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6 減稅降費助力江蘇傳統產業“煥然新生”

減稅降費助力江蘇傳統產業“煥然新生”

走進羅萊生活的自動化車間,不見一個縫紉工,但見機械手不停地操作著一條條被子。2019年以來,隨著減稅降費的落地生根,政策紅利正變成轉型“加速器”,“飛入”一個個車間,助力傳統產業煥然新生。

“增值稅稅率下調等一系列減稅降費政策為公司全年減稅8500萬元。減稅降費政策帶來的真金白銀,不僅為企業提供充足流動資金,更為轉型創新提供堅強支撐,也更加堅定公司走高科技、高質量發展之路的信心和底氣。”羅萊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陶永瑛說。

據其介紹,通過減稅降費的紅利助力,公司引進了智能製造先進技術,建起行業智能車間,自動完成全部生產、包裝、檢驗等工序,日產1000條被子,生產效率提升了一倍,用工不到普通車間的50%。

“家紡雖是傳統產業,但只要跟上消費升級趨勢不斷創新,就永遠不落後、永久有市場。”陶永瑛說,“企業生產的家紡產品直接面向廣大消費者,稅費降下來了,老百姓也得到了真正的實惠。”

同樣的改變體現在老字號身上。成立於1926年的南京同仁堂,其前身是北平同仁堂京都樂家老鋪的南京分號,近年,進入發展瓶頸期的南京同仁堂開始謀求轉型,減稅降費政策為“老字號”的振興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據該公司負責人介紹,企業轉型期間,多項稅收優惠政策給企業帶來紅利。2019年,一次性抵扣不動產進項稅額365萬元。待新廠房投入運營後,預計還有8000萬元的固定資產符合一次性稅前扣除政策。

一系列的稅收紅利變成了企業轉型升級的“基金”。為了衝破瓶頸,企業近年來加大科技研發力度、企業的研發投入從2012年的400萬元增加到2019年的2000萬元,自2013年開始,企業的經營業績以年均30%的增速不斷攀升,2019年企業的銷售收入預計突破8億元。

在製造業密佈的江蘇省,隨著一系列減稅減費政策落細落實,傳統制造企業持續加大新產品研發投入,發展信心不斷增強。減稅降費的“真金白銀”正幻化成為轉型升級的不竭動力,助力江蘇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不斷邁進。

對於服裝企業來說,減稅降費紅利則成為企業從代工走向品牌的“助推器”。

創於1976年的波司登集團,選擇用減稅節約的資金加快智能物流及智能生產車間的建設,用智能化生產代替勞動密集型生產,在轉型升級的路上邁步前進,在高端化品牌運營方面不斷探索和嘗試。

波司登集團財務總監朱高峰說,對波司登這樣的品牌企業來說,這一輪力度空前的減稅降費在至少兩個方面對企業形成重大利好。

“一是促進消費增長, 提高市場活力。個稅改革使很多工薪階層都收到了來自政府的‘大禮包’,消費者的可支配收入增加了,有能力接受品質更好、價格更高的商品;二是減輕企業負擔,促進企業轉型升級。增值稅改革可以進一步減輕企業的資金壓力,降低企業負擔,提振發展信心。品牌企業的獲得感更強,也願意增加投入,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取得優勢。”朱高峰說。

【購房資訊輕鬆享,快來關注樂居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