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棗莊兩個“老區”的“組團”商業夢

△ 山東區縣鮮活力洞察報告 △

棗莊兩個“老區”的“組團”商業夢

作者 | 問遠

設計 | 劉濛濛 數據 | 高曉丹

來源 | 新浪山東頭條(ID:xlsdly)

曾有人發出疑問,棗莊是產棗出名的嗎?

棗莊產棗,但更產煤,上世紀80年代,棗莊供應了江浙滬一帶超過50%的煤炭,與煤炭相關的主導產業曾佔經濟結構的八成以上,棗莊也因此被稱為“煤城”。

其實早在明朝初年,魯嶧地區(現棗莊市中區)就有“鄉民開山取石為磨、碾,挖井取煤作薪”;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成立“商辦山東嶧縣中興煤礦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興公司”。

追根溯源,“煤城”棗莊的發展和以上所提的兩個區密不可分,市中區和嶧城區(古稱嶧縣)。

一個自古以來就是棗莊這片區域的“元老”,一個是棗莊成為地級市發展起來的老城區,如今兩位“老”字輩的城區,將“聯手”打造棗莊商業中心區。

只是數據折射的發展有些不樂觀。

2018年市中區和嶧城區去年地區生產總值分別為256.98億元和183.98億元,總量不足去年棗莊市全市GDP的2成,且相比於同是棗莊主中心擔當的薛城區337.86億元的地區生產總值,“抱團”才超過這個“後起之秀”,這似乎有些尷尬,更別提城市副中心滕州市2018年1196.32億元的地區生產總值,兩區GDP之和不足其4成。

棗莊兩個“老區”的“組團”商業夢

各有千秋

根據棗莊市“十三五規劃”,城市突出組團式佈局的空間特色,構建“一主、一副、兩區、多點”的空間佈局。其中一主即薛城區、市中區、嶧城區、棗莊高新區作為市域主中心,構成棗莊市中心城區。

棗莊兩個“老區”的“組團”商業夢

△棗莊市“十三五”城市空間佈局結構(來源:棗莊市人民政府官網)

中心城區又可分東城區和西城區,東城區即嶧城區和市中區,但為何要把嶧城區和市中區一塊作為城市中心的東半部分呢?

需要指出的是,根據嶧城區2018年的三產佔比,11.3:48.0:40.7,第一產業佔比高達11.3%,高於棗莊全市6.5%的水平,且對比市中區,2.8%的GDP的增長也低於去年增長排名首位的市中區,這些數據說明嶧城區的發展在棗莊所轄各區並不佔優。

這就不得不提一下嶧城區的“魅力”。

嶧城區地處山東省棗莊市南部,是東部沿海和西部內陸的過渡帶。區域內水陸空交通便利,有“黃金水道”之稱的京杭大運河在南部穿過,毗鄰青島、日照、嵐山、連雲港等沿海港口。西靠京滬鐵路,東臨京滬高速公路,京福高速、206國道、京滬高速鐵路縱貫南北,距濟南、青島、徐州三大機場分別需要2.5小時、3.5小時和不足40分鐘的車程。

市內來看,嶧城區東連臨沂市蘭陵縣,西接薛城區,北依市中區,南瀕韓莊運河與臺兒莊區比鄰,是溝通薛城、市中區以及串連臺兒莊的重要區域。

或許,歷史中的嶧城區地位更加“顯著”。嶧城區舊稱嶧縣,棗莊市的發源地,自夏朝之後的4000多年裡,一直為州縣治所,且前文提及的山東嶧縣中興煤礦股份有限公司,從側面看出嶧城區的獨特資源優勢——煤炭,其還是省內重要的石膏生產基地。

此外,嶧城區還是國家農村改革試驗區、中國石榴之鄉……

棗莊兩個“老區”的“組團”商業夢

△冠世榴園 (供稿: 嶧城區信息中心 來源:楊佳忠 )

與之相比的市中區“不逞多讓”。

作為棗莊的老城區,境內不僅設施完善,且發展勢頭較好,去年GDP增速位居棗莊全市第一,在五個市轄區內總量排名第二。2019年上半年,市中區按可比價同比增長5.0%,高出全市平均0.5個百分點,繼續位居區(市)前列。三產結構更趨優化,由去年同期的2.7:57.6:39.7已調整為2.6:54.2:43.2。

上述並不能說盡市中區的優勢,根據登記在美團的服務機構數據顯示,區域內美食餐廳達520家,酒店133家,均居棗莊全市前列。

區域交通優勢明顯,206國道貫穿境內,西連京滬鐵路,京臺高速公路,104國道;東依京滬高速公路,青島、日照、連雲港三個出海港口;南瀕京杭大運河的臺兒莊等內河港口,還是棗莊市客運總站、BRT換乘中心,是重要的交通樞紐。

地理位置相鄰,輔之交通的便利這讓兩地具備融合協同發展的可能。

棗莊兩個“老區”的“組團”商業夢

取長補短

按照棗莊市“西城擴容、東城提質,一體發展”的思路,東城區提質,通過設施改造,進一步提升城市宜居、便利水平,打造城市轉型示範區;通過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產業優勢互補,實現市中區、嶧城區融合發展,打造全市商業中心區。

換言之嶧城區和市中區的融合程度決定了東城區發展的質量。在說明其融合的過程前,需要將兩座城區的發展對比優勢說清,理清兩所城區在未來發展的偏重方向。

嶧城區的第一產業佔優勢,起碼從去年兩城區的第一產業總值對比可以看出一二。去年嶧城區第一產業總值實現20.68億元,是市中區的第一產業產值的兩倍之多,增長速度也高於其0.6個百分點。

棗莊兩個“老區”的“組團”商業夢

△青檀湖景色(供稿:嶧城區信息中心 來源:楊佳忠 )

而無論是服務業還是以工業為代表的第二產業,市中區佔優勢。2018年其第二、三產業總值均是嶧城區二、三產業總值的1.5倍之多,且境內類似稅郭鎮成為魯南紡織重鎮,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有意思的是——代表棗莊市高中水平的“一中”和“三中”恰好一個在嶧城區,一個在市中區,這給人一種感覺,就是兩座城區的融合要比理論上快很多。

對比兩地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市中區以28548元冠絕全市,第一產業佔比較高的嶧城區排名並未墊底,達到20880元,但兩地的社會消費品零售額位居棗莊“五區一市”的第二、三位,這對於打造商業中心區有極大的裨益。

棗莊兩個“老區”的“組團”商業夢

△國家礦山公園(來源:棗莊市市中區人民政府官網)

並且,嶧城區發展速度,相對較快。漢旗科技、仙人居醫養結合、冠世榴園5A級提升及全域旅遊3個項目成功躋身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第一批優選項目,入庫數量名列棗莊市前茅;嶧州港完成貨物吞吐量900萬噸,居全市第一,單日吞吐量創全省內河港口歷史新高,此外還有國家級星創天地1家。

上述意味著嶧城區在鄉村振興、物流、文旅、科技創新等領域能有所貢獻,而市中區能在基礎設施以及服務、交通、工業製造、特色小鎮等領域提供助力,二者融合,勢必在各自相對薄弱的環節有所“彌補”,更好的集中優勢助力發展。

棗莊兩個“老區”的“組團”商業夢

以點帶面“融合”

按照規劃,融合發展的嶧城區和市中區將“聯手”打造棗莊的商業中心區。

商業中心區,顧名思義,是指城市內部全市性或區級商業網點集中的中心地區。商業中心區除了在商業職能上的特殊性,使它在本市或外來消費心理上佔有特殊地位,不僅有商業意義,也有旅遊觀光意義。

棗莊兩個“老區”的“組團”商業夢

△第三屆中國·棗莊嶧城榴花節開幕式文藝晚會 (供稿: 嶧城區信息中心 來源:楊佳忠 )

根據兩區去年零售品消費總額數據來看,均排名前三,但排名第一的是滕州市,她將作為棗莊市城市副中心,兩區零售品消費總額不足滕州一市的6成,兩區GDP不足滕州同期水平GDP的4成,可以看到如果是東城區想成為棗莊市毫無疑問的商業中心區,那麼如何挖掘消費增長點,刺激經濟,成為努力的方向之一。

根據兄弟區臺兒莊的表現,夜間經濟有望成為“備選項”。臺兒莊以夜間文化、旅遊聯動發展“夜經濟”為突破口,拉長景區旅遊產業鏈,這也打破了小城夜間經濟會受冷的認知。

夜晚不僅是廣場舞的天下,也不再是吃吃喝喝、大排檔,由此引申而來的消費升級、文化惠民都將點綴夜晚的星空。

棗莊兩個“老區”的“組團”商業夢

對比產生差距,但也能帶來發展方向。作為市場活力的一個重要參考,市場主體的數量關乎甚多,也可通過市場主體數量的變動情況查看一個地區的營商環境。

2018年,棗莊全市各類市場主體登記合計為379771戶,增長9.17%,其中市中區為92222戶,增長7.14%,嶧城區為27622戶,增長11.19%,滕州市為153606戶,增長9.78%。

儘管考慮到嶧城區和市中區兩地面積加起來不足滕州市面積的7成,這意味著其他條件相差不大,按照正常發展,市場主體的總體規模,滕州市高於組合後的東城區並不奇怪,但市中區的增速沒跑贏棗莊全市的增速卻是事實,且在東城區的佔比中,嶧城區的市場主體體量不足市中區的3成。

商業中心的打造,需要先有量然後再有質,如今嶧城區成長勢頭更“猛”,在兩所城區中可以擔當“增長閥”,而基礎設施相對完備的市中區可以充當“穩定閥”,保質保量,徐徐圖之。

棗莊兩個“老區”的“組團”商業夢

△東湖景觀 來源:棗莊市市中區人民政府官網

城市賽道爭奪中,棗莊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商業中心區,助力其打造山東“南大門”,探尋轉型發展之路;而市中區需要注入新鮮活力,帶動老城區“逢春”;嶧城區則需要加註厚實的工業和服務業,助其調整產業結構,在農村改革中趟出一條路來。

這麼看來,東城區的商業中心或許是嶧城區和市中區協同互補發展的一個契機,只不過,現在需要更多的行動來打造棗莊未來的商業中心區。

棗莊兩個“老區”的“組團”商業夢

“鮮活力”洞察報告

棗莊兩個“老區”的“組團”商業夢

棗莊兩個“老區”的“組團”商業夢

棗莊兩個“老區”的“組團”商業夢

棗莊兩個“老區”的“組團”商業夢

棗莊兩個“老區”的“組團”商業夢

© 新浪山東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