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7 廣州 · 光孝寺

廣州 · 光孝寺

廣州 · 光孝寺

  民諺雲:“未有羊城,先有光孝”。

  廣州光孝寺是領南歷史最為悠久,影響最為深廣,規模最為宏大的寺院。

  寺址本是西漢南越王趙佗玄孫趙建德的住宅。三國時,吳國貴族虞翻被流放南海,居此講學,時人稱為“虞苑”。因苑中多植訶子樹,又稱“訶林”。虞翻逝後,家人捐宅為寺,匾曰“制止”,光孝歷史,由此而始,迄今一千七百餘年矣。

  “光孝寺自雲摩耶舍、求那跋陀羅二尊者創建道場,嗣後達摩始祖、惠能六祖先後顯跡於此,一時寶坊淨域,為震旦稱首(見《光孝寺志》序)。”由是可知光孝寺在中國佛教史上的重要地位。光孝寺名,曾幾易其稱。由“制止”而“王園”,再“乾明法性”、“崇寧萬壽”。宋高宗紹興七年(1137年)詔改“報恩廣孝禪寺”,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又易“廣”為“光”,光孝之稱,由此始矣。

  光孝寺尚存有不少歷史文物古蹟,如:始建於東晉的大雄寶殿,南朝達摩開 之洗耳恭聽缽泉,唐惠能六祖的 發塔,密乘之陀羅尼石經鍾,南漢鑄造的千佛鐵塔,宋時修建的伽藍殿、六祖殿,以及碑刻、佛像、菩提樹等。寺院氣勢雄偉,殿宇優美莊嚴,不愧為我國建築藝術之瑰寶。1961年,國務院公佈光孝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3月5日,由國務院批准,將光孝寺歸還佛教團體管理。

  光孝寺及其文物之遺存,對於研究中印文化交流,中國佛教史、文化史、建築史、以及廣東地方史,都具有相當高的價值。

廣州 · 光孝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