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5 《國家監察》講述的甘肅這件事,背後有啥故事


《國家監察》講述的甘肅這件事,背後有啥故事

“省扶貧辦對2014年以來轉發和制發的報表進行全面排查,發現各類表冊共55份,廢止其中的26份,並對剩餘的報表進行簡化。同時,把各部門掌握的數據核對後錄入已有的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實現信息共享。”隨著1月14日《國家監察》專題片第三集《聚焦脫貧》的播出,甘肅省紀委監委“一份監察建議書廢止26份扶貧報表”的做法,受到了廣泛關注。

事情還得從頭說起。

2018年9月初,甘肅省紀委監委第十審查調查室在初核扶貧領域問題線索的過程中,發現省扶貧辦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存在要求基層填報數據表格多、內容重複、部分數據統計口徑複雜繁瑣的問題。針對這個問題,該審查調查室組織人員深入基層進行了調研核查。

《國家監察》講述的甘肅這件事,背後有啥故事

“我們先後組織人員到定西、隴南、蘭州、張掖、金昌等市的十多個鄉鎮進行了專題調研,發現鄉鎮幹部把加班加點填報表冊當主業、上級考核評比把報表進度當態度,造成基層幹部在脫貧攻堅中抽不開身真幹實幹的問題非常突出。”省紀委監委第十審查調查室幹部李克雷介紹說。

“我們原單位(省檢察院)開展扶貧幫扶聯繫的地方是兩當縣,我們在進村入戶開展幫扶的時候,通過與當地鄉鎮幹部聊天,得知他們經常熬夜加班報表,平時根本抽不開身去進村入戶,更不要說幹些實事了。”省紀委監委第十審查調查室幹部李國方說。“不光是鄉村幹部填表,我們自己入戶也要填報很多的表,名目繁雜,並且很多內容是重複寫、反覆填,入戶幫扶的最主要任務竟然成了填表。”

隨著調研核查的深入,扶貧報表中表格繁雜、處處簽字、過度留痕、重複填報、數據共享率低等問題凸顯出來。

《國家監察》講述的甘肅這件事,背後有啥故事

針對發現的問題,省紀委監委於2018年10月9日向省扶貧辦發出《監察建議書》,建議省扶貧辦通過提高數據共享能力,解決數據重複填報、多頭填報、內容重複交叉的問題,儘可能減少基層上報數據工作,切實減輕基層工作負擔。

省扶貧辦收到《監察建議書》後,立即整改,利用近一個月的時間,對2014年以來轉發和制發的報表進行了全面排查,共清理出各類表冊55份,在徵求意見和研判的基礎上,廢止各類報表26份。

同時,省扶貧辦對剩餘的報表進行了簡化,並制定了數據採集的七個工作原則,從數據整合共享利用、系統生成、報送方式、採集先行先試等方面對數據採集工作進行規範。

省紀委監委宣傳部對這一典型做法深入採訪,2019年1月2日,在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以《一份監察建議書廢止26份扶貧報表》為題進行了報道,社會反響強烈。

2019年6月底,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宣傳部將甘肅省紀委監委向省扶貧辦發出《監察建議書》事例選為典型案例,列入《國家監察》電視專題片拍攝範圍。7月初,攝製組赴甘肅進行了採訪和紀實拍攝,先後採訪了省紀委監委分管領導和第十審查調查室有關同志、縣鄉扶貧幹部和省扶貧辦相關負責人,併到扶貧一線鄉、村進行紀實拍攝。

制發監察建議書,是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後紀檢監察機關開展高質量監督的利器。甘肅省紀檢監察機關堅守監督第一職責,及時總結監督檢查、審查調查、巡視巡察中發現的問題,深挖“病灶”,以案促改,有針對性地發出《監察建議書》,督促有關單位加強廉政教育、嚴格日常管理、堵塞制度漏洞、健全整改長效機制,切實在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下功夫。

監察建議書成為壓實主體責任的責任書。甘肅紀檢監察機關堅持“監督的再監督”定位,強化對行業系統單位履行監管職責的監督,針對突出問題,找準責任主體、壓實主體責任。比如,省紀委監委針對2017年至2018年全省農村低保、危房改造類違紀案件數量居高不下的問題,形成分析報告,向省住建廳和省民政廳發出監察建議書,要求深入分析查找原因,以真認賬、真反思、真負責的精神抓好整改落實。省住建廳和省民政廳認真履行主體責任,開展農村危房改造三年攻堅和低保信息核對工作,2019年全省查處低保和危房改造類問題同比大幅下降。

在甘肅,監察建議書還在推動有關地區和單位淨化和修復政治生態、加強和改進工作、堵塞制度漏洞等方面,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成為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履行監督職能的有效手段。

“截至2019年7月,全縣摸底上報虛報退耕還林(草)面積共2283畝,歷年已查處1290畝,收回違規資金33.7萬餘元,剩下將近1000畝要督促相關主管部門抓緊整改,舉一反三、防微杜漸……”針對歷年虛報退耕還林(草)面積的問題,隴西縣紀委監委向該縣自然資源局下發了一份監察建議書,要求其明確整改方向,制定整改措施,推動問題整改到位。

這份監察建議書“催”出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在接到建議書的5個工作日之內,該局就召開部門聯席會議,落實了負責人,整改行動迅速展開。截至9月16日,該局結合“一卡通”管理問題專項治理,主動說清、收回違規領取退耕還林(草)資金17.89萬元,並將整改建議上報縣政府,比監察建議書要求的時間節點還早了一個多月。

與此同時,派駐紀檢監察組也探索用好用活監察建議書,豐富監督手段,提升監督質效。

“省紀委監委提出的5條監察建議針對性強,整改工作必須擲地有聲、落實有效……”“監察建議不同於其他工作建議,具有法律效力 ,黨委和各部門一定要高度重視。”不久前省政府國資委召開的一次黨委會上,黨委和派駐紀檢監察組主要負責同志先後提出明確要求。隨後,省政府國資委辦公室立即將5條監察建議梳理分解成29項具體任務,制定了73條整改措施,一一明確責任領導、任務內容、時限、責任部門,強化整改責任落實。

很快,多項整改措施已相繼落實到位:約談相關企業領導,要求企業就黨建部門設置不合理、黨務幹部兼職過多問題拿出一攬子解決辦法;將完善國資監管機制建設作為國資改革的重點任務落實;將企業紀委主責不夠聚焦等問題列為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內容重點解決……

“我們將進一步探索監察建議書運用,通過這個小切口,督促責任單位履職盡責,彌補制度漏洞,扎牢制度籠子,推動以點帶面、標本兼治。”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甘肅紀檢監察網報道組 王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