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微眾銀行「躺賺」的五年

剛滿五週年,微眾銀行卻陷入金立代持股權風波。

這家曾經馳名國內的手機廠商,雖然是微眾銀行的發起股東,但卻不為外界廣知。

2018年,金立因債務危機,轟然倒下。2019年11月22日,金立破產管理人出具資料顯示,金立所持微眾銀行9000萬股份(佔微眾總股本3%)中,有7200萬股為代持股份,實際出資人已向金立申請取回這部分股權。

根據商業銀行股權管理相關辦法第二章第十二條規定,商業銀行股東不得委託他人或接受他人委託持有商業銀行股權,金立代持微眾銀行的股全糾紛一事,已觸及法律。

實際上,早在今年四月,當金立破產清算第一次債權人會議召開後,深圳華安盈商管理公司及廣州興源投資公司便分別提出申請,取回金立代持微眾的1500萬股和5700萬股股份,以及由此產生的全部利息。

趣識財經瞭解到,參照2018年11月股權拍賣資料,微眾銀行每股35元,金立9000萬股價值31.5億元,其中代持部分價值25.2億元。

行業人士李立指出,“金立遲遲未歸代持份額,實質是看重微眾上市後,數十倍的收益回報。”

但亦有不少分析人士點出,當前並非上市好時機,微眾或不急於一時,金立的美好願望可能落空。

但無論如何,微眾賺的盆滿缽滿,卻是不爭的事實。金立深涉股權糾紛不得出,不過是想分一杯羹。

01 賺錢機器微粒貸發威

五年來,這家民營銀行之王,交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2018年末,微眾銀行全年營收超100億元,淨利潤約25億元,同比增長71%。

有著騰訊流量與產品基因加持,“微粒貸”撐起了微眾大部分營收利潤,更成為行業爆款。

截止目前,微粒貸預授信用戶超1億,累計發放金額超萬億。在微觀用戶層面,微粒貸平均單筆貸款為8000元,平均借款週期為47天,超過七成的客戶支付利息在100元以內,併為超過820萬人無徵信記錄的用戶放貸。

微粒貸成績背後,是微眾銀行聯合貸款模式的“成功”:高效鏈接銀行資金,快速匹配用戶需求。

據不完全統計,微眾銀行已與50多家銀行聯合放貸合作,既包含郵儲銀行、華夏銀行、興業銀行等傳統大型銀行,也包含上海銀行、天津銀行等一眾城商行。此前,微眾銀行在郵儲的消費金融貸款餘額超過2000億,在上海銀行、天津銀行的餘額亦有1000多億,眾銀行合計餘額遠超萬億。

金融科技從業者王帆指出,“從微粒貸角度出發,微眾銀行雖有民營銀行之名,但更有消費助貸服務之實。”他補充道,“與小微貸款相比,面向C端的消費金融/助貸利潤更高,風險相對可控。”

趣識財經瞭解到,與網商銀行聚焦小微企業經營貸不同,微眾銀行目前更多的是個人消費貸,直到2018年,微眾銀行才推出小微信貸產品“微業貸”。

短短一年,微業貸服務小微企業及個體超80餘萬戶,同比增加190%。這些企業,近8成的營業收入在1000萬元以下, 且在微業貸授信客戶群中,66%的客戶此前無任何企業類貸款記錄,屬於典型的下沉客群。

李立分析道,“微眾銀行佈局小微貸,主要是出於業務佈局,補足自身短板需要;但與消費貸相比,小微業務的風險可能會更高些,由於企業貸款相對更長,對資本金要求更高。

財報顯示,微眾銀行資本充足率連續三年下降,從2016年的20.21%,下降至2017年的16.74,再至2018年的12.82%。

三連降後,外界大膽預測,微眾銀行或將快速上市融資,以補充資本,突破規模瓶頸。

02 智能存款的監管壓力

但實際上,上市並非補充資本的唯一途徑。

趣識瞭解到,截至2018年底,微眾銀行各項存款餘額1545億元,同比增長2795%。但吸收存款佔整體負債的比例,由2017年底的7%暴漲至74%;而銀行同業及其他金融機構放款絕對量,也由2017年的452億元,降至2018年的207億元。

2018年,並無線下網點的微眾銀行,憑藉線上“智能存款”產品,完成攬儲的重任。

登錄微眾銀行APP發現,這款智能存款產品“隨存隨取、智能計息,存入當日起息”,年華利率在1.2%~4.5%之間。隨著存入時間趨長,最高年化利率可達4.5%。

微眾銀行「躺賺」的五年

李立分析道,“一直以來,中小銀行在吸儲方面無法與傳統大銀行匹敵,便另闢蹊徑,以靈活的期限,較高的收益為切入點創新“智能存款”產品,並藉助金融科技(民營銀行)平臺高效吸儲。

現實中,智能存款產品在2018年不斷走俏,包含微眾銀行、京東數科等互聯網平臺都大賣過此類產品,彼時最高利率高達5%以上。

但圍繞智能存款,行業/監管人士卻有不同聲音,“活期產品,但比定期存款利率還高”,是爭議的焦點。

此後,微眾銀行的智能存款產品,曾被一度叫停下線。雖後來恢復上線,但銀保監會對智能存款產品的監管一刻未停

或許是迫於各方壓力,當下的智能存款產品收益率已大大降低。以下圖微眾銀行為例,其智能存管產品階梯利率,已然下降不少。

微眾銀行「躺賺」的五年

03 結語

其實,不管是放款利器微粒貸,還是吸儲神器智能存款,微眾銀行在五年的“呼吸吐納”間,坐穩了民營銀行頭把交椅。

但如上文所述,微眾銀行從資本充足率,從2016年的20.21%,降至2018年的12.82%。這低於同期招商銀行的15.68%,與中信銀行12.47%相差無幾。但下降速度之快,值得關注。

另據相關數據顯示,微眾銀行淨息差率降幅巨大,由2017年的7.02%,大幅下降至2018年的3.81%。

如果資本充足率代表了償債能力,影響企業成長空間;那淨息差率代表企業的賺錢能力,影響企業的發展質量。而兩者的快速下降,將對企業形成巨大影響。

憑藉騰訊生態圈,微眾銀行躺賺了五年。下個五年,微眾準備好,如何走了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