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3 專家支招西部“綠色崛起”:政銀校合力借“智”供“金”

專家支招西部“綠色崛起”:政銀校合力借“智”供“金”

12月22日,2019綠色金融蘭州高峰論壇召開。 郭晨光 攝

中新網蘭州12月22日電 (艾慶龍)“綠色金融具有成本高、收益低、風險大等特點。”中國人民銀行蘭州中心支行副行長謝漢陽22日表示,發展綠色金融,需地方政府發揮主觀能動性,協調學校、銀行等多方形成合力,建立健全綠色金融激勵政策,從政府引導為主轉變為市場化運作,實現其可持續發展。

當日,以“匯聚綠色金融動能 助力蘭州新區發展”為主題的2019綠色金融蘭州高峰論壇召開。來自政府、金融行業、學校科研機構等專家學者,結合“一帶一路”建設,就推進綠色金融領域的深度合作,增強互信互惠。

甘肅地處黃土高原、內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交匯處,是黃河、長江、內陸河的重要水源涵養區和補給區,同時,由於地處三大自然區的交匯部位,生態基礎薄弱,生態系統脆弱,生態本底天生不足與建設生態安全屏障的矛盾十分突出。

“通過綠色金融創新,激活金融資本,為甘肅生態環境保護修復和生態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資金支持。”甘肅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宋亮認為,對於甘肅來說,無論是生態環境保護和修復,還是構建綠色生態產業體系,都迫切需要解決大量資金投入的問題。

據瞭解,甘肅發展過程中,培育和發展了十大綠色生態產業,其增加值佔甘肅生產總值的比重從2018年的18.3%提高到2019年前三季度的20.3%,經濟發展的質量效益持續提升。

日前,國務院正式批覆蘭州新區設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同時,當地政府積極引導甘肅省銀行業金融機構支持創建,為十大生態產業發展提供信貸支持和高質量金融服務。

蘭州新區管委會主任李東新介紹說,蘭州新區將引導社會資本向綠色產業、綠色企業和綠色項目流動,實現所有大中型新建建築和基礎設施項目達到或超過國家綠色標準。

“如何動員和鼓勵市場主體,激發綠色金融發展的內生動力,是建設試驗區首要解決的問題。”謝漢陽認為,政府需引進和培育綠色金融專營機構,引導銀行加大對綠色信貸產品的創新力度。同時,建立涵蓋金融、稅務、工商、環保、徵信一體化綠色金融信息管理平臺,保證實現數據信息共建共享和實時監控。

“綠色金融應成為各方的共識。”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張燕玲表示,發揮政策性銀行的作用是綠色金融理論不斷創新的必由之路,而國家的參與才能保證綠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實踐和理論行穩致遠。

論壇期間,還舉行了蘭州大學綠色金融研究院聘任儀式。

蘭州大學黨委書記袁佔亭介紹說,該校已成立了黃河流域綠色發展研究院、綠色金融研究院、敦煌與西域文明研究院,致力於發揮多學科優勢,服務甘肅轉型發展綠色崛起和蘭州城市功能完善。

袁佔亭表示,下一步,蘭州大學會以經濟、管理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優勢為基礎,把黃河流域綠色發展研究、祁連山生態環境保護等,與綠色金融研究充分結合、互補支撐,努力把科學研究的價值鏈延伸到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場。(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