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996就是壓榨?薛兆豐戳破背後真相:我們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簡歷打工

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錢心燕 ”。

在奇葩說第六季裡,有一期辯題是,“喜歡的工作總是996,我要不要886?”

蔣兆豐在回答的時候,用經濟學和博弈論的幾個觀點來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他的回答十分理性,用一些簡單的例子,說出了每一個人在職場中不得不面對的殘酷真相。

996就是壓榨?薛兆豐戳破背後真相:我們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簡歷打工

身邊有人會勸你,作為一名打工者,這麼拼只是為老闆賺錢,值得嗎?與其996累壞自己的身體,不如多給自己點休息時間。

他們就像那些在考試前,勸你臨時抱佛腳沒有用處還不如早點睡覺的人,轉過身自己該複習的一點也沒落下,最後在你考砸的時候,還要一邊拿著自己耀眼的成績單,一邊在安慰你。

不管你看得清也好,看不清也罷,現實一直在推著你走,任你拼盡全力,也仍然無法改變現狀。

事實就是這麼殘酷,你卻只能在生活中慢慢領悟。 到底要不要加班,如果你看不清這三點,就永遠不可能成為有價值的人。

1、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在為自己的簡歷打工

996就是壓榨?薛兆豐戳破背後真相:我們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簡歷打工

有人認為打工都是在為老闆賺錢。老闆給多少錢,自己就做多少事。在工資沒有給足的時候,996的工作模式其實就是一種剝削。

這樣的公平交易的思維模式,雖無錯,卻容易讓自己陷入一種打工者心態中。

要明白一點,老闆永遠不會主動先給你超出你表現價值的酬勞。

只有當你的價值在提高時,他們才會考慮給你加薪給你升職。

而蔣兆豐說的,為簡歷打工,其實指的就是為提升自己的表現價值而工作。

你待過哪家有名的大企業,擔任過什麼重要的崗位,經歷過什麼重大的事件和項目,有哪些在工作中獲得的能力和經驗……這些都是寫在你簡歷裡,能夠體現價值的東西。也只有這些表現出來的價值,才能讓你獲得更高職位和薪酬。

跳出固定的思維模式去看待加班這件事情,如果它是有意義的,能提升自我價值的,那麼它就是對自己有效的工作時間.

2、我們要提高自己的相對價值,形成自己的議價能力

996就是壓榨?薛兆豐戳破背後真相:我們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簡歷打工

蔣兆豐在提到996加班制度的時候,提到了博弈論的觀點。

不是老闆想讓你加班,你就會去加班。這其中有部分因素,是由於別的員工的存在,產生了競爭,在這種競爭的壓力下促使你選擇了加班。

在現實的環境中,我們無法改變這種競爭,因此只能提高自己的相對價值。

也只有當自己價值提升之後,才會由完全被選擇的那方,變成有其他選擇的主動方。

當我們有了其他更好的選擇,這時候才有了和老闆提升職加薪拒絕996的議價能力。

而要提升自己的議價能力,則又迴歸到了如何提升自己價值的問題上。

有的人拒絕加班文化,完全是因為時間的不合理利用。他們認為效率高比時間長更重要,其實兩者都很關鍵。

996就是壓榨?薛兆豐戳破背後真相:我們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簡歷打工

在提高效率之後,可以把多出來的時間用在提升工作技能上,而由於工作能力提高,平時處理業務的效率又能跟著提高。慢慢地,在職場上就會進入一種良性循環的狀態裡。

要想提升自己的價值,只能通過主動去學習,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不斷歸納總結形成自己的工作,方法在良好的狀態中獲得進步的反饋。然後又帶著這種良好的反饋,進入下一次的主動學習當中。

3、這個社會上只有我們自己能救自己

996就是壓榨?薛兆豐戳破背後真相:我們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簡歷打工

有句話說,上帝只救自救者。

有人抱怨職場的現實是這樣的殘酷,不上進要捱打,上進又是自虐。

但其實李誕在這期裡有一句話,“生活中有一些苦,是不得不吃的”。

沒有人想加班,但是現實讓你不得不加班。

與其一再抱怨,不如改變自己的心態,迎難而上。

996就是壓榨?薛兆豐戳破背後真相:我們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簡歷打工

從一個被動剝削的狀態中抽離出來,哪怕剛開始你只是在主動捱打,但已經完成了改變的第一步。只有完成第一步,接下來才能談及如何改變現狀的方法。

同樣的996,有人受不了壓迫選擇跳槽,也有人麻木地接受敷衍著工作,但也有人選擇暫且承受,完成自我價值的積累後翻身躍到高處。

每個人都有自己選擇的權力,但是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選擇承擔結果。

別人可以替你考慮,但能拯救你的人,卻只有你自己。

有種無奈叫做,“你不拼,而別人都在拼”。落後就要捱打,要想在職場中獲得成長,必須脫離消極的惡性循環。只有從從被動競爭,轉變成主動賽跑,才能真正走出被剝削的階層,擁有自己的選擇權。

對於996工作式加班,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文章下方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