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定力加創新 引育新動能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傾心傾力引育發展新動能”,圍繞著這個話題,今年市“兩會”上的政協委員、人大代表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金句頻出──“勠力同心,奔跑追夢”“製造業企業家要像一個真正的工匠”“就如寒冬迎來春風,帶來新火種”……大家紛紛發表感言,為滾石上山的天津鼓勁,為未來可期的天津加油。

  關鍵詞:定力

  說出“勠力同心,奔跑追夢”的是市工信局局長尹繼輝。

  他告訴記者,傾心傾力引育新動能,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市工信局今年將全面落實《天津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升發展行動計劃》,持續推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等四個產業行動方案,制定出臺智能科技產業集群行動方案。我市將大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到2024年,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40%以上。

  出席會議的市政協委員、中環集團總經理、中環股份董事長沈浩平告訴記者,市委、市政府發展實體經濟、發展先進製造業,不斷推動天津製造業做優做強的戰略方向非常正確。

  “製造業是份苦活,幹好製造業,沒有可以取巧的地方,只能是端正心態,遵循經濟規律,要有定力,認準方向後,要不斷地學習、學習再學習,要積累,要專注。”沈浩平向記者談起自己作為一名製造業企業家的感想。

  這位聲稱“這輩子只會拉單晶切硅片,已幹了30年,還會一直做下去”的企業家,用自己的定力與專注換取了向外宣佈“我想不到哪項單晶技術不是來自中環”的霸氣,也贏得了去年10月第九屆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峰會頒發的“2019年十大新能源年度人物獎”。

  “製造業企業家要像一個真正的工匠,專注主業,精益求精。”沈浩平說。

  對於“定力”的理解,尹繼輝表示,為實現2024年的既定目標,市工信局從現在開始就要圍繞“3+4”產業,以產業圖譜和技術圖譜為引導,以串鏈、補鏈、強鏈為抓手,打造一批產業鏈有效銜接、上下游互為場景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串鏈,就是要圍繞車聯網和智能網聯汽車、生物藥、化工新材料等領域,聚焦產業鏈條關鍵環節,引育一批優質企業、重大項目,以點串鏈、以鏈擴面,打造一批新興產業集群;補鏈,則是圍繞集成電路、高端數控機床、高性能纖維及複合材料、醫療器械等短板領域,聚焦產業鏈缺失環節,開展補充式招商引資,推進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形成產業集聚的‘磁場效應’;強鏈,則是圍繞信息技術應用創新、海洋工程裝備、現代中藥、鋰離子電池等優勢領域,強化基礎設施、研發設計、品牌營銷等配套服務,內培外引、扶優育強,加快向‘微笑曲線’兩端攀升,提升產業集群的核心競爭力。”尹繼輝說。

  關鍵詞:創新

  《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到創新平臺建設,來自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的市人大代表張婷對記者說,實現創新生態共建是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今年的主要目標。

  據她介紹,圍繞天津“一基地三區”定位,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今年將瞄準先進製造研發所涉及的一些關鍵環節,開展共性技術研發和進一步的產業化應用。

  “我們將依託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級計算平臺,結合已建成應用的國家級工業雲平臺、服務型製造示範平臺和建設中的國家‘材料基因工程’專項平臺、人工智能開源開發平臺等,打造先進製造智能研發產業創新中心,緊緊圍繞先進製造在‘先進材料研發、先進產品設計、先進工藝優化、先進物聯運維’四個重點應用方向以及先進製造產業全鏈條創新,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張婷說。

  對市人大代表、泰達建設集團董事長華志忠來說,創新不僅僅是技術層面的,也意味著要樹立新思想,完善新機制,要引來和培養適合天津經濟發展的新產業、新業態,只有這樣,才能有效激發天津這座城市的內生動力。

  “比如說,《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要加快國企改革,基本完成市屬競爭類國企混改任務,這樣的目標和魄力讓我們更加堅信,儘管這一時刻天津面臨困難,但也孕育著希望。”華志忠說,“這份信心來自於近兩年我市在加快國企改革中的不遺餘力、愈難愈改。混改並不是不同所有制企業的組合,而是有效打破社會資源的壟斷,利用體制機制釋放城市經濟發展活力。目前,我市國企改革已經走在了全國最前列,只要堅定這條改革之路,天津必將成為北方最具活力、最值得期待的城市。”

  關鍵詞:人才

  “企業發展靠科技,科技要崛起,人才是必需的,而我們光電集團是‘海河英才’計劃的受益者。”市人大代表、天津光電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孫衛東對記者說。

  據孫衛東介紹,光電集團擁有一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這個技術中心除了天津本部外,還在成都、上海設立了分部,齊聚了300名技術人才,70%擁有碩士以上學歷,幾乎100%來自國內一流名牌大學。

  “‘海河英才’計劃的出臺,讓我們招收高端人才更為便利。我們在科研投入上,每年不低於銷售收入的8%,依靠這個投入,依靠我們企業的核心人才,近年來光電集團在光通信、無線電通信上形成了自己的核心實力,走在了全國同行業前端。作為華為的優秀供應商,我們與華為一起共同發展。2019年,光電集團主產業實現10%以上增長,全年銷售收入實現20億元以上。”孫衛東說。

  而對市人大代表、天津濱海高新區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單澤峰來說,把人才服務好,留住人才,才能真正做到持續強化人才支撐。

  “2020年,濱海高新區將推出不少於8萬平方米的高水平智能化公寓,對從北京成規模轉移來的企業和人才,提供拎包入住服務。下週一,在濱海高新區新片區,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中學、小學將同時開工建設,年內還將再開工一所學校和三所幼兒園,為區域提供優質教育配套。此外,明年我們計劃在區域內再配套建設1所至2所專業性醫院,讓企業在這裡發展,處處感受到天津的溫暖。”單澤峰說。

  單澤峰表示,走高質量發展之路,引育新動能,濱海高新區要力爭走在全市前列。“我們提出倍增計劃,力爭用三年時間,讓現有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型上市公司和雛鷹、瞪羚、獨角獸企業數量翻一番。國家安全自主可控、平臺經濟和圍繞高新技術的實體經濟三個產業方向,將是我們發展新動能的主要抓手,我們非常有信心在今年率先突圍,率先倍增。”他說。

  “這種勇氣和底氣,就如寒冬迎來春風,帶來新火種。”市人大代表、天津市南開國學促進會會長範權在解讀天津在經濟下行壓力下,提出傾心傾力引育發展新動能時說。

  範權表示,作為一名畫家,他要用手中的畫筆去記錄天津當下的變化。“今年我要創作一幅天津的全景式自畫像,從國家戰略、產業基礎、人文環境等方面記錄時代變遷,謳歌城市發展,用優秀的作品向建黨100週年獻禮。”他說。

(來源 :天津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