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EU商學院新年高峰經濟論壇“經濟學家+法學家”共話機遇與挑戰

EU商學院新年高峰經濟論壇“經濟學家+法學家”共話機遇與挑戰

  當前,世界經濟充滿著巨大的不確定性,形勢錯綜複雜,挑戰與機遇並存。面臨複雜的經濟環境,企業如何判斷和理解最新政策,如何“趨利避害”,未來投資的方向又在哪裡?

  日前,“2020EU商學院新年高峰經濟論壇”在北京舉行。經濟學家楊建龍、範恆山、高輝清,法學家朱少平等多位專家學者出席論壇並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歐洲大學商學院(EU)是最早在我國進行MBA、DBA教育的國外院校之一。其主校區分佈在瑞士日內瓦、蒙特勒,西班牙巴塞羅那、德國慕尼黑。該校也是為數不多獲得AACSB會員資格的商學院。2010年進入北京,目前已進入中國第11年。

EU商學院新年高峰經濟論壇“經濟學家+法學家”共話機遇與挑戰

 歐洲大學商學院(EU)北京校區校長孫焰

  EU北京校區校長孫焰表示,2019年切實感受到中國的商業面臨一場大考。這場大考,既有科技革命引發的全球經濟趨勢變化的挑戰,又有經濟轉型升級帶來的機遇,還有商業所承擔的職責與使命轉變的壓力。“這就是我們2020新年經濟論壇的主旨思想——大變革、大挑戰、大機遇”。

EU商學院新年高峰經濟論壇“經濟學家+法學家”共話機遇與挑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楊建龍

  楊建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副部長,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客座教授。論壇上,他以《新時代新動能:中國經濟增長與產業轉型升級的前景機遇》為題,進行了解析。

  他表示,隨著經濟發展和消費不斷升級,人們的精神和物質消費結構也在發生變化,由吃穿主導的溫飽階段轉變為住行主導的小康階段,目前變為服務主導的消費階段。隨之,物質消費也產生變化,一些新興業態興起,服務於人們品質生活的需要,品質生活與高質量增長,帶來產業發展新機遇。

  他認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發展的戰略目標。

  “大的方向看清楚,才知道機會在哪裡。”楊建龍認為,企業家的大智慧之一不是多聰明,而是能看準未來方向,去尋找優化、轉型、升級。

  圍繞“新時代國內外宏觀形勢與政策取向”,國家信息中心戰略規劃研究院副院長高輝清當天也分享了自己的觀點。

EU商學院新年高峰經濟論壇“經濟學家+法學家”共話機遇與挑戰

國家信息中心戰略規劃研究院副院長高輝清

  對於2020年的“政策總取向”,高輝清在論壇上分析指出,國家將注重“穩增長”,注重“脫貧攻堅”,確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完美收關。

  範恆山,知名區域經濟學家,武漢大學中國中部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曾任國家發改委副秘書長、綜合改革司司長等職。論壇上,他結合《國家區域政策與區域經濟發展》,向與會者分享了自己的研究與思考。

EU商學院新年高峰經濟論壇“經濟學家+法學家”共話機遇與挑戰

國家發改委原副秘書長、綜合改革司原司長範恆山

  範恆山表示,我國幅原遼闊,地區發展不平衡。區域發展面臨的一個重大問題,就是如何解決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他透露,中央對此高度重視,採取了一系列重大戰略措施,也取得了明顯成效,取得了不少成績,但區域發展問題仍面臨新的問題。

  談及當前發展面臨的問題與難點時,他再一次提及區域發展問題。他認為,我們國情決定,必須把縮小地區差距、促進地區協調發展,放在重要位置。

EU商學院新年高峰經濟論壇“經濟學家+法學家”共話機遇與挑戰

全國人大財經委法案室原主任朱少平

 全國人大財經委法案室原主任、立法專家朱少平結合《當前經濟形勢與投資熱點》進行了分析。他認為,中國是第二大經濟體,但走在第一大經濟體的路上。他提到“大家的認識不一樣”,但他相信中國在GDP總量上,5年將超過美國。他還表示,“總體來說,我們的統計數據是可信的。”

  談及未來投資,他認為實業投資永遠要堅持,但實業投資要有方向。關於“方向”,他當天還分享了多個關鍵詞,包括智能化、機器人、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量子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