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3 中國最北的早期人類距今一萬年

中國最北的早期人類距今一萬年


2019年,由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扎賚(lái)諾爾區委、區政府,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共同主辦的扎賚諾爾人類頭骨化石年代測定結果發佈會在北京召開。會上,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吳小紅公佈了最久遠扎賚諾爾人類頭骨化石碳14測試報告,經樹輪校正後年代,距今1萬年左右。


  扎賚諾爾位於中俄蒙三國交界處,意為“海一樣的湖”,是邊疆民族地區和草原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萬年古老文化、千年草原文明、百年礦山歷程積澱下豐富獨特的文化遺產。20世紀30年代,在扎賚諾爾露天煤礦開採中發現第一個人類頭骨,到80年代陸續發現16顆之多,被考古界命名為“扎賚諾爾人”。第一個扎賚諾爾人類頭骨發現以後,在國際考古界引起巨大震動和反響,日本學者遠藤隆次20世紀30年代就有研究專著問世。新中國成立後,曾發現“北京猿人”的著名考古學家裴文中先生曾先後3次到扎賚諾爾進行實地考察,並在其論文中多次提及“扎賚諾爾人”。


  扎賚諾爾人類頭骨發現80多年來,引發了一系列的文化遐思,國內外專家學者對此提出許多新觀點,新思路,新學說,但因為扎賚諾爾人類頭骨的年代沒有準確測定而只限於理論推測,使得這些新觀點、新思路、新學說缺少考古學上的科學依據。2018年3月,扎賚諾爾區委、政府邀請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吉林大學考古學院的專家學者開展扎賚諾爾人類頭骨化石的研究工作,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認為,扎賚諾爾人類頭骨是中國境內緯度最高地區發現的早期人類頭骨。當時的扎賚諾爾人的石器製作技術已經相當成熟,被稱之為細石器製作技術,這一工藝技術應該是同一時期世界最為先進發達的。


  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認為,扎賚諾爾人年代確認在1萬年以上,這與北京山頂洞人在時間上很接近,而且文明程度更高,應該是新石器時期的人類。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王幼平認為,扎賚諾爾人類頭骨年代的測定,進一步證明了扎賚諾爾地區曾經是遠古人類與文化遷徙交流的重要通道,對提出這一觀點的專家學者給予考古學上的支持。

- 完-

亞洲考古發佈(Asian archaeology)

來源 丨人民日報2019-01-07記者鄭娜

◆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