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4 新型城鎮化創造高品質生活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群眾體會到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好處

省人大代表 晁沐

在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扶持下,湟源縣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民生經濟發展得以持續增長,縣城基礎設施改造項目基本完善,初步具備現代化城市建設所需面貌,新區建設也在穩步推進,招商引資工作更是取得了實質性的效果,對吸收就業和帶動周邊經濟發展起到了顯著作用。此外,本土企業和鄉土產業發展也是日新月異,實現了傳統向現代化的跨越式發展,產業化進程也是穩步推進,對帶動群眾脫貧致富起到了顯著的促進作用。就農村而言,基礎設施的改善帶來了鄉村遊、農家樂等一批經營項目,有效地改變著城鎮的面貌、人居環境以及城鎮人口的生活條件,廣大群眾深刻體會到了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好處,期望新型城鎮化建設帶來更多新的變化,共同打造幸福、和諧的社會。

(記者嚴進芳報道)

描繪出青海人更美生活圖景

省人大代表 汪芙蓉

作為省人大代表,作為西寧市民,我深感新型城鎮化建設不僅讓我們每個西寧人的生活更美、更便捷、更舒適,更是給青海人描繪出更加絢麗多彩的幸福生活圖景。

遠的不說,就拿位於多巴新城的童夢樂園、海洋館來說,就極大促進了多巴新城的城鎮化進程,並給很多行業帶來了發展機遇,更是給周邊居民、村民帶來了無限發展機會,增加了更多的就業崗位。附近不少曾經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村民們,就因童夢樂園、海洋館及各種新業態的湧現,爭相發揮個人所長有了自己的新職業,有的跑出租,有的當保安,有的在餐飲服務業打工,不少人還成為童夢樂園、海洋館的員工……生活,正在多巴新城居民和附近村民們面前打開多彩斑斕的畫卷,任他們去耕耘、去描繪,描繪出更美的幸福生活新圖景。

(記者得舟報道)

城鎮化發展圓了村民城裡夢

省人大代表 蘇生成

在全省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構建起以大城市西寧為中心,海東、格爾木、德令哈、玉樹、茫崖等中小城市和州府縣城為骨架,143個小城鎮為基礎的城鎮體系。西寧、格爾木、德令哈等城市率先發展,東部地區城市群、柴達木城市帶呈現加快發展態勢。城市從矮到高,城鎮從舊到新面貌日新月異,建設由點到面、由表及裡漸次推進,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建設成效顯著,建築水平不斷提高,綠化美化淨化亮化工程全面展開,我們的城鎮變得越來越美了。“人地錢”掛鉤政策持續健全,戶籍制度及住房、醫療、養老保障政策持續優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加速推進,農牧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擔機制初步建立,村民增收致富的渠道多了,錢袋子鼓了,在城裡買了房,圓了期望已久的城裡夢。 (記者嚴進芳報道)

城鎮化走在幸福加速度的路上

省人大代表 田小紅

作為省人大代表、作為西寧市民,我深感城鎮化使青海各族群眾收穫了滿滿的幸福感。

開車奔馳在青海高原,一座座高原特色小鎮讓人流連忘返,每座小鎮都彰顯著我省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進程新局面的堅實步伐。“到2020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8%……到202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2%,城鎮化空間發展格局更加完善……到2035年,全省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5%,城鎮化基本進入成熟期。”青海發出了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鏗鏘有力的聲音。眼下,我省城鎮化“一群兩區多點”的發展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多巴新城已然成為我省國家新型城鎮化的試驗區、青海省現代服務業的新高地、西寧市的城市副中心……我省新型城鎮化正走在“幸福加速度”的路上。

(記者得舟報道)

新型城鎮化給企業帶來新機遇

省政協委員 張東濤

規模體量的快速擴張,體系佈局的逐步成型,讓我們的城鎮變得越來越大,而支撐作用的日益凸顯也讓我省的城鎮發展越來越壯實。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促進了我省城鄉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給企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城鎮發展空間被拓寬,省內大量農村勞動力實現就地就近轉移,企業用工荒得以化解。此外,我們欣喜地看到城鎮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顯現。同時,青洽會、環湖賽、藏毯展等大型展會賽事品牌效應凸顯,中歐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行,陸續開通多條國際新航線,城市“朋友圈”不斷擴大,這些都讓企業走向更廣闊的天地,對新型城鎮化建設期待更高。

(記者嚴進芳報道)

新型城鎮化建設鼓了農民錢袋子

省政協委員 董玉邦

去年以來,全省不斷開創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新局面,越來越多的社會經濟活動向城鎮集中,支撐作用的日益凸顯也讓我省的城鎮發展越來越壯實,時至今日,青海人都感受到了這片土地上的巨大變化。

隨著全省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極大地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環境,安全飲水、道路交通、生活汙水、垃圾處理、上下水管網改造等基礎設施,以及老年服務機構、醫療服務機構、學校、文體活動中心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標準都有了大幅提高,街道寬了、路燈亮了、地面乾淨了,綠化使環境變美了,人居環境比以前有了明顯變化,人們的心情好了,生活幸福指數大幅提高。同時,新型城鎮化建設還提高了農民土地的流轉率,促進農業結構調整,有效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提高了農民的生活水平。

(記者徐順凱報道)

城鎮發展發生翻天覆地變化

省政協委員 何冰

放眼現在的青海,不禁讓人驚歎快速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星稀到棋佈,城鎮發展在這一歷史的進程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鉅變,也在推動經濟增長、社會發展、民生改善、民族團結、環境優化等諸多方面,發揮了巨大的牽引和助推作用。

推進我省新型城鎮化建設,是推動新青海建設的重要動力,我省新型城鎮化建設緊緊依託“一優兩高”戰略部署,結合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城鎮與鄉村各具其美、各具特色,宜居宜業宜遊成為新的發展趨勢,鄉村亮化綠化建設成為常態,創新機制、人文歷史、民族特色、地域特點成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特色。新型城鎮化建設推動了經濟增長、改善了人民生活質量、優化了生態環境、團結了各民族群眾,讓我們有了更加舒適的生活環境。

(記者徐順凱報道)

建起了安居樂業幸福家園

省政協委員 閆兆蘭

省委把新型城鎮化建設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在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中發揮著巨大作用。

我省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中,以統籌城鄉規劃為主線,推進城鎮科學規劃,重思路、重眼界、重水準,緊緊把握新型城鎮化建設工作著力點,緊扣“新型”的內在要求,在推動經濟增長、社會發展、民生改善、民族團結、環境優化、農牧區基礎設施建設等諸多方面,做出了可喜的成績,城鎮面貌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這讓我省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道路中腳踏實地,迎接未來城市群和城市間的協同發展,走出一條具有青海特色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道路,建設起各族群眾安居樂業的幸福美麗家園。

(記者徐順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