進駐綏遠。1931年任晉綏軍第35軍軍長、綏遠省政府主席等職。

1936年11月初,發起百靈廟戰役並肅清了綏遠境內的偽軍,挫敗日軍西侵綏遠的陰謀。抗日戰爭時期,歷任第七集團軍總司令。解放戰爭時期,任華北"剿總"司令。1949年1月促成北京和平解放,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北京及其全部珍貴歷史建築完好地得到保存,200萬北京市民的生命和財產免遭兵燹。


運城市臨猗縣轄區經受長期複雜的構造運動以及侵蝕和堆積的作用,特別是燕山期與喜馬拉雅山期的構造運動,第四紀以來的侵蝕與堆積,由大地構造運動形成斷塊與升降變化,表現為地塹和地壘,使地貌分為黃土臺垣和涑水平原兩個地貌單元。

臨猗縣境內礦產資源比較貧乏,只有粘土、砂、花崗岩等,但地熱資源較為豐富。磚瓦粘土礦分佈廣泛,境內二坡臺地的荒溝荒坡儲量豐富。

臨猗名人:猗頓:戰國時大工商業者。他在生計艱難時,聽范蠡建議來到猗氏王寮,大畜牛羊,後又兼營鹽業,十年之間,成為與陶公齊名的鉅富。 裴寂:字玄真,隋蒲州桑泉人,開皇間調皇宮擔任左親衛。大業中,歷任侍御史、駕部承務郎、晉陽宮副監。 張嘉貞:長安中,武則天拜嘉貞為監察御史,不久又進嘉貞為中書舍人,後歷任嘉貞為梁、秦二州都督,幷州長史。 谷景生:無產階級革命家,開國上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