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9 2019中國科學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團隊公佈

2019年,中國科學院深化改革取得顯著成效,重大創新成果持續湧現——首顆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實驗衛星“太極一號”在軌測試、阿爾茨海默氏症新藥“九期一”上市、首臺國產碳離子治療系統批准註冊上市……在這些創新成果的背後,是一群把個人理想和追求主動融入祖國發展和民族復興偉業的追夢人。

為貫徹落實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進一步弘揚科學家精神 加強作風和學風建設的意見》,大力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樹立良好作風學風,中國科學院組織評選“2019年中國科學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團隊”,集中展示新時代中國科學院湧現出的先進典型,發揮身邊人身邊事的示範帶動作用,引導全院職工把愛國之情、報國之志融入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偉大事業中。經評選,張敬傑等8個個人和團隊獲得2019年“中國科學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團隊”稱號。

2019中國科學院年度創新人物

2019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公布

張敬傑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研究員

我國固體浮力材料過去長期依賴進口,極大制約我國深海科學研究、海洋資源開發及海疆安全保障。張敬傑等人潛心研究二十餘載,研製出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球和國產化固體浮力材料,成功應用於“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和“萬泉”號深淵著陸器,一舉打破發達國家技術壟斷,開啟了國產深潛浮力材料規模應用新局面。

上世紀90年代,剛剛參加工作的張敬傑跟隨導師宋廣智研究員一起開發了“軟化學”法制備空心玻璃微球的先進製備技術,使我國在該領域擁有了自主知識產權。

2004年,張敬傑擔起了課題組長的重任。當時,由於缺乏科研經費,很多研究和測試都沒有條件進行。沒有廠房,就到郊區去租,沒有設備,就自己動手研製、改造,沒有測試儀器,就去其他單位借用。就這樣,經過了近十年的技術攻堅,國產化固體浮力材料成功海試。

2012年,為進一步提高空心玻璃微球的強度,張敬傑帶領團隊奮戰在通州基地。當時正值寒冬季節,他們在沒有暖氣的艱苦條件下吃住在廠房,每天早上起床後要先燒一壺熱水,把冰化開後才能配溶液、做實驗……就這樣連續工作了4個月之久。

2016年12月,張敬傑團隊將固體浮力材料交付“深海勇士”號潛水器總體集成,使我國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具備從生產核心原材料到構件加工的全鏈條固體浮力材料開發能力的國家。

2019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公布

黃仕強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從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哈佛大學醫學院畢業的黃仕強絕不是隻會“死讀書”的尖子生。2013年,實驗室裡的一次偶然讓他找到了“青春”基因的奧秘:存在於成年哺乳動物體內的Lin28能讓多種受創細胞組織迅速修復,甚至能促進細胞線粒體新陳代謝。這一發現有望在未來協助對抗老年退行性疾病

2016年,黃仕強在幹細胞代謝領域再下一城。在癌症患者中,80%的人都會出現惡質性病變,發生肌肉萎縮。黃仕強發現,脂肪酸過度氧化是導致肌肉萎縮的關鍵原因,他的研究過程為尋找治療靶點提供了代表性思路。

迄今為止,黃仕強有多項成果發表在《科學》《細胞》《自然—醫學》等國際主流刊物上,發表SCI論文總計37 篇,累計被引用超5000次,並擁有兩項國際專利。

儘管在新加坡長大,從小受祖輩薰陶的黃仕強一直對中華文化抱有濃厚興趣。

2017年,黃仕強踏上故土,在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組建起自己的研究團隊,手把手帶學生。目前,36歲的他帶領的團隊平均年齡只有26歲,面對中國即將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的現實狀況,他們立志刻苦鑽研,解密肌肉衰老等退行性

疾病的機理,探索肌肉再生的奧秘,為人類健康貢獻力量。

2019中國科學院年度先鋒人物

2019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公布

陳和生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從1978年進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高能所),陳和生就與高能物理結下了不解之緣。

1998年夏天,陳和生出任高能所所長。當時正值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乃至高能所發展陷入困境之時,陳和生臨危受命,帶領團隊進行了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使其成為國際上最先進的雙環對撞機之一,為保持和發展我國在粲物理研究領域的國際領先地位奠定了堅實基礎。

2006年5月,中國散裂中子源選址東莞市大朗鎮,距離高能所北京本部2000多公里,從此,陳和生開啟了兩地奔波的生涯。擔任工程指揮部總指揮和工程經理的他帶領隊伍闖過了無數工程難關。

一次,隧道滲水使土建工程拖後了一年多時間。為了確保向國家承諾的工期“後牆不倒”,陳和生帶領團隊,採取了一系列特殊措施:通用設備的安裝調試與土建施工交叉進行;將本應直接安裝到隧道的設備先在地面大廳安裝調試好,等隧道完全建成後再運到隧道里重新安裝。

在2016年底舉行的項目國際顧問委員會年度會議上,與會外國專家紛紛感嘆項目建設的“中國速度”,“難以想象你們在短短一年完成了如此大量的工作”。2018年8月23日,中國散裂中子源工程項目通過國家驗收,隨之正式投入運行。我國首臺散裂中子源終於建成了!

目前,已過古稀之年的陳和生又參加了我國2035年大科學裝置發展路線圖的規劃,一幅更加壯美的科學畫卷正在他的身後徐徐展開。

2019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公布

楊國偉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研究員

1997年,楊國偉第一次在日本坐新幹線,“太快了,真是太快了!什麼時候中國能有這麼快的列車就好了!”楊國偉回憶起1985年春節,他從婁底到邵陽,100公里的路,他在火車上居然坐了24小時。

2008年,中國高速列車自主創新聯合行動計劃項目正式啟動。楊國偉的團隊接到的任務是高速列車氣動外型測試,需協助廠家將日本時速250公里的列車提升到380公里。

這項任務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是如何在短時間裡將列車模型速度提起來。一次次嘗試卻無一成功,在人生最艱難的時刻,同事楊乾鎖建議他採用壓縮空氣間接加速技術,實驗終於成功。

速度起來了,剎車的問題又來了。一個偶然的機會,楊國偉路過石景山遊樂園,高速翻滾的過山車瞬間剎車的一幕吸引了他。很快,運用磁鐵產生非接觸阻尼力讓高速行駛狀態下的列車模型瞬間剎車的解決方案誕生了。

隨著“提速”“剎車”問題的解決,楊國偉團隊相繼解決了平臺的自動控制、模型復位及測量技術等一系列難題,團隊參與的“京滬高速鐵路工程”項目獲2015年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承擔的“高速列車空氣動力學優化設計及評估技術”項目最高實驗時速超過600公里,為我國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車設計提供了支撐數據。

中國高速鐵路大發展的十年,也是楊國偉團隊攀登研發的十年。十年來,楊國偉和他的團隊一路向前,已經成為高速列車空氣動力學研究的引領者。

2019中國科學院年度感動人物

2019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公布

孟憲紅 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研究員

在若爾蓋高原這片面積近3萬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於3500米、儲存近30%黃河上游來水量的區域,中科院若爾蓋高原溼地生態系統研究站站長孟憲紅負責建立了分佈式多年連續水—土—氣—生全天候監測系統。憑著女性獨有的細膩和堅韌,她用兩年時間完成對原有監測佈局的完善和升級,實現了不同下墊面多要素的綜合監測。每一次土壤採樣,需要分別選取有無植被的樣地,利用環刀等工具,在每個樣地挖出深度不小於60釐米的土坑,自上而下依次取大罐和小罐土樣各5份;之後在實驗室進行樣品測定分析,對比有無礫石、根系土壤的水熱特徵差異等,以揭示其對土壤水熱性質的影響。

從博士畢業到參加工作,再到獲得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孟憲紅用了10年時間,這離不開她對自己近乎苛刻的嚴格要求。她苦心鑽研,發揚犛牛精神,面對困難披荊斬棘、甘於寂寞、不驕不躁,把科學研究當作自己的生命,用勤奮鋪就科研之路、用韌性點燃科研之旅。

十幾年來,孟憲紅懷揣最初的夢想,不忘初心,為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保護和三江源國家公園的建設提供科學依據,呵護“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體,服務絲綢之路經濟帶生態文明建設,為區域生態安全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和決策支持。

2019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公布

李世英 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援疆幹部

2011年初,李世英響應中科院黨組援疆號召,從中科院大連化物所出發,前往天山北麓的“戈壁明珠”——新疆石河子市,擔任新疆天業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面對企業發展需求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他帶領工人成功打通電石爐尾氣高濃度一氧化碳變換技術的全工藝流程。2012年,順利建成5萬噸乙二醇和3萬噸1-4丁二醇生產線。2014年,天業集團25萬噸乙二醇和20萬噸1-4丁二醇生產線也相繼順利投產,助力天業集團率先走出一條綠色升級發展之路。

2018年,他將大連化物所最新技術引入天業集團,促成雙方120萬噸合成氣制乙醇項目實現成功合作,極大提升了新疆化工產業鏈水平。

八年來,李世英為天業集團培養了82名工程碩士研究生,積極促成和邀請國內外知名科學家、技術專家來新疆舉辦每年一屆的新疆天業煤化工論壇。2019年,他積極促成大連化物所與天業集團合作建立石河子遼疆工業研究院,推動遼疆兩地合作達到新高度。

從2011年到2019年,這名來自遼寧的援疆幹部連續5次申請援疆延期,像釘子一樣紮根新疆。這八年,是李世英遠離家鄉、對家人愧疚的八年,是不忘

初心、牢記使命的八年,是胸懷祖國、青春永駐邊疆的八年。

2019中國科學院年度團隊

2019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公布

國家天文臺“中國天眼”FAST團隊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是國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是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被譽為“中國天眼”。《科學》雜誌曾4次報道FAST進展,《自然》把FAST落成啟用列為2016年全球產生重大影響的科學事件。從

1994年提出構想,到2016年落成啟用,再到完成調試並取得一系列科學成果,FAST團隊歷經25年紮根貴州大山深處,用實際行動詮釋了“追趕、領先、跨越”的精神。

“中國天眼”FAST擁有3項自主創新:一是利用貴州天然喀斯特巨型窪地作為望遠鏡臺址,二是自主發明了主動變形反射面,三是自主提出輕型索拖動饋源支撐平臺和並聯機器人。在FAST團隊共同努力下,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取得了突破,實現了中國大科學工程由跟蹤模仿到集成創新的跨越。同時,FAST全新結構和苛刻的技術要求,推動了中國眾多高科技領域的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同時也促進了西部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這些都離不開默默奉獻的FAST團隊的辛勤付出。

FAST的建設和調試工作涉及天文、力學、結構、測量、控制、電子學等多學科領域,具有強交叉學科特點。自2011年開工建設伊始,FAST團隊全體人員肩負起望遠鏡現場建設重任,開始了異地堅守、舍家為業的奉獻之旅。從工程建設到開展調試,FAST團隊人員始終駐守望遠鏡現場,每個月都要保證26天以上駐場時間,長期與家人分居兩地。FAST團隊經過不懈努力,快速實現瞭望遠鏡的系統集成,提前完成了功能性調試任務,並在兩年時間內完成了各專業組的驗收。

2019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公布

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深海探測技術研究團隊

“海鬥深淵”專指海洋裡深度大於6000米的海溝區域,是地球上人類認知最少的一個生態體系,也是當前海洋領域的前沿熱點,而裝備技術則是探索深淵面臨的最大挑戰。在中國科學院先導專項支持下,深海探測技術研究團隊通過系列關鍵技術攻關,成功研製了我國首套7000米、11000米級深淵著陸器,為我國深海科考進入萬米時代做出重要貢獻,搭載多型國產材料、能源及傳感設備完成海上試驗,取得了多項國際領先科考成果。

中國科學院2014年部署啟動“海鬥深淵”研究計劃,深淵著陸器是其中核心裝備之一。面對技術難度大、基礎薄弱等困難,研究團隊大膽創新、敢於突破,在耐超高壓密封技術、著陸器控制及探測技術方面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

2016~2018年,團隊攜深淵著陸器參與了“探索一號”船的3個深淵科考航次,每一次都面臨不同挑戰。在海上遇到的問題通常都是疑難雜症,但團隊從不輕言放棄,為了不影響航次整體計劃,即便是在惡劣的海況下暈船,即便是通宵達旦,也會咬牙堅持。

從不滿足完成既定海試任務,這是深淵科考的精神。為儘可能滿足科學家的研究需求,航次期間但凡有空閒時間,深海團隊都會安排深淵著陸器進行作業,忙的時候幾乎是連軸轉,困了就找個角落眯一會兒。在如此高強度作業下,團隊依然可以做到忙而不亂、不出差錯,這是多年海上作業歷練出的品質。

近5年裡,著陸器已累計完成184次下潛作業,其中26次超過萬米,獲得了豐碩的科考成果,其中多項成果為國際首次。

這是一支年輕的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2歲。他們富有激情、充滿活力和創造力,以敢闖敢試的拼搏精神、無畏艱辛的奉獻精神、開拓進取的創新精神,展示了新時代青年科技工作者應有的風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