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9 武器本土化計劃暫緩,印度人:都怪你們天天說“造不如買”

近年來,印度軍隊對裝備的需求大幅度提升,在印度高層看來,與其拿巨資去滿世界買武器,還真不如自己造武器來得實在,畢竟“印度製造”聽起來比“成國造”更光彩。所以我們看到了印度造的戰鬥機LCA,我們看到了印度造的坦克阿瓊,我們看到了印度和俄羅斯合夥造的導彈,我們看到了印度的航母……

當然,這其中除了與俄羅斯合夥造的導彈‘布拉莫斯’外,幾乎件件都被詬病,甚至就連印軍都有怨言,說印度武器是“造不如買”。這說著說著,好像還真把“印度製造”的熱情給說沒了。

武器本土化計劃暫緩,印度人:都怪你們天天說“造不如買”


我們知道LCA‘光輝’戰鬥機印度曾是寄予了超高期望的,除了想讓印度空軍裝備‘光輝’戰鬥機,印度還為其航母專門設計了艦版本的LCA‘光輝’戰鬥機,可惜無論是印度空軍還是海軍,對於這款象徵著印度戰機最高技術的LCA,似乎都不滿意。

因此無論是印度2007年的126架戰機採購計劃,,還是去年的110架多用途戰機採購計劃,似乎與印度LCA戰機都是無緣的,幫空軍買飛機,空軍首先考慮的不是本土品牌。這是因為就算是俄羅斯的蘇-30在自家生產線上過一遍,不僅價格大漲,而且墜機率也飆升,聽起來多麼不可思議。

武器本土化計劃暫緩,印度人:都怪你們天天說“造不如買”


既然自家戰鬥機不能令印度空軍滿意,所以印度只好把目光重新轉向海外,花180億重金採購百餘架戰機計劃一經推出,美國、俄羅斯、歐洲就蜂擁而至​,都希望能切走一塊大蛋糕,最後這百餘架林單將花落何處,我們目前還無從得知,但不是印度品牌卻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除了空軍願用本土製造,其實印度陸軍可能也不樂意。因為本月初,印度宣佈需要快速交付一批198輛的輪式裝甲車,以此來應對邊防部隊同巴基斯坦可能產生的衝突。很多人覺得奇怪,印度不是已經有國產輪式裝甲車“紅隼”了嗎?當初它可是堪稱戰力可與美國“斯崔克”這樣世界一流的戰車相匹敵的。

武器本土化計劃暫緩,印度人:都怪你們天天說“造不如買”



雖然當初真的說過‘紅隼’可匹敵美國‘斯崔克’,但印度軍方現在也真的開始公開招標採購戰車了,這也是事實,前後一對比,我們不難猜測,印度這款‘紅隼’的戰鬥力,或許並沒有印度吹的那麼給力,這其中水分有多少,可能就只有印度人自己知道了。

所以現在從空軍到陸軍,印度都已經放棄了那些被吹出了天際的武器,開始重回‘買買買’時代了,而‘造不如買’這預言或許正契合了印度此刻的心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