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4 都說老人寵孩子不對,但我是這麼看的

靠譜童書每週推薦 孩子免費聽故事神器

點擊標題下 愛讀童書媽媽小莉 關注

600多個經典故事任意聽

都说老人宠孩子不对,但我是这么看的

父母年輕時因工作遷居到陌生的城市,所以我從沒體會過被爺爺輩寵愛的感覺。

每次看到可兒樂兒圍繞在爺爺奶奶的膝旁,被寵溺,被疼愛,羨慕不已。

去年春節,爺爺奶奶說,老了,萬一有個病也想落葉歸根,不來上海了。

這真是讓我們措手不及。但老人跟我們漂已屬不易,想留在家鄉,可以理解。

後方塌陷的日子太不好過了,在焦頭爛額了一個月後,爺爺奶奶又如天使般出現在家門口。

可兒爸問:爸媽,你們怎麼又回來了?

爺爺奶奶說:還不是不放心你們嗎。

我偷笑了,這哪裡不放心我們,分明就是放不下兩個娃娃。

1

這一個月,爺爺奶奶在老家,學會了用微信視頻,還想跟兩娃互訴衷腸。

誰知兩娃不給力,還沒說兩句話呢,妹妹就推開手機說:我不想說了。

可兒說:我在寫作業呢,別打擾我。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爺爺奶奶妥妥的失落。

其實掛了視頻,兩娃又會問:爺爺奶奶怎麼還不來?

奇怪的是,他們越是思念,越不想在視頻裡說話。

都说老人宠孩子不对,但我是这么看的

爺爺奶奶思念孫兒孫女,手機裡又見不到幾分鐘,最後兩老心一橫,又決定南下了。

家有一老是一寶,兩娃的好日子又開始了。

爺爺奶奶的臥室總是有吃不完的零食,可兒樂兒晚飯後就立馬鑽進去,出來時人手一包零食。

一看包裝就知道是上海買不到的,獨具地方特色的三無零食。也不知道爺爺奶奶從老家背來了多少,像多拉愛夢的口袋,永遠吃不完。

去年還背了一蛇皮袋帶殼帶土的花生,可兒爸說,幹嘛把殼也背過來。

爺爺一大早去旁邊的公園撿了幹樹枝,在院子裡點燃一小撮,把帶殼的花生放在上面,可兒樂兒興奮地蹲下來,圍著爺爺。

可兒問:爺爺這是在做什麼。爺爺神秘地說:等下你就知道了。

一會兒火滅了,爺爺從火星裡挑出花生。樂兒好奇的用手去拿。爺爺擋住說:太燙了,爺爺給你們剝。

爺爺一邊剝一邊吹,旁邊的兩個娃都等得流口水了。終於吃到嘴了,娃喊著:哇!太好吃了。

爺爺就為了讓孩子嘗下這個新奇的吃法,寧願多背幾十斤殼。

這邊剛剛吃完,奶奶在廚房喊:炸糖糕好了,快來吃糖糕了。可兒樂兒一溜煙的跑到廚房,圍著奶奶。

有爺爺奶奶在,娃們天天有驚喜。

小妹妹喜歡爺爺陪她過家家,但又不好好過。

她安排爺爺坐在一張小凳子上,爺爺特別願意聽她的擺佈。

  • 她拿出醫生工具箱說:病人,你今天哪裡不舒服了。

  • 爺爺配合地說:我肚子疼。

  • 妹妹嘟嘴說:不能說肚子疼,你要說發燒了。

  • 爺爺呵呵地笑說:哦,對,我發燒了。

  • 妹妹說:你等著,我給你量體溫。然後拿出溫度計,放在爺爺的腋下,說:你要聽話,不能亂動哦。接著又說:醫生再給你配點藥,不打針針,不要害怕哦。

妹妹在藥箱裡找藥瓶,找不到,她開始在房間裡翻箱倒櫃,一眼看到哥哥趴在地上拼裝樂高,一下子忘記了自己在找東西。

  • 蹲下來說:哥哥,我們一起拼把。

  • 哥哥說:不行。

  • 妹妹說:那我看著你拼吧。

  • 哥哥說:行。

妹妹看著看著就開始動手了,過了十幾分鍾,妹妹覺得沒意思了,站了起來。

走到一個箱子前,看到一個被冷落了很久的布娃娃,撿起來梳梳頭髮,又抱在懷裡親暱了一下。

低頭在箱子裡發現了久違的藥瓶。謝天謝地,她終於想起了,那個坐在小凳子上量著體溫,巴巴的等她拿藥的老病人了。

妹妹馬上丟了布娃娃,拿起藥瓶,走到爺爺身邊,竟然毫無愧疚,理直氣壯地說:病人,下次體溫量好了,要叫醫生的,知道嗎,因為病人很多,醫生很忙的。

見過這麼不講道理,倒打一耙的醫生嗎?

爺爺愛撫著妹妹的頭說:知道了,我家的小醫生。

這般貌合神離的過家家,咱當媽的自然是受不了的,趕緊過完,我還要忙別的事呢。

都说老人宠孩子不对,但我是这么看的

可是爺爺不會,爺爺永遠受得了,永遠沒有自己的事。

爺爺毫不介意妹妹到處遊離,把了他冷落到了一邊,妹妹走到哪裡,爺爺的眼睛就笑眯眯的跟到哪裡,永遠不會著急。

爺爺彷彿不需要自己的世界,妹妹的世界就是他的世界,可以無限期的耐心等,可以什麼都不做看著她笑。

只要她笑了,爺爺就笑了。

2

孩子,你不知道當一個人看到你就笑,是有多愛你。

妹妹有套冰雪皇后的拼圖,自己從來沒有耐心拼完過。

倒在沙發上,叫爺爺跟她一起拼,還沒拼出一個角呢,就說:爺爺現在你要自己拼了,不會就叫我,知道嗎?我會教你的,我現在要去忙工作了。

都说老人宠孩子不对,但我是这么看的

爺爺又樂呵呵的同意了。

妹妹所謂的忙工作,就把一堆小芭比娃娃,全部倒到地上,一個個給她們換衣服。

換得無趣了,又丟下,跑到爺爺旁邊,說:爺爺,你還沒有拼好呀,你看,沒有我幫助你,就是不行吧,因為我比你聰明,知道嗎?

那個溫柔又貼心的小妹妹,在爺爺前面完全是一副嘴臉,強勢大膽,自以為是。

可兒也一樣,我做的飯,他不想吃的話,會靦腆的說,吃不下。爺爺奶奶做的飯,不和胃口,立馬下餐桌,撂挑子走人,沒有一點不好意思。

如很多媽媽一樣,我也會覺得孩子對家裡的老人不太禮貌。但這是我們的看法,爺爺奶奶並不覺得,孩子也不覺得。

隔代老人和孩子之間有他們相處的模式,和我們不懂的默契。

爺爺很樂意被小妹妹使喚,很樂意冒著被發現的風險偷偷塞給她糖吃,很樂意活在孫兒孫女的一顰一笑裡。

小妹妹自豪家裡有個角落可以讓她落肆無忌憚,哪怕是被媽媽批評,也不孤獨,有個無條件寵溺她的小港灣。

自然生長的孩子本來就該有點壞壞的。溫柔又有點攻擊性,單純又有點自大。

隔代的老人給了孩子無底線的包容,孩子在這裡體會了父母不能給予的鬆弛。讓他們無處安放的,天性中壞壞的一面,得到了恣意妄為的釋放。

如果可以,我真希望我的童年,也有個人任我擺佈,聽我指揮,時時刻刻的關注我,寵愛我,聽我的話,又從不發脾氣,還會偷偷塞給我糖,這是多麼美妙的感覺。

有人擔心爺爺奶奶把孩子寵壞了,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

只要父母的愛是孩子畫板的主要色彩,就不用糾結其他的筆畫是錦上添花還是畫蛇添足,孩子也沒有那麼容易變壞。

父母的愛好比正餐,老人的愛,好比零食,雖然它不及正餐重要,卻時時能帶給孩子驚喜,給孩子的童年留下多麼美妙的回憶。

如果家裡有個老人寵愛著孩子,就讓他盡情的寵愛吧,這樣的時光非常短暫,一去不復返。

-

End-

都说老人宠孩子不对,但我是这么看的

Lucy的文字,總能如水般溫柔熨平我們褶皺的內心。

很多時候,我們可能比老人多上了幾堂育兒課,多看了幾本育兒書,我們就以為比他們懂的多,比他們更會帶孩子。

當不得已讓老人帶時,就各種嫌棄、各種抱怨,把孩子慣壞了,給孩子吃了不該吃的東西……

但現實卻正如Lucy所言:“只要父母的愛是孩子畫板的主要色彩,就不用糾結其他的筆畫是錦上添花還是畫蛇添足,孩子也沒有那麼容易變壞。”

長輩的寵愛,在孩子漫長的人生中,可能就是那時時從心底泛起的那抹幸福的漣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