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9 揭祕:全職媽媽一邊帶娃,一邊拍視頻,她是如何實現月入上萬的?

揭秘:全職媽媽一邊帶娃,一邊拍視頻,她是如何實現月入上萬的?

1

某天,在朋友圈裡,看到以前外企的一位同事寫道:“大部分人看似的努力,不過是愚蠢導致的。什麼熬夜看書到天亮,連續幾天只睡幾小時,多久沒放假了,如果這些東西也值得誇耀,那麼富士康流水線上任何一個人都比你努力多了。人難免天生有自憐的情緒,唯有時刻保持清醒,才能看清真正的價值在哪裡。”

事實上,我見過最辛苦的流水線工人並不是三班倒工人。我曾在一家制造電腦主板的臺資公司見到最辛苦的是那些每天工作12小時,兩班倒的一線工人。如何兩班倒?比如頭個月上白班,每天工作12小時,晚上休息,一個月僅休息一天。接著第二個月馬上調整過來,改上夜班,依然是全晚12小時機械重複的勞作,白天休息。

這些流水線工人絕對比寫字樓裡的白領,更好地詮釋了什麼是“女人當男人用,男人當牲口用”。他們長年累月如此,每天挑戰的都是體力的極限,可不會有什麼無病呻吟式的矯情。

如果說這是一種帶有外力強迫的常態化努力。那麼從更多大牛身上,我見到的是自發的常態化努力。譬如我以前在一家世界五百強外企的美國上司,不管之前多晚睡,每天都會五點起床,6點半準時出現在辦公室,接著持續工作12小時,每週工作60小時以上,無論春夏秋冬,雷打不動。除此之外,每個月還有出差,晚上或許還有和美國總部的視頻或電話會議。

做這一切,他不需要任何心理建設,自我說服,不需要靠意志力克服惰性,就是一種生活常態,潛意識裡的自發行為。

他們不會覺得做這些有什麼了不起,熬個夜有什麼特別的,更不會發到朋友圈裡,感動一下自己“我也是挺拼的”。

他們身上擁有一種共同的特質:努力常態化。這些看不見的點點滴滴,不為人知的努力,才是真努力。

揭秘:全職媽媽一邊帶娃,一邊拍視頻,她是如何實現月入上萬的?

2

常態化努力,與之相反,是間歇式努力。

回顧一下去年 Alice: 我的2017年計劃,我曾經希望我的今日頭條號經營目標漲粉到5萬。如今我實現了目標,也超過了預期,目前我的視頻今日頭條號:全職媽媽愛麗絲,擁有了20萬粉絲。不過,我覺得這個果實是幸運,是好運氣。

評估一項工作,無外乎外人對你的評價,和自我評價。而我去年做視頻自媒體,關於生活和工作狀態,來自我先生、大學同學、閨蜜,會有很多負面評價。譬如因為拖延症、缺乏生活重心顧此失彼、欠缺情緒管理等,我犧牲了很多睡眠、處於亞健康、形象邋遢、各種雜亂無章、散漫、糾結執念、生活安排混亂的局面。下圖和我的狀態差不多,時隔半年的閨蜜見到我,驚呼:我還是喜歡看你夏天時精緻美麗的樣子,而不是現在這個不愛收拾自己形象的你,太令人失望了。

揭秘:全職媽媽一邊帶娃,一邊拍視頻,她是如何實現月入上萬的?

而我對自己的評估是,我的工作狀態就是間歇式努力的真實寫照。我的媽媽群裡的很多媽媽視我為“勵志媽媽”、“勵志女神”、“執行力超強”,我卻有些心虛。客觀評價一下去年我的工作狀態,大多時候我是在複製以前的拖延模式,投機取巧式的努力,最重要的是心靈和精神世界沒有得到多大成長,並且我的生活質量也下降了。

現在是時候深刻剖析自己,對症下藥了。

情緒管理能力。去年我的自媒體平臺沒做到每日更新,並且有幾次大的間歇中斷期,情緒管理是硬傷。譬如我曾經因為情緒低落,將工作完全拋到一邊了。而這個情緒低落期竟然持續了整整一個月才調整好。常常我進入工作狀態,要“看心情”。

全職媽媽會比職場媽媽遇到一個更大的挑戰,就是在職場中,有老闆有競爭的同事有外在環境逼迫你要努力,轉移注意力,排解不良情緒。可全職媽媽更多時候是孤獨一人,照見內心的自己,聚焦於家庭生活。當沒有巨大的外力約束,自我管理、自律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一定要避免自己陷入“情緒黑洞”裡,沉浸其中無法自拔。

拖延症。真正瞭解我的親人才會知道,其實我是一個深度“拖延症”患者。做事時,總喜歡東摸摸西搞搞,很難專注。而且常常一看手機,就陷進去了,微信聊天、刷朋友圈是時間殺手,很多時間都白白浪費掉了。

總拿孩子做藉口。因為孩子放寒暑假,還有春節,以及平時的週末,我都會以要照看孩子為由,看作心安理得的藉口,就中斷工作了。

缺乏持續性。我總是會陷入間歇式努力的怪圈。做自媒體,最重要的KPI (業績衡量指標)是堅持每日更新,持之以恆。但我卻常常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幹一陣歇一陣。狀態好,就激情澎湃,強力輸出,猛衝猛打;狀態不佳就懶散放縱,行屍走肉一般。對自己間歇式努力的常態,我都已經深惡痛絕了,卻又常常不自覺陷入這個惡性循環裡。

審視這個過程,就是急功近利、投機取巧、心態浮躁。常常因為工作,過於執著、聚焦,用力過猛,又顧此失彼。比如因為拖延了,但又會急於求成,沉醉於工作,睡覺會很晚,其他生活安排也沒做好。這樣做其實內耗很大,能量透支了,就會鬆懈想休息。而一旦鬆懈了,又陷入了幹一陣歇一歇的狀態。

最佳的工作狀態應該是勞逸結合、細水長流、有節奏感、有分寸感。

平庸者的努力都是碎片化的、不成系統的,走走停停,斷斷續續。努力常態化才是牛逼與否的分界點。

我們總是會想:我已經付出夠多了,為什麼還是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其實還是努力持續得不夠,火候不夠罷了。實際上,努力不是重點,常態化才是關鍵。

說句話糙理不糙的話:小姐不能有了性慾才接客;作者不能有了靈感才寫字。曇花一現的努力,都是偽努力。常態化的努力,才是真努力。

揭秘:全職媽媽一邊帶娃,一邊拍視頻,她是如何實現月入上萬的?

3

1. 積極的情緒排解方式。一有負面情緒,可以強化一個心理小練習--“2 minutes distraction” 兩分鐘分心法。我曾看過一個TED演講,說研究表明,哪怕只是分心短短兩分鐘都足以打破那一刻你窮思竭慮的心理需求。所以每次當擔心、煩惱、糾結或負面情緒出現時,就強迫自己專注於其他的事情吧,直到那種感覺過去。一定要給自己的不良情緒設定時間截點,不要沒完沒了,沉浸其中,糾纏不休。

不開心就去跑步!跑步都會比癱坐著無聊地刷手機,精神萎靡不振強多了!所以每天的運動:早起跑步和晚上睡前瑜伽要堅持。運動會讓自己的精神狀態不錯,保持良好的精氣神。

有助於心靈成長的兩件事,有必要持續做,那就是讀書和寫作。人的心靈和精神世界同樣需要成長,這有助於保持自己的獨立思考。而一個內心豐富、會獨立思考的人,他的內心就是一個完美的世界。真正有思想的人,也必然是內心強大的人。

接下來,我希望不論生活和家務多忙,都要抽時間讀書和寫作。保持一週讀一本書,一週更新1篇原創文章的節奏。生活小妙招的視頻拍攝持續進行,每天在我的自媒體平臺上發佈原創視頻,做到每天更新。

新的一年,我會努力實踐這些排解自己不良情緒的方法,不至於成為以後事業的瓶頸。

2. 學習男人做事的方式。和男人是理性動物不同,女人是感性動物。要成就一番事業,女人必須忘掉自己的性別,像男人一樣做事。就是不管情緒如何,該做的事必須做。

遇到困難,要學習男人做事的方式,直接砍掉心理建設過程,直奔主題:“解決問題”。

我曾對我先生訴苦:想想我的競爭對手每天都在更新,我也很想做到,可總是因為家庭、因為孩子我做不到。

我先生嗤之以鼻:“成功的人永遠找方法,失敗的人永遠找藉口。中國人太聰明瞭,最擅長找各種藉口,各種理由。”

我說:那我現在不是想改進問題,找辦法嘛!

我先生:當你改進不了,就是藉口了。我們做工程、做項目的時候,有時候施工方最會找理由找藉口了,以逃避責任和困難。真正要做事情,沒任何藉口的。辦法總比困難多!

是哦!一旦有了想法,就該像男人一樣大膽地去嘗試,並克服一切阻力去實現它,遇到困難和失敗的時候,不要抱怨,而是立馬進入“解決問題”的狀態,去思考解決辦法和下一步的行動。

多年以前,我曾在電視上看過一段對湖南長沙"漂亮寶貝"連鎖美髮機構的女創始人的專訪,她的氣場、談吐和從容自若的微笑,讓人一看就感到是個有故事的女人。主持人問她:你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她說,越是在逆境中,越是在困難面前,就越是要迎難而上,想到千萬種辦法去解決。

"迎難而上"四個字,這位女強人給出了完美的答案,永不找藉口!一切困難都是幫助自己變得更強大。

而如果要擺脫拖延症,絕招就是要學會識別並拒絕藉口。只有這樣,我們才真正算得上“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儘管我們無法保證最終的結果一定是如願的,但起碼我們不會有遺憾。

3. 強化時間管理,戰勝拖延。首先要嚴格執行作息表。現在娃娃們都長大了,我可以由以前的4點起床調整為5點起床了,每晚11點睡,午睡半小時。一天24小時可以這麼安排:每天工作累計8.5小時(視頻拍攝6.5小時+寫作2小時);育兒3小時;學習和運動3小時(包括英語學習、跑步、讀書、日記、瑜伽); 睡覺6.5小時;以及做飯用餐 3小時。

“一天之計在於晨”,這些年我嚐到了早起的甜頭。早起比晚睡好,更有效率、更健康,而且是整塊沒有干擾的時間,可以高效地工作。這樣一天有了一個良好的開始,從源頭遏制拖延,接下來的工作和狀態就會保持一個有規律的良性循環。

朋友說:“家庭生活和帶孩子付出的當然是時間成本。但責任也會讓你更自律,你會把時間分割,分配,精準,執行,然後你的時間會比單身自由散漫時多出很多。” 沒錯!

每天的時間一定要切割成一塊一塊的,要有時間緊迫感和界限感。每一塊時間段具體做什麼,做好就放下,不能再因為工作A,影響工作B, 顧此失彼。

平時堅持“5分鐘行動原則”。即五分鐘能做完的事情馬上就去做;五分鐘做不完的馬上先做一點點。每件事都給自己一個具體的時間截點完成,不容置疑和商量,光想不做都是假把式。

揭秘:全職媽媽一邊帶娃,一邊拍視頻,她是如何實現月入上萬的?

4.列計劃。一定要把時間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把每天都過得充實而滿足。堅持一絲不苟地在我的手賬計劃本上列出長期目標、年計劃、月計劃、周計劃和日計劃。在日程掛曆上列出每天要拍的視頻工作計劃,包括數量和拍攝主題。每天的日計劃突出重點原則,按優先順序排列好,確保每天首要完成最重要的工作。每完成一項工作,就劃上五角星。

為了避免間歇式努力再次爆發,日常更新失敗,一定要制定一個具體的持續行動計劃,保證自媒體平臺每日更新。譬如,在週末、旅行假期、寒暑假、春節前夕,視假期時間長短,將拍攝的視頻提前錄製好,並每天合理分配好。譬如為了保證暑假的日常更新,那就在5月和6月就開始提前做好7月和8月兩個月的視頻儲備。

每晚睡覺前列好第二天的日計劃和工作計劃。這樣,每天一睜眼,我就很清楚自己今天要做些什麼,不用再耗費腦力去思考,只需要按照當日的執行清單,一個任務一個任務的去完成,而且每完成一個任務我就會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滿足感。每晚提前思考,第二天早上起來只需一絲不苟的執行,將思考和執行分開。

就這樣,把一些長遠的、抽象的目標變成一種毫不費力的每日行動,並且能夠在這種踏踏實實的行動中獲得足夠的意義感和成就感。

5.學會總結和覆盤。除了要列計劃,總結和覆盤也是每天必做的功課,所以每晚睡前一定要堅持寫日記。回想每天的工作,對照自己的目標,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有待改進,找到值得深入挖掘的點;對於差異,深入分析,找到根因,發現真正起作用的關鍵點,是學習的重要一環; 總結經驗,找出利弊得失,學到經驗教訓以及未來行動改進。只有做到總結和覆盤,才算真正進步!

6.學會獨處。孤獨是一個人成長的必經之路,因為它逼迫你學會獨立和思考。學會獨處,是人生的必修課。

我過去常常怕悶,怕孤獨,不由自主就上微信和別人說說話,好像這樣就能代表自己和外部世界還有聯繫,自己並不孤單。我忽然感到這是內部精神世界貧瘠的表現。靈魂是註定獨行的。

人應該學會享受孤獨,迴歸本真的自我,在孤獨中瞭解自己,獨立思考和工作。

獨處,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邁過這個坎,你就是自由的了。慢慢地,你會擺脫對外部世界的依賴,並從外界的條條框框中掙脫出來,不再成為別人的期待,也不再為別人而活。

揭秘:全職媽媽一邊帶娃,一邊拍視頻,她是如何實現月入上萬的?

4

鑑於去年自己,過於執著追求事業,生活質量卻整體下降的狀態,我想主動規劃一下未來我想要的人生。

1. 事業與成就

努力積累專業能力,閱歷和洞察力,積攢豐富的專業素養和經驗。

具有深刻而獨到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對一個寫公號的人來說,是必備的專業素養。我的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維常常不及許多寫公號的小夥伴,所以我寫文會很難寫出深度,發表深刻獨到的見解。這些都是我需要努力提升和學習的地方。多看書多輸入,多分析和總結。

溝通技能、與人相處合作的藝術都需要修煉,這同樣是為了以後能團隊化運作我的視頻自媒體做事業儲備。

2. 個人身心健康

這包括情緒管理、構建豐富內在精神世界等等。同樣,運動、合理的飲食和高質量的睡眠都是保證個人身心健康的前提。

3. 家庭與和諧關係

“家和萬事興”。中年人的婚姻,當愛情消退,愛人關係轉化為親情時,愛的能力很重要。

記得我在桂林旅行時偶遇一對非常聊得來的新西蘭夫婦,我問他們婚姻和諧的秘訣是什麼?他們相視而笑,說,每天,不要問對方,你愛不愛我?而是,要對他說:我愛你。每天如此。後來,具體到婚姻中出現的問題,我才終於明白了這對新西蘭老夫妻對我說這句話的含義。

即使“愛情”的感覺已經消逝了,我們依然可以繼續愛的行動。例如花時間去陪伴對方,製造一些小浪漫和驚喜,欣賞和鼓勵對方,用心聆聽對方內心的聲音,增添一些生活的儀式感和情趣,並且努力避免一切會破壞彼此信任的事情,只有這樣愛才有可能一直維持下去。

4. 外在形象與氣質

這包括自己的妝容、服飾、身材、儀態和氣質。這些都有助於增添個人魅力和自信。

5. 業餘愛好

包括讀書、繪畫、寫作、英語、瑜伽、跑步等。

這些都有助於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

6.生活品質

享受高品質的生活:提升藝術鑑賞力,時尚品味、美食和茶道技能,每年有適量的旅行度假。

我把事業、健康與家庭關係列入首要三位,是因為這些都是我們人生的根基。而且從幸福和個人發展的角度來說,它們的ROI“投資回報率”非常高,如果我們能夠優先把時間投入在這些事情上,趁早獲得相關的知識和能力,培養良好優秀的習慣,那麼我們的下半生必定會因此受益無窮。

而後三位的內容對我來說也挺重要,然而它們並不是人生最核心的部分,它們的意義在於提升人生格調,豐富生活的色彩,讓閒暇時光變得更充實更快樂,從整體上提升生活品質。當然,我會先確保自己在首要三位最重要的事情上的投入,再考慮這些精神層面的追求。

我想通過這種主動設計人生的方式,一步一步清晰地創造自己想要的人生,做好自己的人生規劃師。

改變自己的性格不易,一步到位,根斷一些壞習慣也許會很困難,所以不必設定過高難以實現的期望值,珍惜每一點一滴的進步,珍惜自己培養的好習慣,不輕易放棄,便好。

揭秘:全職媽媽一邊帶娃,一邊拍視頻,她是如何實現月入上萬的?

5

高曉松說:人生的下半場是自己。

過完春節,便到了“四十不惑”的關口,我忽然對未來有種心慌,我由衷地不想再重複過去那種間歇式努力的常態,我徹底厭倦那種低質量的生活狀態了,我迫切想有質的突破,過上高度自律的生活。

因此,時隔半年後,我決定通過寫作完成一次自我救贖。這篇文,我寫了整整兩天,剖析自己的過程異常痛苦,但我想只有深刻反省我才會改進和進步。

三毛說:我向來不覺得自己是芸芸眾生裡的一份子,我常常要跑出一般人生活的軌道,做出解釋不出原因的事情來。我想,我也是,我渴望改變,拒絕平庸,拒絕成為大多數人的間歇式努力,我想走出舒適區,追求卓越。

一旦下定決心,就全力以赴。真正配得上“努力”兩個字。我渴望常態化的努力,使之成為生命裡不可分割的部分。

其實Alice每次分享一點自己的心路歷程,都需要鼓足勇氣,因為真心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但如何安放自己,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和自己和解,都是人生的必修課。我樂於和大家分享我的成長,希望對你也能有點滴啟發和思考。

印度的諾貝爾獎獲得者泰戈爾說:“我最後的祝福,要留給那些知道我並不完美、卻依然愛的人”。謝謝你,朋友,一如既往地關注並支持我。希望你也能做自己的人生規劃師,

能有勇氣、有信念把日子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

下一篇是今年的個人成長計劃,歡迎繼續關注哦!

揭秘:全職媽媽一邊帶娃,一邊拍視頻,她是如何實現月入上萬的?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