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6 寶寶的出生順序會影響性格?並非迷信,老大傻老二奸有據可循

在多胎家庭中,孩子們難免會被親戚好友在各方面進行對比。

人們總說“老大傻,老二奸”,這種“坊間傳言”給家中的老二無形中標註了了“圓滑”、“世故”、“看人下菜”等固定標籤。

寶寶的出生順序會影響性格?並非迷信,老大傻老二奸有據可循

這種說法真的只是“謠言”嗎?

陳莉(化名)是一名退休教師,也是擁有兩個兒子的媽媽。多年的教育經驗讓她發現,民間所說的“老大傻老二奸”其實是非常對的。

就拿陳莉自己來說,大兒子性格正直老實,耿直倔強,小時候哪怕犯錯被揍的時候,也是皺著眉頭一聲不吭,更別想從他嘴裡聽到一句服軟的話,遇到困難也總想著自己扛不願讓父母知道。

長大後在接人待物方面,也是有一說一,不懂圓滑和人情世故,有的人覺得他正直,但有人卻覺得他“傻”。

老二不一樣,小兒子從小嘴巴就甜,是大人眼中的“小機靈鬼”,經常哄得父母長輩們哈哈大笑,而且特別會察言觀色,當大人一個眼神或者臉色不對的時候,他便溜之大吉,平時也喜歡給父母撒嬌示弱,這種性格也讓他更受父母的寵愛,在工作場合也混得如魚得水。

其實仔細觀察我們身邊的二胎家庭,“老大傻老二奸”這種現象的存在率還是非常高的。

▊那麼,為什麼會造成這種現象呢?

◑成長環境不同導致的性格差異

在老大的成長過程中,父母大都是隻圍著他一個人轉,沒人與他“爭寵”,有了弟妹後,作為“大哥大姐”,他們要早早承擔起更多責任,也更加守規矩、懂服從。

寶寶的出生順序會影響性格?並非迷信,老大傻老二奸有據可循

而老二打出生時就有一個天生的“競爭對手”,也許是遵循了自然界中“適者生存”的規律,在成長中更早的學會“察言觀色”,不僅要討好父母,還要討好兄長。

而且作為家中的“老么”,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受到的壓力和關注相比老大更少,犯錯時也經常受到兄長姐姐的庇護,因此性格比老大更外向、更圓滑。

◑父母教育經驗不同導致的差異

俗話說,“頭胎照書養,二胎照豬養”。

在教育老大時,大多數父母都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回”,於是在要求老大時會更嚴格,對老大的期望會更高,這種高標準嚴要求的教育方式下,老大會格外在意是否達成了父母的期望,在成長中也會更謹慎、保守。

而教育老二時父母們已經有了一些育兒經驗,同時會把教育的責任分一些給老大,來減輕父母的教育負擔。加上大人們都更疼最小的孩子,在老二的教育方面,更多的父母選擇“順其自然”,因此老二成長的更自由、更自我。

▊作為父母,面對孩子們迥異的性格,我們如何平衡孩子間這種差異呢?

▶拿掉偏愛,做到“一碗水端平”

有了二胎後,老大的情緒多多少少都會受到影響。他們會在心裡產生“有了弟弟妹妹會不會不愛我了”這種疑問,面對父母對弟妹的關愛,老大也會“吃醋”。

寶寶的出生順序會影響性格?並非迷信,老大傻老二奸有據可循

如果這時候父母們仍偏愛老二的話,很可能會造成老大內心的不平衡,加重他的失落感,久而久之會形成冷漠、自卑的性格。

因此,為了兩個孩子的健康成長,在面對二胎時,父母們要做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切不可讓愛的天平失了衡。

▶正確面對性格差異

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一樣,每個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父母們要正視孩子們性格的差異,不論是內向或開朗,“傻”或“奸”,都不應該用自己的喜好去評價他們而是要做到不同性格,相同付出。

▶多關注孩子的心理變化

在現代這個快節奏的社會中,很多父母在帶孩子方面也變得馬虎起來:在學校有老師教,吃飯有小飯桌,做作業有輔導班…總是藉口工作忙而忽視了孩子們的心理輔導。

在孩子們的成長中,心理輔導要比課業輔導重要的多。父母們應該多聆聽孩子的內心,當孩子們遇到心結時主動詢問並幫助他們走出心結。這樣才能讓孩子們成長得更健康、更順利。

寶寶的出生順序會影響性格?並非迷信,老大傻老二奸有據可循

今日話題:你是怎麼看待“老大傻老二奸”這句話的呢?快來評論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