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用“繡花”功夫助力現代化高品質城市建設

□本報記者 劉福文

今年以來,市城市管理局緊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這一主題,圍繞市委、市政府“六三七五一”工作思路,順應城市發展新形勢、城市工作新要求、人民群眾新期待,創新完善城市管理長效機制,用“繡花”功夫管理城市,用擔當盡責服務社會,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提升。

創新考評機制,聘請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城市管理考核。為進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研究制定了《2019年度濰坊市城市管理考核辦法(試行)》,詳細規定了園林綠化、環境衛生、城管執法、市政設施、公用事業管理工作標準以及群眾滿意度測評方法,建立了覆蓋全面、內容詳細的城市管理考核機制。為確保考核工作“科學合理、客觀公正”,聘請外地第三方專業機構,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以效果論高低,以考促改、以考促管、以考促靚,確保創城後“問題不反彈、水平有提升”,保持城市管理高水平常態長效化,穩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每月對各縣市區(開發區)以及中心城區29個街道進行暗訪測評、打分排名,並在媒體公開考核結果。充分發揮城市管理考核“指揮棒”作用,有力提升各縣市區(開發區)城市管理工作積極性,倒逼城市管理提升,進一步提高各責任單位城市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和責任心。

引導公眾參與,開展“啄木鳥”行動暨城市管理市民“隨手拍”獎勵活動。為搭建市民參與城市管理的便民平臺,進一步暢通市民參與城市管理的渠道,鼓勵激發市民積極踴躍參與城市管理,共同維護愛護我們的城市,研究出臺了《濰坊市城市管理市民“隨手拍”獎勵實施辦法》。廣大市民可通過微信市民“隨手拍”應用小程序,隨時隨地反映身邊的各種違反城市管理規定的不文明行為。活動開展以來,共收到市民舉報信息500餘條,有效激勵市民持續不斷地反映曝光不文明行為,大力倡導文明新風,促使我市進一步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在全社會營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

強化科技支撐,搭建管用實用的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制定《濰坊市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項目建設方案》,在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的基礎上,按照住建部“乾淨、整潔、有序”的城市管理要求,升級搭建集重大決策、統籌協調、監督考核於一體的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平臺,目前建設內容已全部完成並投入試運行。建設四級智慧城市管理鏈條:市級層面設立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負責城市管理問題的立案、派遣、指揮、調度、監督、評價等工作;各區城市管理部門建立了二級平臺,負責接收市級監督指揮中心的指令並組織轄區內城市管理問題的落實、實施;街辦、社區參與城市管理,按照責任分工落實其管理職能,有效打通了城市管理“最後一百米”,形成了市區街居四級聯動管理體系。建成數字環衛、數字園林、數字執法、數字公用、數字照明、數字養護、數字防汛、數字節水八大智慧模塊,實現對各行業“人、車、物、事”全過程監控和管理。率先將物聯網技術引入到對公用事業服務質量監管上,建設了供水、供氣、供熱、汙水處理在線監測系統,榮獲國家專利;利用GPS定位分析技術加強市政工作狀態的管理,實現了對環衛、灑水等車輛運行狀態的精細化監控,開創了國內精細化利用GPS監控的先河;利用窄帶物聯網(NB-IoT)和區塊鏈技術建設橋涵積水警示和通行安全保障系統,實現了對橋涵水位採集、傳輸、警示、展示、處理等全過程的監管,極大地提升了城市防汛反應速度、應對能力和市民出行安全保障水平;利用人工智能(AI)技術加強了對渣土車輛的監管。

通過各項制度機制的創新與完善,我市城市管理手段和措施日益完善,工作方法和方式日趨科學,有力促進了城市市容環境提檔升級,進一步增強了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加快建設“生態、開放、活力、精緻”的現代化高品質新濰坊作出了積極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