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汽車人」邊緣化車企的至暗時刻

「汽車人」邊緣化車企的至暗時刻

如果汽車市場的不景氣還將如預期的再延續兩年,汽車業內的債務危機將繼續深化。市場經濟規律將發揮正常的“清理”作用,而不必擔心被“看不見的手”繼續扭曲。

日前,特斯拉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文件,披露在12月19日獲得中國“銀團”90億元人民幣擔保貸款授信,抵押物是上海臨港工廠的土地和廠房。另有22億無擔保循環貸款,以償還今年早些時候的借款。

據悉,“銀團”成員包括工行、建行、農行、浦發。馬斯克收到的“聖誕禮物”促使特斯拉股價飆升到歷史高位。


新勢力與銀行不搭

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蔚來、威馬和小鵬為代表的汽車新勢力,2019年幾乎都在為融資而奔走。他們瞄準的融資渠道,並不包含國資銀行和地方政府的融資平臺。後者可以向特斯拉提供優惠利率的貸款,但不會給予新勢力同樣的禮遇。有人將其歸結為特斯拉在特殊時期、特殊背景下的明星效應。

「汽車人」邊緣化車企的至暗時刻

其實從更簡單的資本安全角度考慮,特斯拉的業務前景、營收預期和產品本身,都經歷了全球電動車市場的長期考驗。向其提供貸款,特別是有擔保貸款,風險並不大,而新勢力還缺乏類似的自我證明。新勢力們更習慣於將目光投向風投和私募,以及科技公司大佬組成的投資基金,甚至海外融資。他們也根本沒有寄希望於國資銀行。

新勢力們靠風投資本起家,對銀行沒有路徑依賴是可以理解的,兩者道不同不相為謀。風投和國有銀行,對投資價值與風險的認識,是絕然不同的。但是以往更依賴銀行的民營車企,2019年大多也放棄了“被救濟”的幻想。這是為何?


債券違約新紀錄

銀行的風控邏輯當然是晴天送傘、雨天收傘。不過,即便大多數民營車企在規模上小於國資背景的車企,但其仍然在吸納勞動力、支撐地方汽車產業鏈條、繳納利稅、充當地方規模企業招牌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按照慣例,他們遇到資金週轉問題的時候,地方政府會責成銀行對其進行資本支持。

「汽車人」邊緣化車企的至暗時刻

但是,今時不同往日。在最近的幾周當中,國內企業違約規模已經達到1300億人民幣,刷新了去年1220億元的記錄。

其中,近年來迅速擴張的民營企業積累了大量債務,一直是企業危機爆發的核心;而國有企業亦未能獨善其身,國有大宗商品交易商天津物產集團最近美元債券違約,規模達28.5億美元,這打破了人們的預期。此前,“國企”、“平臺交易商”、“美元債券”幾個標籤意味著剛兌。現在,金字招牌已經褪色,傳說的白衣騎士並未到來。

金融觀察家們認為,“影子銀行”的收縮,意味著其影響範圍內的信貸渠道明顯收緊。一方面資金供應過剩,另一方面企業資金鍊吃緊,甚至違約。


金主不再護盤

在這樣的氛圍下,更早迎來危機的民營車企,幾乎沒有希望拿到緩解債務的資金,任由此前的借款逾期、企業債違約;而緊張的供應商則不約而同地停止供應零配件,同時加緊了追索貨款的步伐,此舉直接導致部分車企停工,勉強運行的生產線則靠庫存維持,如果沒有資金紓困,距離停工最多也不過一個月,因為重要零配件標準庫存也大致是一個月的水平。

「汽車人」邊緣化車企的至暗時刻

何況,整車市場大幅放緩,即便生產出來,也可能銷不出去,加重了企業現金流的枯竭。兩相擠壓,企業進入事實上的破產保護邊緣。

民營車企此前仰賴的地方政府,為什麼不再護盤了?一方面,地方債務已經達到較高的水平,國外的說法是從40萬億到60萬億元人民幣不等,相當於GDP的40%-60%(2019年GDP可能99萬億元左右)。地方政府自己債臺高築,正在想辦法減少開支、增加稅源,對企業紓困,哪怕是此前寵愛的車企,也有些力不從心。

而國有銀行則進一步擺脫了地方政府行政命令的控制,總行對各地分行的垂直控制能力則大為增強。標準日趨統一的風控系統,在面對經濟減速的局面,可能更偏向於保守。少數大型國有企業受影響較小;而民營企業,無論它此前拉動多少地方經濟,吸納了多少勞動力,作為“乾兒子”,自然無法在這節骨眼兒上和“親兒子”爭寵。


華泰與龐大,時不同,運不同

今年10月初,平安銀行疑似內部郵件,要求對獵豹、力帆、華泰汽車和眾泰汽車的貸款情況進行排查。此舉被認為是這幾家企業風險達到破產程序邊緣的信號。當然,這4家車企分別發聲明否認。

「汽車人」邊緣化車企的至暗時刻

其中,華泰的危機更趨表面化。夏天的時候,華泰三大生產基地停產、欠薪、債務暴雷,已經有銀行因債務糾紛,請求法院凍結華泰及其實控人張秀根的財產。華泰惹上的債務官司正在迅速增加。

7月底,華泰的公募債就已違約。華泰在2018年底有息債務高達298億元,總資產則為545億元,資產負債率“只有”54.6%,遠低於經營不景氣的其他車企。有些地方國有車企的負債率高達74%,但仍然活蹦亂跳。可見負債率不能說明問題。

關鍵是債權人不信任張秀根家族,認為其募資未實際進入汽車生產,而是被挪用。該家族同時擁有房地產業務。在2015年-2016年間,華泰半年就融資70億元,購入銀行股權、土地,進而質押二者再融資,上槓杆,債務大幅擴張。

2016年10月之前,華泰發債70億元(3只公募、2只私募)。發債用於償還金融借款和補充運營資金,系典型的拆東牆補西牆。這5只債券很可能全部違約(私募不屬於披露範疇)。

「汽車人」邊緣化車企的至暗時刻

截至2018年底,華泰抵押了105億元的房產土地設備、35.8億元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華泰汽車所持子公司股權也幾乎全部質押給銀行。

現在2019年底即將到來,這些抵押資產已經岌岌可危,華泰沒有收回這些資產的希望。

華泰的困境,在邊緣化的民營車企中有代表性。某北京大型信託公司風控部認為,華泰汽車的資金投到哪兒並不清楚,而且主業做得實在不行,最後沒有放款。這就是說,無論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還是地方政府,不可能再提供資金給華泰。

華泰的自救方案,是引入戰略合作伙伴。富力集團曾被列為緋聞對象,但外界不知曉進展。傳言的向新勢力出售汽車生產資質,也沒有下文。留給華泰的時間不多了。

「汽車人」邊緣化車企的至暗時刻

而更早陷入危機的龐大,則被債權人和河北省政府、唐山市政府、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成立的“債委會”保護起來。後者聯合承諾不單獨對龐大訴訟、查封扣押資產,恢復授信敞口,執行兩年緩衝期、停止罰息,所有涉及到龐大的訴訟、審理、案件執行都會集中到唐山法院進行,代價是龐大接受“指導運營”。

雖然龐慶華表示,即使貸不到款,但抽貸、罰息、催債都停止了,龐大仍然可以靠賣掉優質資產,大幅戰略收縮、保住主業現金流的方式渡過危機。

龐大危機從2018年初爆發到9月趨緩。華泰則沒有這麼好的運氣,2019年底的新規則,看上去是讓其自生自滅。

如果汽車市場的不景氣還將如預期的再延續兩年,汽車業內的債務危機將繼續深化。此前“殘而不死、死而不僵”的奇觀,多少拜金主所賜。現在指望沒有了,我們將看到邊緣化的整車企業以及受到牽連的供應商成批次倒下。市場經濟規律將發揮正常的“清理”作用,而不必擔心被“看不見的手”繼續扭曲。(文/《汽車人》黃耀鵬,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聲明】本文系《汽車人》獨家原創稿件,版權為《汽車人》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