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年終盤點」2019深圳人工智能大事記

背靠製造業、服務業發達的珠三角地區,有城市群的整體性優勢,在高新技術產業成為主導產業的情況下,深圳的AI產業得到了各方面的支持,使AI產業能更好的與優勢產業結合並加速落地。

作為廣東人工智能的主要聚集地,深圳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擁有完整的產業鏈,在大數據、雲計算、互聯網、物聯網和半導體產業,特別是集成電路設計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實力,擁有像華為、騰訊、平安等一批從事人工智能方面的領頭企業,在發展人工智能方面具有明顯優勢。那麼,2019年,深圳在人工智能賽道上有哪些大事件?

「年終盤點」2019深圳人工智能大事記

政策高度傾斜科技創新

深圳市政府頒發《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3)》

5月10日,深圳市政府頒發《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3)》。該計劃在5年內深圳建成20家以上創新載體,培育20家以上技術創新能力處於國內領先水平的龍頭企業,打造10個重點產業基地。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突破3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達到6000億元。

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

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正式發佈《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意見》指出,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在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發揮關鍵作用。支持深圳建設5G、人工智能、網絡空間科學與技術、生命信息與生物醫藥實驗室等重大創新載體、探索建設國際科技信息中心和全新機制的醫學科學院。

深圳科創委發佈《深圳市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項目資助管理辦法》

10月25日,深圳科技創新委員會發布《深圳市技術轉移和成果轉化項目資助管理辦法》,進一步支持科技成果在深圳產業化,促進科技與產業融通發展。


搭建平臺,加速產業落地

◾深圳市人工智能學會成立

3月30日,深圳市人工智能學會成立,將融合當今人工智能科學領域的高等院校、研究機構、企業、專家學者、學生等群體,整合人工智能相關前沿技術和學術研究資源,充分發揮行業和資源的積極作用,引導和推動深圳人工智能相關領域技術的發展及研究應用,加速人工智能成果轉換和產業化進程。

「年終盤點」2019深圳人工智能大事記

◾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深圳)落戶

8月29日,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深圳)廣東省實驗室落戶深圳南山,該實驗室將作為重大創新載體,致力於對高層次人才和重大科研項目產生強大的虹吸效應,推動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突破性進展,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中發揮關鍵作用。

◾深圳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正式啟動建設

10月24日,深圳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正式啟動建設(簡稱“深圳試驗區”)。深圳試驗區將重點圍繞建設人工智能城市大腦、人工智能核心關鍵技術研發、打造產業公共服務平臺、構建人工智能產業集群等“四項重點任務”,探索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新路徑新機制,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經驗,引領帶動粵港澳大灣區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

◾深圳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揭牌

11月14日,深圳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揭牌。先導區實施方案提出,深圳首要啟動人工智能芯片、智能無人機、智能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視頻圖像識別等5條人工智能產業創新重點任務揭榜賽道。

「年終盤點」2019深圳人工智能大事記


同場論道,分享成果

◾2019年(第六屆)國際智能計算機大會

6月27日,2019年(第六屆)世界智能計算機大會(BenchCouncil 2019)在深圳舉辦。作為智能計算機產業備受矚目的國際學術盛宴,世界智能計算機大會圍繞以智能芯片和系統為基礎的智能計算機產業召開,今年首次移師中國。大會以“擁抱智能計算未來”為主題,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國傑、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學軍、HPC通訊領域國際領軍學者D.K. Panda等在內的數十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同場論道,帶來智能計算機產業相關的前沿技術和最新見解。

「年終盤點」2019深圳人工智能大事記

◾2019CCF-GAIR全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峰會

7月12日,全球人工智能與機器人峰會(CCF-GAIR)在深圳舉辦。CCF-GAIR 2019 結合語音、計算機視覺等傳統人工智能重點方向的研究,以及如在經濟學等領域的新應用,承接歷史與未來、學術研究與產業應用,對世界和中國近四十年來的人工智能研究進行一個系統性的回顧並展望在當前複雜國際形勢下中國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

◾GBAS2019大灣區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大會(深圳)

11月1日,GBAS 2019大灣區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大會在深圳開幕。大會重點聚焦世界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發展方向的專業展會,實現灣區優質企業與人才儲備庫匹配的資源共享會,解析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發展趨勢的潮流之會,針對機器人與人工智能各實際應用領域進行研討的技術大會。今年GBAS組委會啟動“星晨計劃”,集合大灣區9+2城市群優質企業及項目團隊,提供職位約 500 個,項目發佈約500個。

◾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在深圳舉行

11月13日,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在深圳舉行,主題為“共建活力灣區,攜手開放創新”。高交會是中國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科技類展會,以“國家級、國際性、高水平、大規模、講實效、專業化、不落幕”的特點,成為中國高新技術領域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在推動高新技術成果商品化、產業化、國際化以及促進國家、地區間的經濟技術交流與合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大動作,以應用為牽引

◾奧比中光3D傳感技術首次在地鐵運營

4月1日,搭載奧比中光3D傳感技術的濟南地鐵1號線開啟商業運營。這不僅是濟南首條地鐵線路,更是國內首條採用3D人臉識別閘機的地鐵線路。該款3D人臉識別閘機,可投射18000個散斑點,獲取完整的三維人臉數據。乘客只需刷臉即可在2s內快速無感通過閘機。

◾深圳超算&雲天勵飛一站式人工智能賦能平臺AI OS發佈

4月25日,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深圳超算)聯合雲天勵飛發佈並啟動了全球領先的一站式人工智能賦能平臺AI OS,對數據管理、數據標註、算法訓練以及算法應用進行全流程管理,打造無門檻AI研發框架,推動人工智能在多產業的快速落地和規模發展。

◾騰訊AI Lab發佈“電競虛擬人”

6月22日,騰訊 AI Lab 在“2019全球電競運動領袖峰會暨騰訊電競年度發佈會”上正式發佈了首個“電競虛擬人”。這位虛擬人代號“T.E.G”基於前沿多模態研究,未來將具備個性、成長性、主動性甚至創造性,被科學家們親切稱為“天鵝靜”。對普通人,電競虛擬人能教你如何應戰,磨練電競技巧;對賽事觀眾,電競虛擬人虛擬人能提供個性化解說,定製解說,陪你看比賽,為你解讀情境;對職業選手,電競虛擬人虛擬人能成為教練、數據分析師、閒聊好朋友,通過專業分析讓選手能走得更遠。

◾平安產險發佈“火星兒救援計劃”

7月22日,平安產險發佈“火星兒救援計劃”,旨在用科技手段澆滅潛在風險,為個人和企業客戶打造極致服務體驗,賦能美好生活。該計劃將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等最新技術應用與理賠全流程管理,打造智能閃賠、510智能查勘、信任賠服務“智能理賠”等系列產品。其中,智能閃賠產品,運用了AI照片識別技術,實現汽車15個外觀件全自動定損,佔到整個案件量的25%左右,準確率超過90%;510智能查勘產品,通過構建分佈式智能調度系統智能匹配客戶事故地點調度現場查勘員與在線遠程查勘員,510智能查勘率94.55%。

◾華為鴻蒙OS發佈

8月9日,華為在東莞舉行華為開發者大會,正式發佈操作系統鴻蒙OS。鴻蒙OS是一款“面向未來”的操作系統,一款基於微內核的面向全場景的分佈式操作系統,它將適配手機、平板、電視、智能汽車、可穿戴設備等多終端設備。華為鴻蒙OS的誕生拉開了永久性改變操作系統全球格局的序幕,具有重大的國際意義。

◾優必選機器人大廈奠基,打造深圳科技新地標

10月26日,優必選機器人大廈奠基儀式在深圳舉行,大廈位於深圳留仙洞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部基地,未來或將成為深圳的新地標。優必選科技創始人兼CEO周劍表示:“從財富廣場到香港理工產學研基地到龍崗李朗再到南山智園,我們搬過四次家。一路走來,相信機器人夢想的同行者越來越多,優必選的員工從剛開始的幾個人到今天超過兩千人。在我們的腳下,今天將建起的不僅是一棟大廈,而是一座屬於全體優必選人的夢想之塔。”

「年終盤點」2019深圳人工智能大事記

◾雲天勵飛全球首款5AIoT芯片亮相高交會

11月13日,雲天勵飛在高交會上發佈自主可控的神經網絡處理器芯片“雲天初芯”TMDeepEye1000。“雲天初芯”是一顆自主可控的“中國芯”,內置自主產權的神經網絡處理器,支持靈活可編程計算流,搭載雲天勵飛自主研發的深度定製指令集,可以實現高性能、低功耗的CNN網絡模型推理計算加速,滿足視覺AI算法實時性處理的性能要求。

此外,雲天勵飛還同時發佈了芯片即服務-人工智能“星雲”生態戰略,攜手海康威視、優必選科技、深圳超算中心、阿里巴巴平頭哥、TCL、京東、深圳巴士集團、邁德威視等8家首批合作伙伴,共同開啟“星雲”生態,加速AI向產業滲透。

初創企業融資,應用型受青睞

◾睿心智能

1月16日,深圳睿心智能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經緯中國獨家投資,所融資金將用於進一步深化和拓展睿心智能醫療在心腦血管領域的人工智能技術與生物仿真技術的開發以及市場推廣。睿心智能醫療成立於2017年,在研究開發基於人工智能、模擬仿真、雲計算的智能醫學平臺,從而深度挖掘醫療數據中的信息來更精準的評估病情,以及指導治療方案。

◾地平線

2月27日,人工智能初創企業地平線宣佈完成約6億美元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由SK中國、SK Hynix以及數家中國一線汽車集團(與旗下基金)聯合領投。完成融資後,地平線的估值達30億美元。地平線成立於2015年,2017年12月發佈中國首款全球領先的嵌入式人工智能視覺芯片,即面向智能駕駛的征程系列(Journey)和麵向智能攝像頭的旭日系列(Sunrise)。

◾幀觀德芯

8月15日,醫療設備企業深圳幀觀德芯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由深圳時代伯樂創投領投。幀觀德芯科技於2015年在深圳前海自貿區成立,致力於新一代面陣式量子計數X光傳感芯片的研發設計及其整機系統的開發與生產製造。現已在美國、中國、日本等國家或地區獲得16項專利,覆蓋了半導體器件、集成電路、製造工藝等大量底層核心技術。

◾極視角

8月19日,深圳人工智能企業“極視角”完成戰略融資,投資方為高通中國。據瞭解,極視角成立於2015年,總部設於中國深圳,是國內首家視覺算法平臺,已獲華潤集團、中洲集團等近億元融資。極視角長期致力於開拓人工智能在不同行業及領域的開發與應用,旨在為企業提供最豐富的人工智能算法及解決方案。  

從“製造工廠”邁向“硬件硅谷”、“創新之城”,深圳正從仰視香港的小漁村發展為引領全國的創新創意大都市。新經濟專家陳宗建認為,深圳打造“人工智能+”國家核心示範區,是深圳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行動計劃和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一個重要載體和突破口。

未來,深圳將以改革開放40多年的創新經驗和成就,先行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