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高管涉案、深交所四問 新華聯文旅年關難過

一筆逾期的3億拆借款,一份深交所的問詢函,透露出新華聯文旅的窘迫處境。

新華聯文旅(000620.SZ)年關有點難過。

先是12月23日,新華聯文旅公告稱,原董事長兼總裁蘇波因個人問題在公安機關協助調查。就在蘇波被帶走的前一天,他剛剛被免去董事長職位,公司副董事長李建剛暫行董事長職務,董事會改聘苟永平為公司總裁。

兩天後,新華聯文旅又收到了深交所發來的問詢函,措辭嚴厲連發四問,要求新華聯文旅解釋企業的資金安全、債務風險和股權質押等關鍵問題。

這起問詢起因是,2019年11月新華聯文旅控股股東新華聯集團下屬的財務公司3億元同業拆借款項逾期,債權方湖南出版財務公司已經起訴,引發資本市場對新華聯集團整體資金鍊的擔憂。

2018年以來,涉及文旅產業的房地產企業屢遭危機,萬達出售文旅資產“回血”、山水文園集團裁員欠薪,地產業務“反哺”效果減弱的新華聯文旅,會成為最新一例典型嗎?

資金鍊吃緊疑慮

2019年12月24日,中南傳媒(601098.SH)公告顯示,其子公司湖南出版財務公司與新華聯財務公司於11月成交兩筆同業拆借業務,共計3億元人民幣,業務到期後,新華聯財務未按約定履行還款義務。

截至深交所發函,新華聯財務公司已清償本金2000萬元,尚欠本金2.8億元,由新華聯集團承擔連帶清償責任,湖南出版財務公司已將新華聯財務公司及新華聯集團提起訴訟。

實際上,企業之間的資金拆借是常見的短期融資行為,僅不到3億元的頭寸,新華聯財務公司卻未能如期償付,被一些投資人士認為暴露了整個集團面臨的財務風險。

隨之到來的深交所的問詢函,進一步加深了疑慮。

問詢函提出,新華聯文旅與新華聯財務公司存在資金往來,要求其說明在新華聯財務公司的存、貸款情況,並結合現狀分析在新華聯財務公司存款的安全性,可能存在的風險以及是否具有相應的防控措施。

同時,深交所要求新華聯文旅說明公司的資金情況,是否存在貨幣資金使用受限的情況,以及有息負債的類型、金額、期限、償付安排;是否具備足夠債務償付能力,是否存在流動性風險,等等。

事實上,近三年來,作為新華聯集團旗下的文旅產業載體,新華聯文旅的轉型之路並不順暢,特別是公司的資金鍊一直承壓。

2019年三季度末,新華聯文旅賬上的流動負債高達283.95億元,非流動負債為193.63億元。而與之相應,同一會計期間內,企業的營業收入為56.25億元,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63億元,扣非淨利潤3759萬元。

為了維持企業的正常運轉,新華聯文旅和新華聯集團都在想方設法融資。2019年7月,新華聯文旅披露稱,新華聯集團對其持有的6.55%的股份進行質押,用以向渤海銀行鄭州分行進行融資。

至此,新華聯集團累計質押的股份比例已達到其持有總數的97.7%。在一些業界人士看來,這就是企業資金異常緊張的標誌之一。此外,2019年8月30日,新華聯集團出售萬達影視“套現”,亦被看作是回籠資金的表現。

無地產,不文旅?

新華聯集團創立於1990年,歷經三十年的發展,涵蓋了文旅與地產、礦業、化工、石油、投資與金融等多個產業板塊,總資產超過1300億元,集團的掌舵者傅軍也被譽為“多元化獵手”,並曾出資5000萬美元投資樂視超級汽車。

新華聯集團旗下的不動產股份有限公司,早年以房地產業務起家,1996年成功登陸深交所,2016年正式轉型文旅產業,由“新華聯不動產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為“新華聯文化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新華聯文旅旗下共有長沙銅官窯古鎮、四川閬中古城、蕪湖鳩茲古鎮、西寧新華聯童夢樂園四大旅遊景區。

文旅產業天然具有回報期長、資金沉澱重的特點,仍需依靠房地產業務輸血,但近年來,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國內地產市場也不再景氣,包括新華聯文旅在內的文旅公司均陷入困境。

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新華聯文旅的蕪湖鳩茲古鎮、西寧新華聯童夢樂園和長沙銅官窯三個項目合計投入高達123億元,差不多相當於2018年全年的營業收入,而新華聯文旅的收入來源中,房產相關業務仍牢牢佔據60%以上。

業內多有類似案例。近年來,國內地產企業亟需轉型,尋找新的業績增長點,各種“房地產+”概念,特別是“地產+文旅”的模式成為熱門風向。

例如,2014年以來,山水文園集團在缺乏經驗的前提下,激進拿地和佈局文旅項目,在浙江、江蘇、重慶等地打造十多個主題公園,隨著2019年樓市調控力度加大,多個渠道的融資政策收緊,山水文園陷入大手筆裁員、兜售資產、股權凍結的漩渦。

同樣,今年徹底投身文旅地產的陽光100中國(02608.HK),股價和業績齊跌、現金流緊縮,前11個月僅完成全年目標的一半,靠出售項目提升經營業績和利潤。

在一些受訪專家看來,有的企業依然把文旅當作一個可以賺快錢的行業,而文旅項目都是需要慢慢培養口碑、進行產品打磨的,項目早期的現金流往往不能覆蓋運營成本的,需要長線的資金支持、經驗豐富的操作團隊和一整套可行的商業模式。

“文旅一般都是開發商拿地和去化的噱頭,很少有能真的自持和運營的。”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評價說。

2019年曾被新華聯確立為“文旅運營年”,蘇波也提及可能會通過“參與混改或者引入戰投的方式”度過地產艱難期,但隨著蘇波去職,這些設想暫時都無法落地了,他曾公開說:“五六年前人們說房地產不好過,但真正‘過冬’是在今年。”

有媒體報道稱,蘇波系牽涉內部腐敗問題。12月30日下午,《財經國家週刊》記者撥打蘇波的手機,欲求證相關消息,但電話已無法接通。

記者嘗試聯繫新華聯文旅公司方面,截至發稿,也未獲得回應。

本文源自財經國家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