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在人類文明之前,地球上的是否存在另一種文明?

在人類文明之前,地球上的是否存在另一種文明?

如果在我們文明之前,地球上存在一個工業文明呢?如果在數千萬年的過程中,所有的直接證據都化為烏有呢?是否有可能在地質記錄中發現這種注入塵埃的文明的證據?羅切斯特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亞當·弗蘭克和美國宇航局戈達德空間研究所所長加文·施密特在“國際天體生物學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討論了這個問題。該論文發表於2018年4月10日,發表在同行評議的“國際天體生物學雜誌”上。

他們稱他們的研究為“志留紀假說”。

如果我們要追溯到遙遠的過去,我們不再談論人類文明瞭,而直到大約30萬年前,智人才出現在這個星球上。

在人類文明之前,地球上的是否存在另一種文明?

弗蘭克和施密特的新論文的想法部分源於弗蘭克從他的天體生物學角度對全球變暖的研究。換句話說,他一直在問,任何一個在任何星球上崛起的工業文明,是否會通過其自身的活動,觸發它自己版本的氣候變化。他解釋說:

我們習慣於用沉入海底的雕像和地下遺址來想象已經滅絕的文明。如果你只對幾千年的時間尺度感興趣,那麼以前社會中的這類文物是可以存在的。但是一旦你把時鐘倒轉到數千萬或數億年年前,事情就變得更加複雜了。

研究人員能否找到明確的證據,證明一個古老的物種在我們的文明之前就建立了一個相對較短的工業文明?例如,大約6000萬多年前的古新世,一些早期哺乳動物短暫崛起的文明建設。當然有化石證據,但是化石證據部分往往是微不足道的,而且隨著時間和棲息地的變化而變化。因此,我們很容易錯過一個只持續了10萬年的工業文明,這比我們的工業文明到目前為止所延續的時間要長500倍。

正如著名的卡爾達肖夫指數,弗蘭克和施密特通過能源使用來定義先前的地球文明。

人類剛剛進入一個新的地質時代,許多研究者稱之為人類世,人類活動對氣候和環境的影響很大。在人類世,化石燃料已經成為人類在地球上留下的地質足跡的中心。通過觀察人類世的印記,施密特和弗蘭克找出證據證明,如果像我們這樣的工業文明在過去幾百萬年內存在的話,可能會留下什麼。

300多年前,人類開始燃燒化石燃料,標誌著工業化的開始。研究人員指出,化石燃料排放到大氣中已經以碳同位素記錄的方式改變了碳循環。

人類可能留下地質足跡的其他方式包括:

農業,侵蝕和沉積速率大大增加。

塑料、合成汙染物,甚至像類固醇這樣的東西,它們將在數百萬年,甚至數十億年內都能在地球上被探測到。

核戰爭,如果發生,會留下不尋常的放射性同位素。

在人類文明之前,地球上的是否存在另一種文明?

然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人類作為先進文明存在的最有希望的標誌,是一種可能對其構成最大威脅的活動的副產品。

當我們燃燒化石燃料時,我們釋放出的碳回到了曾經是生物組織一部分的大氣中。這種古老的碳在三種自然存在同位素中被消耗掉了。我們燃燒的化石燃料越多,這些碳同位素的平衡變化就越大。大氣科學家稱這種轉變稱為蘇斯效應,上個世紀由於化石燃料的使用,碳同位素比率的變化是很容易看到的,溫度升高也會留下同位素信號。任何未來科學家化學分析我們這個時代暴露層岩石,都會發現這種顯而易見的變化。

弗蘭克說,從行星影響的角度看文明的興衰,也可能影響研究人員今後探索其他行星的方式。

我們知道早期的火星、早期的金星比現在更適合居住,我們相信有一天,我們也會在那裡鑽探地質沉積物。這有助於我們思考我們應該尋找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